在埃及开罗博物馆里,图坦卡蒙法老的黄金面具闻名全球。这件3300多年前的杰作,用11公斤纯金打造,至今仍毫不褪色。
这让我想起去年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看到的唐代赤金走龙,那不过一根手指高度的金龙,却要耗费工匠数月时间捶打雕刻。
黄金,这个让人类痴迷数千年的金属,到底有什么魔力让其成为全球硬通货?
唐代 赤金走龙
黄金拥有不锈不蚀、耐高温、密度大、硬度低、延展性长等特性,可以说自人类拥有文明以来,就已经发现这种金属无与伦比的魅力!
苏美尔人在5000年前就用黄金制作首饰,古印度人在《吠陀经》中赞美黄金"永不腐朽",公元前600年左右,小亚细亚的吕底亚人最早开始铸造金币。
在中国,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发明了"郢爰"。这是一种方形金版,上面整齐地压印着小方格,使用时需要用刀切割称重。
此后历朝历代,用黄金制造的货币,要么就是购买力最强,要么就是王室用来赏赐祭祀的至高荣耀!
整版战国郢爰(一级文物) 南京博物院藏
几千年过去了,黄金依然是妥妥的硬通货,中美英日俄等各个国家,在过去也都实施过“金本位”的制度。但因为黄金产量实在太低,没法满足商品生产增长的速度,最后都放弃了。
那么问题来了,黄金的存量不低,现代科技也找到了人工制造黄金的方法,为何不大量“生产”?
在1941年的哈佛大学,物理学家班布里奇团队用中子轰击水银,成功制造出了金元素。相对古代各种失败的“炼金术”,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点石成金"的梦想。
但兴奋过后,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尴尬的事实:这次实验用汞制造出了极微量的金同位素,但很不稳定,半衰期从48分钟到78小时不等。与能保存几十亿年的黄金不是一个概念。
粒子加速器
只有“金-197”才是唯一稳定的黄金同位素,其他的都是放射性同位素。而更先进的实验在1980年进行,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的科学家们,真的制造出了黄金。
原理很复杂,大意就是将α粒子,也就是氦原子核加速到接近光速。当高速粒子撞飞铋原子中的4个质子后,元素周期表里83号的铋就变成了79号的金。
说起来简单,但要做这个实验,先得有台上百亿造价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而且每做一场实验,都要耗费巨大的电能。最后造出来的稳定黄金同位素非常少,还要在一堆不稳定的元素里提纯。
有人计算过,花1亿美元才能得到一盎司黄金,而这些黄金当前的价格是3300美元。这真是亏到姥姥家了。
超新星爆炸
后来日本科学家发现一个新方法,用高能伽马射线对汞进行照射,使其失去一个质子而变为新的金原子。虽然成功了,但最后发现制造1克黄金的成本,换算下来大约是11000元人民币,这还有啥搞头......
黄金起源于“超新星爆发”或“中子星合并”这样的宇宙级能量,人类目前还没有量产黄金的有效途径。所以还是只能靠“挖”,才会最高效的获取。
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地球上的黄金总量其实非常可观。据估算,地壳中的黄金储量约1220亿吨,整个地球黄金总质量约有4亿亿吨,海洋中还溶解着约200亿吨。
如果把这些黄金平均分配给全球人口,每个人都能分到数千吨。然而人类目前只能开采地壳浅层的金矿。
金矿
南非的姆波尼格有着世界最深的金矿,深度超过4公里。每开采1吨矿石,只能得到5克左右的黄金。但想开采更深的黄金,几乎不可能。
每吨海水中的黄金含量通常在0.0112毫克至0.06毫克。日本科学家曾经尝试用特殊海绵吸附海水中的黄金,结果发现捞上来的金子还远不够付船费。
其实,回收电子产品,得到的金子都远远大于“科技生产”。比如1吨废旧手机可以提炼出340克黄金,这可比高科技更加有效率。
不过科学是一直在进步的,未来也有可能会发现减少成本的方法。问题是就算做到了,会导致黄金大幅度贬值,但它的价值已经牢牢绑定在全球国家和人的身上,到时候是利是弊还不好说。
三星堆黄金面具
黄金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稀缺性,更在于人类赋予它的意义。从三星堆的黄金面具,到现代人的结婚戒指,黄金拥有太多文化和情感的价值。
在可预见的未来,黄金仍将保持它的神秘魅力。科学家也会继续探索更高效的提取和回收方法,但宇宙花了数十亿年才创造出这些珍贵的金原子,人类想要轻易复制,谈何容易。
更新时间:2025-07-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