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两个陆圩的乡场,一个升格为镇一个却为何撤销

武鸣县曾经有两个陆圩乡,一个是陆翰乡后来升格为镇,一个则是小陆乡后来撤销并入马头镇。陆翰乡跟小陆乡原本就是互不干涉的小乡,唯一扯得上关系的就是古代都是陆姓人家开设街圩,不过因民国时期当地大家族的缘故,使得两个陆圩乡带有些恩怨,直至现代小陆乡的撤销,这场恩怨由陆翰乡升格为镇而结束。

小陆圩,原小陆乡的场镇驻地,距离武鸣城区30公里,距离马头镇7公里,为何提起码头镇,是因为小陆乡撤销后并入马头镇,小陆圩现为码头镇的一个村。小陆圩拥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故事,始建于清朝道光30年(1850),因陆姓人家设圩而起名陆圩。陆圩地处思恩府走宾州的陆路要道上,凭借交通优势至清朝光绪年间已形成相当规模的集贸市场。

思恩府走武缘县的交通驿站五塘在明朝万历年间设圩,也有陆姓人家设圩而起名陆圩。五塘驿站的陆圩因有五塘照着,通讯地址上是五塘陆圩,而位于武缘县北部的陆圩是个体独立的街圩,因此通讯地址直接就是陆圩。明清时期由于通讯网不发达,加上五塘陆圩和陆圩在通讯地址上没有多大的冲突,两个陆圩共存并没有太大的冲突。

民国元年撤销塘站,通讯地址不再是五塘陆圩而是陆圩,按当时行政地名县内的乡级单位不能重名的规则,两个陆圩的其中一个要改名。五塘陆圩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无论是历史底蕴还是建场规模都大于县北部的陆圩,五塘陆圩则改为大陆圩,县北边的陆圩则改为小陆圩。大陆圩,小陆圩两者听起来就像是大哥与弟弟的关系,听起来非常的别扭,同时也感觉非常的突兀。

上世纪30年代,五塘陆圩因大家族之间的纷争,还有利益分配上有点冲突,常年居住在五塘陆圩的罗波大豪绅就在罗波潭设新集市,五塘陆圩的老住户仍旧坚持在老地方。大陆圩、小陆圩,尽管都是陆圩人家开圩,几百年前可能还是一家人,但在名义和利益上小陆圩不肯相让,最后大陆圩则更名为陆斡圩。

说起陆斡圩的历史还挺有趣 ,当年就是因大家族的利益冲突而变成两个陆斡圩,一个是原五塘的陆斡圩,还有一个就是搬迁到罗波潭的陆斡圩。当时因为有两个陆斡圩,都是大家族之间的博弈愈演愈烈,最后县里的和省里的大领导出面才摆平,新建的陆斡圩改名为罗波圩,原五塘的陆圩则保留陆斡圩名字。罗波圩和陆斡圩的纷争并未更名而结束,后来还有故事,往后有时间聊。

小陆圩也有自知之明,场镇规模确实比五塘的陆圩小,最后改名小陆圩也可以接受,之后多年的时间里都是用名小陆圩。民国初期设小陆乡,属武鸣县东区,小陆圩后来又改为联保,团,至解放前夕仍保留乡建制。民国时期的小路团并不是军事单位而是行政单位,小路团的最高长官不仅是地方一把手,还兼任地方教育最高长官,并且负责地方安保以及征兵工作,当时小陆团的最高长官好比做是土皇帝。

解放后保留乡级建制,集体经济时期改为公社,1966年小陆公社并入马头公社,小陆圩就此彻底失去乡级单位建制。可惜的是小陆公社的领导,原本享受股级干部待遇,领的是财政工资,降为大队后领导领的不是工资而是补贴,待遇差别非常大。公社改为大队,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就是换个身份,对于官隐较大的人来说打击非常大,中层干部变成底层不入流的干部,待遇减少一大半,小陆公社的领导岂能不失落。

小陆乡尽管已经撤销,但仍保留有圩日,每隔三日仍旧保留赶集,或许不如当年的热闹,但凭借陆路交通优势赶集还有相当的人气。来到小陆圩尽管是下午的18点,但这里还有很多人赶集,商贩还没有收摊足以证明小陆圩仍旧非常的繁华。下午18点小陆圩还有这么多人赶集,要是白天的话想来一定很热闹。

小陆圩比起大地方明显有些不如,但生活在这里的村民非常的悠闲,看到很多人围在一起打牌就知道这里的村民精神生活非常的富裕,对于现在的生活也非常的满足。让小陆圩村民活得这么滋润,想来应该是县升格为区后村民享受的待遇提高档次有关。就好比如聚在一起打牌的都是老年人,我是隔壁隆安县的,老年人的养老金是月180元,县份养老金是180元,市区的应该翻倍360元。360元的养老金不多,但应该能够满足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富足的养老金小陆圩的村民特别是老年人岂能不悠闲?茶后文,看过就好谢谢。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标签:历史   南宁市   广西   两个   武鸣   公社   马头   养老金   武鸣县   村民   通讯地址   长官   待遇   明朝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