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动态暴露樊振东处境,央媒称呼疑释放回归信号,马龙没说错

文|知微

编辑|先锋谷



国乒前脚刚拿下亚锦赛双冠王,喜报还没传热乎。

央媒的一则动态就让人惊讶。

主角居然不是冠军功臣,而是远在德国的樊振东。

如此微妙的时刻,官方却刻意高调提起他。

难道是樊振东要回归国乒吗?

双冠临门开心不已

2025年10月15日,印度亚锦赛传来捷报。

国乒男女团双双以3:0横扫对手,包揽团体冠军。

女团决赛中,王曼昱先输一局后以连胜三局逆转日本。

孙颖莎更是干脆利落,同样接连三局拿下张本美和。

而小将蒯曼也顶住压力,三局逆转成功战胜早田希娜。

男团决赛,相比女乒则略显艰难。

林诗栋15分钟速胜黄镇廷。

王楚钦却历经四局苦战险胜陈颢桦。

梁靖崑两度挽救局点锁定胜局。

最终亚锦赛男团冠军奖杯收入囊中。

如此看来,国乒依旧是乒乓球届的王者。

赢球赢得干脆,冠军拿得轻松。

可看似风光的背后,问题却早已显露。

就说8月份的WTT瑞典站,男队遭遇重创。

林高远、向鹏首轮就惨遭出局。

梁靖崑被世界排名103位的瑞典小将3:0横扫。

最终只有林诗栋一人跻身16强。

更令人揪心的是男双“冠军荒”已持续7站。

再看顶梁柱王楚钦,全年赛程密集几乎无休。

传言他澳门比赛时就是吃完止痛药才上场。

但瑞典他缺席比赛,男队立刻暴露断层危机。

随着马龙和樊振东的离开,男队实力明显受损。

王楚钦“独木难支”,国乒也失去绝对优势。

而林诗栋、梁靖崑等看似稳定,却总有突发情况。

关键女队也同样如此,看似比赛赢得轻松。

但孙颖莎、王曼昱等主力的过度消耗都是问题。

后面的年轻队员,似乎又无法及时顶上来。

2024年6月WTT萨格勒布站女队甚至全军覆没。

与日本00后队员已经挑起大梁的阵容相比。

国乒20岁左右的选手在国际赛场近乎绝迹。

所以,队伍看着是挺强,但好像也挺脆弱的。

就在球迷喜忧交织之际,央视体育却突然发布新动态。

瞬间就将所有人的吸引力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

而国乒的困境,似乎也要因为他而产生彻底的转变。

但故事后续发展,当真会像网友想象中的顺利无忧吗?

功勋旧将又成焦点

就在国乒夺冠当天,央视体育官媒却突然发出消息。

主角不是刚拿冠军的国乒功臣,而是远在德国打球的樊振东。

而且内容还是在强调#樊振东全运已拿5金#。

还细数他从2013年开始,在全运会上拿了多少奖牌?

最后还特意提及“期待他今年全运会的表现”。

如此“错开焦点”的操作,瞬间引发网友热议。

一边是现役队员刚拼下硬仗。

一边是官方媒体高调关注“暂时不在队中”的选手。

这个时间点的选择,未免太过微妙。

而网络舆论,则迅速将此事与男队现状挂钩。

王楚钦独自扛起大旗,赛程密集到靠止痛药撑场。

梁靖崑、林高远状态起伏不定,年轻队员难以接棒。

队伍明显缺少能稳定军心的“主心骨”。

于是,“官方释放回归信号”的猜测迅速发酵。

网友都认为,央视此时提起樊振东,像是在传递信号。

像是说“我们还有高手未出山”,更像期盼对方回归。

但事实上,官媒的发声却并非外界想象的“召唤回归”。

樊振东赴德打球,从始至终都是经过乒协高层认可的规划性安排。

从来都不是舆论传闻中的“个人出走”。

时间拉回2024年奥运会,或许就能明白其中的真相。

正值当打之年的樊振东,却因为常年高强度赛事,积累下严重的身心疲劳。

加上当时舆论环境复杂、竞技框架限制,他便提出暂时离开国家队调整。

王励勤就曾公开支持樊振东的决定,乒协更是直接给出“全力保障”的承诺。

随后,樊振东从出国手续办理到海外训练资源对接,全程开通绿色通道。

从樊振东事情中,能看出来乒协的管理想法已经在改变。

既要保证国家队的成绩,也要尊重运动员自己的发展选择。

所以,樊振东不是闹矛盾出走,而是计划为更好的发展。

至于央视发的动态,大概率也只是为了给国乒加油打气。

更是告诉所有人,我们没忘记樊振东,他出海发展得挺好。

国乒迎来双赢局面

樊振东远赴德国打球,从不是孤立的个人选择。

马龙早有断言:“从他出道时就知道,将来能成大事”。

央视也直言“盼着他调整好状态,未来继续发光”。

种种声音都印证出,他的海外征程不会轻易改变节奏。

仔细看,如今的国际乒坛,早已不是“闭门苦练就能领先”的时代。

世界各地名将辈出,打法风格更是百花齐放,每一种独特技法都可能成为赛场“杀手锏”。

就像8月WTT瑞典站,奥恰洛夫“潜水艇式发球”旋转诡异,让国乒队员判断失误。

法国选手高茨的反手技术更是刁钻难防,国乒队员也曾在他身上吃到苦头。

可见,闭关修炼早已无法应对赛场变化,走出国门积累真正的经验才是必要之举。

所以樊振东去德国打球,这步棋走得实在是高明,他不是出走,而是帮国乒积累经验。

德甲联赛里全是欧洲的顶尖高手,每周跟不同风格的球员过招。

等于樊振东是在第一线帮我们摸索怎么对付他们。

面对奥恰洛夫的特殊发球,他能在实战中摸索破解节奏。

遭遇高茨式反手突击,他能实时调整回球策略。

沉浸式的实战对抗经验,远比反复观看比赛录像更鲜活、更实用。

所以说,樊振东的出走,实则是为整个国乒战术添砖加瓦。

当然樊振东在外面探路,国内的队员也没闲着。

尤其是王楚钦,这一年几乎是扛着队伍在走。

越是关键的比赛,他越能顶得住。

责任感和球技都在飞速成长,已经成为顶梁柱。

林诗栋等后辈也迅速冒头,帮前辈分担压力。

樊振东的出海,反而给国内球员更多的锻炼机会和成长空间,逼着他们更快地成熟起来。

如此一来,国乒形成“内外双线并进”的双赢格局。

樊振东在海外增长见识、积累经验,为队伍探路;王楚钦等人在国内守住主阵地,不断突破。

所以央视发的动态,根本不是急着喊人回来,更像是炫耀和肯定。

结语

无论身处国内还是海外,国乒队员都能成为顶梁柱。

这背后,正是国乒对自身人才布局的信心,更是在为未来发展下一盘更长远的大棋。

如此看来,樊振东回归的事情,或许就是网友在胡乱猜测。

王楚钦在国内拼尽全力,扛起国乒的现在。

樊振东在国外风生水起,给运动员们蹚出一条新路。

两边走的路不一样,但都是在为中国乒乓出力。

至于未来国乒还会创造多少好成绩,球迷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7

标签:体育   处境   信号   动态   马龙   樊振东   男队   瑞典   乒协   队员   德国   央视   冠军   洛夫   顶梁柱   队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