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十大行动”实施意见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等6部门印发实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十大行动”的实施意见》,聚焦基础教育阶段,对高质量推进人工智能教育作出系统部署。“十大行动”设定了多元化的发展目标,在系统性、创新性和山东特色方面做了相关创新,立足山东省情教情,旨在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范式。

记者了解到,“十大行动”设定了多元化发展目标。经过3—5年努力,主要实现5大突破:课程体系全面贯通,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通识课程开设率达到100%,实现高质量普及;教学形态深度变革,教师生成式AI工具掌握率达到100%,功能特色鲜明的AI实验室全域覆盖,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资源供给普惠共享,动态更新省级精品课程1000课时以上,布局100个左右区域性AI教育体验中心,乡村学校100%共享优质资源;人才素养显著提升,培养省级人工智能卓越教师100名左右、骨干教师2000名左右,省市县三级人工智能教育专家库全面建立;治理机制安全可信,校园AI安全防护与数据保护科学有效,建成200所左右中小学人工智能应用领航校。

“十大行动”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系统性。“十大行动”涵盖课程建设、教学革新、师资支撑、教研优化、设施配置、资源聚合、帮扶协同、评价赋能、安全应用、组织保障等10个方面,形成了完整的闭环系统;二是创新性。方案推出多项创新举措:制发课程指导纲要;开发实验室建设指南;设立省级人工智能教育首席信息官;推行“智能诊断+数据循证+人机协同”教研新范式;开展“AI+AI教育”研究;打造具备多模态感知、生成式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环境的一体化教学平台等;三是山东特色。方案充分结合山东省情:充分发挥山东“十强”产业优势,推进人工智能教育与行业企业对接联动;主动融入济青都市圈建设,深化人工智能教育市域协作;布局打造区域性人工智能教育体验中心,加强优质资源均衡布局。

为确保“十大行动”有效实施,还配套了“四位一体”的保障体系。组织保障,各级教育、网信、科协、工信、财政、大数据等密切配合,明确“省级系统布局、市域整体规划、县域特色实施、学校创新发展”四级责任主体;二是经费保障,建立健全投入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形成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对农村、薄弱地区给予倾斜支持;三是机制保障,配套制定任务分工方案,将重点任务系统分解为具体工作,逐项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定期调度进展情况;四是评估保障,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省级义务教育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质量评价和教学视导,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做法。

记者:薛冬 编辑:孙菲菲 校对:高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科技   人工智能   中小学   山东   特色   省级   布局   机制   范式   系统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