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这是上个世纪60年代,曾经在西北叱咤风云的军阀马鸿逵在美国街头的一张照片,照片中的他身穿黑色大衣,手上拿着文件,独自一人走在美国街头,显得十分孤独落寞,那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位西北军阀落得如此下场呢?
1892年,马鸿逵出生于甘肃河州,他的家族在当地非常有势力,这为他日后的崛起,提供了先天条件,马鸿逵很小便投身军旅,凭借着家族的势力以及自身的能力,在西北军中迅速崛起。
1912年,马鸿逵随父亲马福祥一同归附袁世凯,并被任命为宁夏新军都统,从此开始了他在宁夏的统治生涯。
在宁夏的十七年,马鸿逵以强硬手段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他通过巧妙的政治手腕,将宁夏的军政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组建了自己的军事力量,以“四马拒孙”的策略,成功抵御了孙殿英等军阀的入侵。
但马鸿逵的统治方式却十分的残暴,在他统治期间,横征暴敛,以满足自己的私欲,他大量购置房产、地产,积累巨额财富,过上了奢华无度的生活,却对百姓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1949年,面对解放军的强大攻势,马鸿逵深知大势已去,于是带着自己积累的金银财宝,匆匆逃离了宁夏,他先是逃往重庆,随后又辗转至台湾,但在台湾的日子也并不平静。
马鸿逵深知自己罪孽深重,担心可能会受到清算,于是在不久之后,他又计划前往美国定居,寻求新的庇护所。
1950年,马鸿逵抵达美国,刚到美国时,他手中还握有从宁夏搜刮来的7.5吨黄金,这些黄金成了他在流亡海外期间的“救命稻草”,他希望能够靠这些钱东山再起。
可现实却远比他想象的残酷,在美国,马鸿逵失去了在宁夏时的权力和地位,也失去了对百姓的残酷剥削能力,他尝试着用手中的黄金在美国购置房产、投资生意,但结果却并不如人意。
马鸿逵在美国的第一次投资是房地产,他看中了洛杉矶的一处房产,认为其具有升值潜力,他毫不犹豫地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由于他对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并不了解,加上时运不济,这次投资很快就以失败告终。
随后的马鸿逵又尝试着投资餐饮业,他在旧金山开了一家中餐馆,希望借助自己的中国背景和美食文化吸引顾客,但最终还是没能成功。
除了经济上的困境,马鸿逵还面临着家庭的破裂,他的几房姨太太们对他忠心大大减少,有的离他而去,有的出轨背叛,他的儿子和孙子也因为财产分配的问题闹上了法庭,甚至将他告上了法庭。
这场官司持续了数年之久,最终以马鸿逵败诉告终,他不得不将部分财产分割给儿子和孙子,这使得他的经济状况更加雪上加霜,这也是为何这张照片中的马鸿逵会显得十分孤独的原因。
在美国的日子里,马鸿逵的身体状况也日益恶化,由于长期身处于流亡生活中,他的精神压力巨大,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他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需要定期注射胰岛素来控制病情。
可由于经济困难,马鸿逵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他不得不减少胰岛素的用量,甚至有时不得不中断治疗,这使得他的病情逐渐恶化,身体也越来越虚弱。
除了糖尿病之外,马鸿逵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生活几乎无法自理,他不得不雇佣了一名护士来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
但这名护士并不尽职尽责,经常虐待马鸿逵,她不仅不按时给他服药、打针,还经常对他进行辱骂和殴打,马鸿逵虽然心有不甘,但却无力反抗。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鸿逵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他的钱越来越少,身体也越来越差,他不得不频繁更换住所和身份以躲避追捕和仇家的追杀。
在马鸿逵流亡海外的岁月里,他始终无法忘记自己的故乡和亲人,他时常回忆起在宁夏的日子,那些奢华的生活、权力的滋味以及百姓的敬畏,但这些也只能幻想一下了,他已经回不去了。
马鸿逵在美国的生活也并非都是悲剧,他偶尔也会参加一些华人社团的活动,与同乡们交流心得、分享经历,可这些活动并不能真正缓解他的孤独和痛苦,他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局外人,无法融入这个陌生的社会。
在马鸿逵流亡海外的岁月里,他也曾试图寻找新的生活意义和价值,他开始关注慈善事业,希望用自己的财富和影响力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捐赠了大量资金给美国的慈善机构和教育机构,支持他们的公益事业和教育事业。
但这些善举并不能真正改变马鸿逵之后的命运和处境,他依然是一个孤独的流亡者,无法摆脱过去的阴影和束缚。
1970年元旦刚过,马鸿逵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他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家医院里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终年79岁,他的离世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也没有人来为他送行。
马鸿逵的遗体被安葬在美国的一座墓地里,远离了他曾经统治过的宁夏土地,也远离了他的亲人和朋友。
百度百科:马鸿逵
更新时间:2025-04-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