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的早餐店里,你大概率看不到预制菜。
但也有例外。
前几天的某个早上,我在“XX鲜包”点了一份烧麦和小米粥的外卖。万万没想到的是,它那小米粥看照片是现熬的,结果送来的却是这样的“小米粥”。
就像这种小米粥
这杯“小米粥”,保质期有好几个月。
当然,也不是不能吃。但说实在的,心里有些膈应,最后没吃,扔了。
回头就打了“照片与实物不符”的差评,然后把这家店拉黑,永不再点。
这件事,现在想起来,还是很生气。
店里小米粥的照片是这样的
我以前认为,在河南,早餐是现做菜的最后一方“领地”。毕竟,咱们引以为傲的胡辣汤、油馍头、水煎包……要是不现做,真没那个味儿。
但不知不觉间,预制菜已在早餐店里很常见了。
预制粥罐头、预制油条、预制包子……还是那句话,这些东西不是不能吃,但是,我也奉劝某些商家,你们要是打擦边球,把“罐头粥”当现熬粥卖,这叫啥?这叫欺负人,这叫砸招牌。
你卖早餐的,本来挣的就是凌晨三四点起床揉面的辛苦钱,赚的是多年如一日的老信誉。一碗胡辣汤端出来,里头的面筋是当天现nuo的;一杯豆浆递给你,尝一尝是现打的味儿。夫妻档蒸的包子,馅儿是前一天菜市场挑的鲜菜鲜肉……
这份“热乎”不只是温度,还是人情味,是手艺活,是能尝出来的诚意。
河南 胡辣汤
可某些店,把预制的罐头粥、冷冻的包子、粉冲出来的豆浆卖给你,价格一分没降,吃进嘴里只剩一股工业感的“标准味”——这难道就是餐饮的进步?
照我看,这叫偷懒,这叫变相欺诈。
别老说“预制菜是趋势”,趋势也得看往哪儿走。
大酒店宴席用预制菜,快餐店标榜标准化,还勉强可以说“这是一种趋势”。但早餐摊、小吃店是什么?是地域风味的最后防线,是普通人日常吃食的底气。
河南人喝一碗胡辣汤能喝出十八味香料,喝小米粥要有那种现熬的香甜。这些体验,是罐头和料理包能替代的吗?
现熬小米粥
更可气的是,他们不但偷换你的粥,还要偷换你的选择权。
要是明码标价“本店卖的是小米粥罐头,定价X元”,那我爱买不买,绝不多BB一句。但偏偏要打擦边球,误导别人是现熬的,这不是又当又立是什么?
我们反感的不只是预制菜本身,更是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套路,这是对食客智商的侮辱,也是对餐饮行业信任基础的腐蚀。今天能给你塞一罐粥,明天就敢用料理包胡辣汤、复热包子、勾兑豆浆……直到所有早餐摊变成“微波炉加热站”,你还吃得出早晨的味道吗?
说句不客气的:在河南这么“卷早餐”的地方,玩这套把戏,纯粹是自断生路。
河南 早餐
河南人懂吃、认吃、讲究吃,早餐更是不能糊弄的刚需。哪家小吃店要是被贴上“罐头粥”“预制包”的标签,老乡们用脚投票都能让它关门。
这不是危言耸听——咱们吃饭,吃的是一份心安,一份踏实,一份对食材和手艺的基本尊重。传统早餐之所以能传下来,就是因为舍得下功夫、熬时间、放真心。那些偷偷卖预制菜的小吃店,你以为自己省了火候、省了时间,但最终省掉的,一定是你的招牌和良心。
—END—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