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捏住美国“七寸”, 美经济学家大骂:谁让你只想着遏制中国?

2025年,美国的“封杀令”又升了级。国防授权法案加码扩权,五角大楼要求所有合作方,彻底剔除华为设备。签字那天,有人拍手叫好,有人开始焦头烂额。美军后勤部门最先喊出:“找不到替代,后勤要瘫。”

华为,全球通信设备份额31.3%,小基站领域唯一“领导者”。在非洲、中东、东南亚,美军很多前沿通讯系统都绕不开它。按法案照办,采购链就断。五角大楼只能低头请求豁免。

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直接发火:你们不做成本核算,只知道遏制中国,结果先把自己卡住。

从2008年到2025年,美国对华为制裁越收越紧。可结果是,芯片断供变“南泥湾”突围,技术围堵变市场领跑,华为没垮,美国先乱。

这事真不新鲜,可2025年这一波,连美军都成了“受害者”。接下来我们就说清楚,华为是怎么“反围堵”,又是怎么一步步逼得美国高层自我打脸的。

这拳头,砸在了自己的下巴上

时间是2024年12月,美国新一轮《国防授权法案》正式签署生效。文件清楚规定:“国防部不得与任何使用华为设备的公司签署合同。”

法案一出,五角大楼通信和采购部门立刻“红灯”亮起。大量部署在非洲、中东的基地设施,用的正是华为设备。

华为在全球通信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1.3%,这不是短期内能被取代的数字。

更要命的是,很多国家的基础通信设施,就是跟华为深度绑定的。设备、基站、接口、协议,全套打包。一旦割断,后勤通讯、情报传输、设备采购,全线瘫痪。

2024年7月,《彭博社》披露,美国五角大楼要求国会“豁免条款执行”,理由很直接:全球采购体系无法脱钩华为,否则将导致“军方医疗物资、药品、服装、通讯等大量物资无法及时交付。”

前国防部官员Brennan Grignon明说:“有些地方你根本逃不开华为。”

这一局,本是美国自己布的。可到了最后,执行者变成“求情人”。国会拒绝豁免,五角大楼焦头烂额;财政部拉警报,供应商迟迟不给答复;基层军官不知道怎么报修设备,只知道“通讯信号时有时无”。

而此时的华为,并未做出任何反击动作。仅仅靠正常商业布局,就把美国军方逼上了谈判桌。

杰弗里·萨克斯站出来说了一句扎耳朵的实话:“你们只顾遏制中国,根本没有做好对自己的风险评估。”他说的不止是华为,更是美国整套对华科技政策的崩溃前兆。

从制裁别人,到请别人放你一马,美国军方这一跤,不是偶然。它是多年战略误判的直接结果。

而让这一切发生的起点,是2019年。那年,美国首次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但真正让“战线倒挂”的,是几年后这轮执行层面全面加码。

到了2025年初,美国还是没改口。五角大楼依旧在试图“豁免华为相关条款”,而议会依旧拒绝。这场闹剧的结果,是前线设备故障率激增,调度命令延迟,部分地区情报接入中断。

当美军系统自己承认“没了华为,后勤指令都下不去”的时候,美国真正的“命门”,已经在别人手里。

你断我粮,我种地了

2020年9月15日,美国全面断供华为麒麟旗舰芯片。时任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上公开表示:“麒麟芯片将绝版。”

华为智能手机遭遇核心技术断供,当年即少出货6000万台。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硬件削减。

芯片缺货,产品无法量产。华为手机市场份额一度断崖式下滑。外界都以为华为会直接熄火。但不到半年,一项代号“南泥湾”的工程在内部悄然启动。

根据2020年《中国经济周刊》披露:华为当时决定,在终端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全面规避美国技术,推进“去美国化”供应链。

首批试点产品包括笔记本电脑、智慧屏、IoT智能家居产品。目标明确:“打造完全不受美国影响的产品线。”

2019年之前,华为在芯片领域多为设计角色,不参与制造环节。

到了2020年之后,为应对制裁,华为开始逐步搭建非美供应体系,加强与中国大陆、东南亚、俄罗斯等地企业的合作。

这一套“南泥湾系统”,并不是短期见效。但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芯片断供后的第四年,华为手机以18.1%的市场份额重夺中国出货量第一。

根据2025年8月的《每日经济新闻》:2025年上半年,华为营收达到4270亿元,净利润371亿元,国内市场份额登顶,彻底翻盘。

没有台积电,没有高通,没有ARM授权。靠的就是在技术禁令下的内部转向。

所谓“南泥湾”,不是营销口号,而是一次系统级的自救。华为在最危险的时候,没有等别人施舍一颗螺丝钉,而是自己建厂、自己封装、自己测试。

技术脱钩的本意,是让中国科技产业断血。但“断血”之后,华为自己造出了一套“自体循环系统”。

当美国还在研究怎么继续断供时,华为已经把产品送上了货架。

你以为围住了,结果只是给我打广告

2025年9月4日,GlobalData发布全球“小型基站竞争力评估报告”。结论清晰:华为是全球唯一“领导者”。

不是“之一”,是“唯一”。

评估标准分为三个场景:户外部署、住宅部署、企业部署。三项评估中,华为全部列为最优,特别是LampSite方案,连续七年保持行业领先。

这个成绩,是在美国制裁大背景下取得的。没有美国市场、没有主流欧洲市场、没有高端芯片供给。

华为如何做到的?

报告列出三个关键词:“产品通用性、设备集成度、系统扩展性。”

比如设备尺寸,华为的BBU、室内外射频器,是所有竞品中体积最小的;支持最多5个频段同时接入,远高于其他厂商的三频标准。

再比如部署效率,华为方案可以一键完成设备对接和调频,大量减少人工和工时成本。

市场对比更加直观。同年Omdia报告指出:2023年,华为通信设备市场份额达31.3%,位居全球第一。第二名是爱立信,24.3%;第三是诺基亚,19.5%。华为领先第二名7个百分点,领先第五名三星25个百分点。

而这份成绩单,是在美国联合其盟友全面围堵、限制供应、压制品牌传播的大环境下完成的。

美国想通过“封锁”来抹除华为的全球存在感。可最终变成:“封锁区域外的市场,反而集中资源,加快了华为产品标准化与海外客户黏性。”

2025年,AI场景对小基站设备的依赖骤增。华为的LampSite系统成为企业接入AI语义算力的关键硬件节点。不仅没被边缘化,反而成为移动AI落地的底座之一。

封锁试图设限,但技术势能本身是无国界的。美国本想掐死华为的小基站技术,最后却帮它树立了全球行业标杆。

参考资料:

华为被评为GlobalData 2025“小型基站:竞争格局评估”的唯一领导者. 华为. 2025-04-09

即使是五角大楼也无法完全冻结华为的运营. 彭博社. 2024-07-03

华为的美国坎途. 京华周刊. 2011-03-15

对华为制裁再度加码 美国霸权“绊”不倒中国科技企业. 科技日报. 2023-02-03

华为启动“南泥湾项目”. 中国经济周刊. 2020

Omdia:2023年华为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份额达到31.3%. 快科技. 2024-03-29

华为公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营收4270亿元,同比增长3.95%,净利润371亿元!已重夺手机市场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反华为战争. Jeffrey D. Sachs. 2018-12-11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科技   华为   美国   经济学家   三星   南泥湾   基站   设备   大楼   芯片   法案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