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同时发声后,泰柬响应特朗普号召,给美方面子立即和谈

持续数日的柬泰冲突,眼下正迎来关键时刻。

据环球时报援引马来西亚国家通讯社、路透社等多家外媒7月28日报道,当前柬泰冲突有望在各方斡旋下实现停火。马来西亚外交部长穆罕默德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证实,柬埔寨和泰国定于当地时间本周一举行正式停火会谈,讨论边境冲突有关事宜。

这场冲突的导火索看似是泰国士兵误踩地雷受伤事件,但深层矛盾却可追溯至百年前的殖民遗产。柏威夏寺这座建于12世纪的印度教神庙,因其战略位置成为泰柬领土争端的核心。

1962年国际法院裁定寺庙归属柬埔寨,但泰国始终拒绝承认裁决,双方围绕寺庙周边4.6平方公里土地的争夺从未停歇。此次冲突爆发前,两国已在边境部署重兵,而5月底佩通坦与洪森的“通话门”事件,彻底点燃了积压多年的火药桶。

在泰国国内,这场冲突成为军方与他信家族权力博弈的筹码。自佩通坦因录音泄露被停职后,军方借机强化“维护国家安全”的形象,通过强硬姿态争取民众支持。

代理总理普坦在视察边境时公开表示“士兵将全力执行任务,直到平民不再面临危险”,这种表态既是对军方的妥协,也是对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迎合。

而在柬埔寨,洪森家族正面临权力过渡的微妙时刻,洪玛奈需要通过展现强硬姿态巩固自身权威,其父洪森甚至公开指责他信“背叛泰国国王”,将冲突推向白热化。

更值得玩味的是,这场看似单纯的领土争端,却被国际舆论赋予了地缘政治色彩。西方媒体纷纷炒作“中美代理人战争”论,声称泰国使用的F-16战斗机得到了美国默许,而柬埔寨则可能获得中国武器支持。

但军事专家刘和平指出,美国若在此次冲突中锁死泰国的F-16,将严重损害其武器出口信誉,且东南亚局势对美国战略价值有限,因此美国更可能采取观望态度。中国外交部则多次强调“公道公允”立场,既呼吁停火又拒绝选边站队,这种态度与2011年调解冲突时一脉相承。

当战火在湄公河畔蔓延时,太平洋两岸的大国开始了一场微妙的外交博弈。7月26日,正在苏格兰打高尔夫的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媒体宣称,自己通过电话促成了泰柬领导人同意停火,并威胁若不停战将对两国加征36%的关税。

这招“贸易换和平”的策略,与他此前调解印巴冲突如出一辙。柬埔寨迅速响应,洪玛奈不仅接受“立即无条件停火”提议,还称赞特朗普的调解“保护生命”,这种配合显然与柬埔寨40%出口依赖美国的经济现实密不可分。

然而泰国的反应却耐人寻味。普坦虽然“原则上同意停火”,但提出必须看到柬埔寨的“诚意”,并坚持通过双边会谈解决争端,拒绝任何第三方介入。

这种态度背后既有军方不愿放弃军事优势的考量,也折射出泰国对美国式“调解”的警惕。

与特朗普的高调形成鲜明对比,中国选择了低调而务实的外交路径。外交部在冲突爆发后迅速表态“感到痛心”,并承诺与两国保持沟通,但始终避免直接介入谈判。

这种策略既延续了“不干涉内政”的传统,也暗含对东南亚局势的深刻洞察。

事实上,中国在2011年冲突中就曾成功促成双方停火,此次更通过东盟框架间接施加影响,与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的斡旋形成默契配合。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和平秀”背后暗藏经济算盘。

美国对泰柬的关税威胁,恰好与8月1日即将到期的贸易谈判deadline重合。柬埔寨作为全球最大服装出口国之一,若失去美国市场将面临经济崩溃;泰国则可能因关税损失数百亿美元出口额。

这种经济绑架式的调解,虽然短期内迫使两国坐到谈判桌前,却也埋下了长期隐患——当柬埔寨在停火后仍需依赖美国市场时,其外交政策的独立性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侵蚀。

7月28日的吉隆坡会谈,成为这场冲突的关键转折点。柬埔寨代表团带着洪玛奈的亲笔信抵达,信中明确表示接受特朗普的停火方案;而泰国代表团则由普坦亲自率领,随行的军方代表始终保持沉默。

谈判桌上的气氛异常微妙:柬埔寨要求以国际法院裁决为基础划定边界,泰国则坚持先撤军再谈判,这种立场分歧让会谈一度陷入僵局。

泰国的犹豫源于多重考量。

军事上,其F-16战机和集束炸弹的使用已占据战术优势,军方不愿轻易放弃施压筹码;政治上,普坦政府需要向国内证明“强硬外交”的成果,避免重蹈佩通坦因“软弱”被弹劾的覆辙,泰国对美国的战略价值正在发生变化。

随着中美在东南亚竞争加剧,美国试图通过强化与泰国的军事同盟遏制中国,但泰国既不愿完全倒向美国,又需平衡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这种骑墙策略使其在谈判中左右为难。

相比之下,柬埔寨的求和诚意更为明显。洪玛奈政府不仅主动提出停火,还同意在争议地区设立非军事区,这种让步与其国内经济困境密切相关。冲突已导致柬埔寨旅游业损失数亿美元,而美国关税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更让其承受巨大压力。

但分析人士指出,柬埔寨的妥协是有限度的——洪森家族绝不会放弃柏威夏寺的主权,这是其维护国内统治合法性的重要支柱。

此次冲突的走向,将深刻影响东南亚的地缘格局。若和谈成功,东盟的调解机制将得到强化,中美在该地区的竞争可能从军事博弈转向经济合作;若谈判破裂,战火可能蔓延至湄公河沿岸,甚至引发难民危机,迫使外部势力更深介入。

对于中国而言,保持战略定力至关重要:既要支持东盟主导的和平进程,又需防范美国借冲突扩大影响力,同时通过“一带一路”项目巩固与泰柬的经济纽带。

当吉隆坡的谈判代表们为边界线争执不休时,边境村庄的百姓正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诉求。这场被政治裹挟的战争,最终需要回归人性的温度——毕竟,在地图上重新划定的边界线,永远比不上普通人对和平的渴望。

参考资料:东盟持续进行斡旋,两国仍在互相指责,泰国称将与柬举行领导人会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0

标签:财经   中美   美方   号召   面子   柬埔寨   泰国   美国   冲突   东盟   军方   东南亚   中国   湄公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