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喜
Phone17发布之后,加量不加价,引发粉丝狂欢,才开售没几天,iPhone 17系列已破发。除因eSIM支持问题推迟上市的iPhone 17 Air之外,其余三款机型——iPhone 17、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在苹果官网的首批发货时间均已排至10月15日之后。产业链信息显示,苹果2025年的全年备货量在1亿台左右,比去年iPhone16的备货超出1千万部。
数码闲聊站透露,尽管最终激活数据尚未公布,但某主流电商平台的预售情况显示,iPhone 17标准版预售销量同比增长约8倍,iPhone 17 Pro系列同比增长约3倍。
另有数码博主最新爆料,iPhone 17标准版市场反应热烈,苹果已对产线做出评估,考虑增加生产线。富士康郑州港区近20万名工人实行两班倒制度赶工生产。其产线开动率已达80%-90%,主体产能已完全转向iPhone 17系列。
但从目前来看,前期抢iPhone17的消费者可能买早了。从小米17到Mate80,一个比一个能打。
苹果17与其说是最强,还不如说是在向安卓厂商学习。比如以前的存储容量都是128G起步,装几个游戏就满了,现在直接256GB起步,但价格基本没涨。
相机标准版直接上了4800万像素的融合双摄,放在以前都是PRO版才有的配置。芯片是最新的A19,三纳米工艺,性能比上一代提升了20%。另外饱受诟病的充电速度和续航也加强了,20分钟充50%,视频播放能撑30个小时。总结就是走安卓的路,让安卓无路可走,难怪全网都在吹苹果17。
小米17,背屏创新打破同质化
但是苹果还在走安卓之前走的路,但安卓今年又已经走在更前面了。从小米17来看,全面对标iPhone17是非常明显的。不可否认在外观上,今年小米是全面 “ 对标 ” 苹果!16 标准版正面 6.3 英寸超大 R 角 LIPO 等窄直屏。
背面整体沿用了 15 左上角矩阵模组的同时,还用上了 iPhone 同款一体冷雕工艺!16 Pro 跟 16 Pro Max ,则是 iPhone 17 Pro 类似的横向大矩阵模组。
从软件体验层面来看,小米与苹果,苹果安卓的性能代差不断缩减,这次OS3的体验也拉起来了,于小米的短板又少一块。从芯片性能来看,高通首发的8 Elite Gen5,性能拉满4.61GHz 的主频、安兔兔跑分 400 多万、50% 的性能提升,而且这次功耗还低得吓人!电池更是来到了 7000mAh电池......
之前小米还在因为命名的事情被吐槽,但后来曝出它有背屏之后,口碑很快逆转,这个创新设计可以说非常新颖也非常亮眼。
背屏可以干嘛?有网友凭想象力列出了好几条,1.显示时间通知。2.显示迷你应用。3.后置自拍预览。4.养小宠物。5.显示岛上通知(进度条或登机牌类)6. 显示付款码(不用翻转手机扫码了)7. 自拍提词器(显示自定义滚动字幕)8.音乐播放卡片或者汽车小卡片?9.全天候显示(辨识度拉满)10.切摄像头自动光晕闪烁。
当然,具体小米背屏会带来哪些具体功能,只有等发布会才能知晓。可以说,小米17Pro在紧凑机身中集成背屏与潜望式长焦,形成“徕卡三摄+多屏交互”的组合拳,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自拍预览、通知显示等使用场景的便捷性,更通过硬件堆叠技术的突破,证明了小米在空间利用与用户体验平衡上的技术实力。正如卢伟冰所言,小米高端化五年的“技术积累”正在转化为产品定义能力,而背屏功能是“打破同质化”的鲜活案例。
若背屏有汽车卡片然后再加上UWB功能,真想不出小米车主不买17的理由,就看这次有没有UWB了,小米汽车与手机的生态交互将更紧密,蔚来曾经想做手机汽车生态一体化没有做成,小米开始有点戏了。
当然不能简单这么认为小米17一定会成功,但需看到,小米现在的产品组合能力,人车家生态的协同能力,还只是刚开始,如果后面到小米18、小米19,是不是就会更强?
小米7之外,Mate80也是业内关注的挑战iPhone17的另一支劲旅
从华为这边来看,Mate 80系列也有不少值得关注的升级:高配机型用双层(tandem)OLED。双层把发光单元叠两层,亮度和寿命提升,同时在等亮度下可显著降低功耗;全新麒麟芯片9030国产 N+3 工艺硬是榨出了 5nm 级性能,玩《原神》满帧运行两小时,后背温度比 iPhone 低 3℃,这是性能党们追求不烫手的福音。
影像系统更是按段位上菜。标准版的 5000 万像素大底主摄拍夜景够用,Pro 版升级到 1/1.3 英寸的 580 超大底,放大后连睫毛根根分明,有人曝出放狠话,说苹果此次有些方面会被打的找不着北。
此外,根据爆料,Mate80 Pro 终于抛弃曲面屏,换上 2.5D 直屏还带 3D 人脸识别,要知道以前这功能只给曲面屏机型,现在靠微型化结构光模组,把传感器体积缩了 37%,既保留了精准解锁,又告别了边缘误触的烦恼。
据悉,HarmonyOS 6/ NEXT 的“系统能效”口径与端侧 AI 能力升级,要把更大规模的本地推理做常态功能,这意味着更大的电池与更强的散热,将成为底层体验的前提。
而华为为了实现这一点,首先是把Mate80系列的电池容量突破 6000mAh,同时支持100W有线快充+80W无线快充+20W无线反向充电的“三击合流”方案,传闻还把主动散热(微型风扇)写进高配机型——
毕竟双层 OLED 的高亮维持、影像与 AI 推理的持续算力,会把 SoC 与电源管理拉到长期中高负载;若按爆料方向再叠加微型风扇,厂商需要在防水工况下保证进/出风口的可靠性、同时控制风噪与灰尘积累。这类“风扇 + IP68/69”的并联解法,今年在游戏机型上已有示例,但仍属稀有组合,这意味着内部要为风道、导风框与防护件留出空间,这是值得关注的一大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RS 非凡大师版被曝出,6.9 英寸双层 OLED 屏幕阳光直射下刷视频照样清晰,打破业内短板,据说比传统 OLED 寿命翻倍还更省电,苹果要等到 2028 年才敢用的技术,华为直接拉到量产机上,从直屏党福音到卫星通信黑科技,从散热风扇到超大电池,屏幕创新,AI与影像黑科技,Mate80 系列每处升级都踩在用户痛点上。
再看苹果,iPhone 17系列虽有进步,但标准版给的高刷、快充,电池续航、安卓早普及了。信号、系统开放度还是短板。当然,A系列芯片、iOS流畅度仍是它的优势。但在创新层面,小米的背屏就足以压iPhone17一头,而华为这边就算被卡着,还在通信、影像、续航、散热上搞创新。从软硬件升级到自研芯片“软硬深度调整”,将成为华为生态设备在此次旗舰机型上的重大看点。
不可否认,iPhone这次把消费者想要的升级给到了用户,加量不加价,但很显然,很多人一上头买早了,国产旗舰在性能升级与创新上的看点可能更令人心动,对于产品创新体验与产品性能突破有更多期待的消费者,不妨再等等,货比三家,或许惊喜还在后头。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更新时间:2025-09-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