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为何要撤销热河、察哈尔、绥远并入内蒙古?做得太正确了

大家都知道,中国今天有34个省级行政区。那你有没有听说过热河、察哈尔、绥远这三个省呢?

翻开历史,新中国在行政区划改革上,撤掉了热河、察哈尔、绥远三个省,主要地区并入内蒙古,有部分地区并入周围的辽宁、河北、山西等省份,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

绥远、察哈尔、热河三省示意图

要想认识到新中国撤销热河、察哈尔、绥远三个省份的意义,就要从这三个省份的设立背景、设立目的以及撤销的目的这几个角度看,就能明白撤销这三个省是多么伟大的决策。

因为撤销这三个省,不仅能促进北疆民族大融合,而且能发展边疆、巩固边疆、加强国防,为历史北疆区域区划弊端划上句号。

中国北疆的变化

说到中国版图变化,不得不说“海棠泪”,这是中国版图变化的血泪史。

中国北疆版图变化非常大。北疆主要是指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辽宁、黑龙江、吉林等省份北部地区。这片土地是中国北方的屏障,无论是资源还是战略防护上,都极其重要,这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安危。

中国版图

近代以来,中国北疆最大的变化是少了不少,以前的北疆更广,是“秋海棠”形状,但是很多地方被俄国侵占,或者独立,这就让中国北疆缩水不少,让中华民族意识到北疆的重要性和治理的紧迫性。

变化最大的有三个方面:一是沙俄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占领了外东北100多万平方;二是苏联拿走唐努乌梁海和支持蒙古独立;三是新疆北部部分地区被侵占,比如外伊犁河谷。

中华民国版图

面对这种变化,近代国民政府不得不考虑如何治理北疆来巩固中华大地,防止北疆地区进一步缩减,于是在北疆地区设立热河、察哈尔、绥远三个省来分开治理以达到巩固、防止北疆再次缩小的目的。

民国设立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省

民国对于北疆的变化,采取分化行政区域来防止北疆再次被沙俄侵占或者独立,于是设立了热河、察哈尔、绥远三个省份。

曾经的绥远、察哈尔、热河三省示意图

热河省,以承德为中心设立的省份,这个区域刚开始属于蒙古族的游牧区,清军入关后,逐步开发这片土地,成为清王朝的狩猎区和军事训练区,清王朝在此建立行宫,雍正年间,建立热河厅,成为清王朝第二行政中心。

绥远、察哈尔、热河示意图

民国时期,热河地区经历过三次变化。

第一次是1914年,北洋政府设立热河特别区,直属北洋政府管辖,区划包括原直隶热河都统辖区、内蒙古卓索图盟、昭乌达盟。

第二次是1928年,国民政府对热河进行改制,将热河特别区改为热河省,省会是承德,东北就有四个省。

热河示意图

第三次是1933年,日本占领东北成立伪满洲国,将热河纳入其中,在承德建立据点,成为日后全面侵华的重要基地。

热河省承载这华北与东北的连接枢纽,国民政府建立热河省的目的是防止蒙古等民族再闹独立,同时也防止列强进一步入侵,但是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反而放大其弊端。

察哈尔省,自明代开始,就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原和蒙古等民族的经济交流点,清代在此建立茶马互市点,衍生出闻名的晋商,察哈尔部被编入满清八旗。

察哈尔省示意图

察哈尔省经历两次变化。

第一次是1914年被北洋政府设立察哈尔特别区,管辖范围包括锡林郭勒盟10旗、察哈尔左右翼8旗及兴和道7县,张北县为行政中心,直属中央管理。

第二次是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热河省,省会是张家口,管辖范围不变。

察哈尔省示意图

察哈尔是塞北四省之一,民国时期设立省份,和热河一样,以分解方式来巩固北疆治理。

绥远省,这个省也可以追溯到清王朝在呼和浩特的双城建制,有归化城和绥远城,是晋商的贸易中心。

绥远省示意图

民国时期,绥远省的建制也经历两个阶段。

第一是1914年,北洋政府袁世凯主张晋绥分治,建立绥远特别区,归中央直属,辖区为乌兰察布、伊克昭两盟及归化城土默特旗。

第二是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绥远省,省会是归绥(呼和浩特)。

国民政府设立绥远省,目的也是和热河一样,当然这个有点特殊,也是为了晋(山西)绥(内蒙古部分)分开,来防止民族动乱和列强入侵。

绥远省示意图

三个省份其建制雏形在历史上都有,尤其是从清代开始,省制建制就开始形成。而民国为了防止这三个地区被苏俄入侵和地方民族独立,1914年开始,北洋政府设立特别区,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省,目的是更好的管理北疆地区,防止列强吞并和民族独立。

新中国撤销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省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对这三个省的行政区划实行暂时保留,在后来的区划改革中,逐步撤销这三个省份,中心划定区域,助力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和北疆国防建立。

热河省是在1955年7月30日撤销热合的,其辖区分别划归河北省(承德市及周边县)、辽宁省(朝阳、阜新等地)和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及昭乌达盟)。

内蒙古自治区示意图

察哈尔省是在1952年11月撤销的,其辖区划归河北、山西及内蒙古。

绥远省是在1954年3月,辖区并入内蒙古自治区。

新中国为什么要撤销这三个省级建制呢?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是边疆治理实践。民国在北疆地区设立三个省份,目的是为了防止俄国进一步入侵和地方民族独立,所以以分解的方式来对抗。但是作用并不大,反而分解加剧了民族矛盾,尤其是北疆蒙古族、满族等多民族之间的矛盾。新中国撤销,将各民族分区建制,助力边疆稳定发展和民族融合。

内蒙古自治区

第二是民族自治区的实践。撤销这三个省,将民族地区统一建制,建立内蒙古自治区,其他地区划入周边身份,不仅可以促进民族团结,而且更促进民族地区的经历发展,让民族实现大融合和凝聚国防力量。

第三是行政和国防建设实践。如果实行三个省级建制,在行政制度和国防建设上,会花费更大的成本,并且不利于统一。撤销三个省,在行政管理上少了很多成本,行政与国防建设上更加统一,更能凝聚国家国防力量和经济力量。

结论:伟大的决策

北方地区从秦代以来可以说就没有治理好,修筑长城就是一个证明,没有处理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矛盾。到了清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变,很多地区得到了治理。

近代以来,中国北疆地区变化很大,为了治理好北疆和防范入侵,不得不以分解的形式来治理,但是效果也不好。

民族团结共进步宣传画(来源网络)

新中国成立后,撤销三个省级建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样不仅可以化解民族矛盾,还能实现民族大融合和发展,爆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发展力。同时也增强国防力量,在中苏关系紧张期间,内蒙古自治区边民自发组织队伍,在边境守卫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是制度带来的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6

标签:察哈尔   热河   绥远   北洋   察哈尔省   内蒙古自治区   北疆   国民政府   内蒙古   示意图   新中国   正确   民族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