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听起来好像一段漫长的历史,但对于中国来说,这一百年却像是在历史的洪流中打了一个结,既充满了屈辱,又充满了奋起的力量。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再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仿佛每一段历史都在提醒我们:“这片土地,曾经经历过怎样的风风雨雨!”
而当我们回首这一百年,谁能想到,最让人意外的“太平盛世”,居然是由一个年轻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数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最终开创的。
看似每一场战斗都充满悲壮,背后却藏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坚守与突破。
“谁为中国开创了太平盛世?”,今天,你将通过这些历史节点,找到那个真正的答案!
1840年,鸦片战争打响了中国百年屈辱的序幕。
很多人可能以为历史都是讲得波澜壮阔的,但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被压在地上摩擦”的滋味。
那时候,中国还处于封建化的社会,农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英国的鸦片走私,让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禁烟成为全民共识,但英国不讲理,开始了第一次的侵略。
从这场战争开始,中国被迫打开了国门,《南京条约》签订后,香港“奉送”给了英国,五个通商口岸也随之开放。
这一系列的失败,不仅让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化的国家,还迫使大量的国家资本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
这就是中国走向屈辱的开端,门可罗雀的历史,最终变成了无数人在黑暗中挣扎的日子。
直到辛亥革命爆发,虽然它成功推翻了清朝政权,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不幸的是,它的成功并没有给中国带来真正的“太平盛世”。
这个伟大的革命,虽然打破了封建专制的枷锁,但在随后的历史中,却始终没能实现中国的稳定与强大。
可以说,辛亥革命没有给中国带来改变命运的钥匙,反而为后来的军阀割据埋下了伏笔。
这段历史,看似结束了一个时代,但对于中国来说,却开始了另一个艰难的斗争。辛亥革命带来的“自由”和“民主”,让无数饱受压迫的人民松了口气,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片混乱的政权更替与内乱。
19世纪60年代,面对列强的侵略与国内的动荡,清朝的洋务派开启了他们的自我挽救之路。你说这“洋务运动”是个什么玩意儿?
简而言之,就是中国准备学外国的先进技术,用西方的武器和火药来保护自己。有人说“要用枪杆子才能保国家”,而清朝的洋务派,则在打破封建桎梏时,决定先从开设工厂、制造枪炮开始。
从1861年开始,洋务派兴办了铁路、船舶、兵工厂等现代化设施,甚至办了近代化学厂和纺织厂。
他们的口号是:“师夷长技以自强”。这看似一条合理的道路,让许多有远见的士大夫看到一线生机。
然而,天不遂人愿,洋务派的努力最终未能成功阻挡中国的进一步衰退。“自强不息”的努力,总是被外力与内部分裂的矛盾压制。
讲到这,你可能会想,难道这就没有一点点亮点吗?确实,洋务运动在推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工业上,确实有过积极的作用,但如果单纯依赖外力,而缺乏真正的独立自主,最终就变得像是纸上谈兵。
在甲午战争后,洋务派的失败让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步伐更加艰难。这不禁让人深思,到底什么样的力量才能为中国开启“太平盛世”呢?
进入20世纪,尤其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情况终于迎来了转机。
辛亥革命虽打破了封建专制的枷锁,但要彻底摆脱内外困境、民族危机,还得靠一个新的力量,而这个力量,正是中国共产党。
说起中国共产党,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毛泽东的名字,想起的是抗日战争中的游击队员、解放战争中的红军长征。
但真正让中国由“百年屈辱”走向“太平盛世”的,并非一场简单的革命,而是通过理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构建了新的国家政权。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一切的努力都聚焦在中国的独立和富强上。
从1921年党的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但最终在国内外敌强我弱的环境下脱颖而出。
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通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努力,最终打破了旧有的政治体制,为中国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现代化道路。
当然,这条路并非坦途。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国际外交等诸多问题层出不穷,但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现代化逐步从零开始,发展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建国初期的百废待兴,到今天的经济腾飞、科技进步,中国的崛起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结果。
百年屈辱开启的中国现代化强国之路,《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1年.01期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