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 见邛崃!换种方式,读懂千年古城的温度




今天,让指尖代替目光

去触摸邛崃的千年岁月

烟火日常与山水灵韵

你准备好

以全新的方式认识它了吗?



走进邛窑遗址博物馆,玻璃展柜里的文物正静候一场“指尖对话”。



当指尖隔空与陶器表面纹理重合的刹那,那斑驳的肌理之下,依稀还残留着陶器出炉时的微温。



视线与指尖在陶器展柜前交汇——它们虽被封存,却依然以清晰的纹路将彼时的生活图景,映进此刻的感知中。



踏上青石板路朝平乐古镇走去,千年足迹已将脚下的石块磨得温润如玉。



指尖轻抚过乐善桥的石栏,粗糙的表面嵌着细碎的砂粒,像是时光亲手印下的“指纹”。



随后走进瓷胎竹编馆,门轴缓缓转动,指腹触及瓷胎竹编,仿佛已感受到竹丝在匠人指间缠绕穿梭的节奏,它们无声,却汹涌着人的温度与专注。



那一刻,恍若听见竹丝与瓷器的低语,一种被非遗深深感染的情绪,悄然漫上心头。








QIONGLAI


从古镇出来,往川西竹海走去,指尖划过竹秆的青绿,能触到细细的竹节纹路,带着阳光晒过的暖。





偶尔有山泉滴落在手背,凉丝丝的一瞬,竟让人觉得,是山水把它的呼吸,轻轻落在了掌心里。



天台山的方向走,那触感更是鲜活。指尖最先接住的,是山间的风裹着的草木绒毛。



在瀑布前驻足,飞瀑的水珠打在面庞,也打在指尖,凉意顺着指缝往全身蔓延,像是这山水在与你 “握手”。



再往山林深处走,指尖抚过树木的叶片,薄而韧的质感里藏着湿润的水汽,连掌心都沾了几分山林的清新。








QIONGLAI


邛崃的茶香,是能 “摸” 出来的。走进夹关,满眼是连绵起伏的茶山,绿浪接天,清香浮动。





俯身轻触枝头鲜叶,露珠还未散尽,叶片的柔韧与脉络在指尖清晰可辨,背上竹篓穿梭于茶垄间,用指尖与茶山来一次零距离交流。





QIONGLAI



而后还能亲手体验制茶工艺,看青叶在锅中翻炒、收卷,仿佛将山野灵气也揉入其中。待茶叶炒制完成,再捧一把干茶,指尖轻捻时脆响细微,而茶香早已漫上鼻尖,醇厚如山间的岁月。





最后,坐在茶桌前,指尖轻握茶杯,杯壁带着温润的温度,茶汤的热气从杯口漫过指尖,暖意在掌心慢慢散开,慢品一杯属于自己的茶。







邛崃的茶,从鲜叶到茶汤,连触感里都藏着时光沉淀的香。



不同于茶汤的温润甘醇,邛崃的美食自有一番热辣与滚烫的脾性,每一口都像在与舌尖热烈相拥。

指尖接过刚出锅的奶汤面,碗的温度一下子窜进掌心,暖意顺着手臂蔓延。面汤蒸腾的香气扑面而来,带着骨头熬透的醇厚,还没入口,指尖已抢先尝到了奶汤面的暖。



若说热食暖指,那邛崃的钵钵鸡则醒舌沁心。吃奶汤面时来上几片浸润了红油的鸡肉,入口是鸡肉与辣椒交织的鲜香,微凉中渗出丝丝香辣,从唇齿一路醒到胃底。



还有那甜皮鸭,鸭皮酥脆、肉质滑嫩,指尖轻扯即分,卤香与脂香在指尖缠绕不休。



还有诸多美食:洋芋花、渣渣牛肉、碗碗羊肉、烧烤、火锅串串香……就等你来发现!



从博物馆的古物肌理,到天台山的草木清风,从茶山的干茶暖杯,到地道的烟火小吃——邛崃的故事,是 能“触” 到的。不妨闭上眼,摊开双手:让古镇的风拂过掌心,让茶香沾在指尖,让山水的凉意留在指缝——此刻,整座邛崃的温度,都在你掌心里跳动。



-END-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0

标签:历史   邛崃   古城   温度   千年   方式   指尖   掌心   茶汤   汤面   陶器   瓷胎   温润   竹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