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扎哈淖尔煤业公司135台增程式无人驾驶矿用卡车全部完成组装、正式交付,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首个超百台无人驾驶矿卡项目正式落地。
5月10日,超百台增程式无人驾驶矿卡正式交付扎哈淖尔煤矿。
2024年开始,扎哈淖尔煤业公司与久兴公司、东方公司和易控智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投入33台增程式无人驾驶矿用卡车编组试运行。截至目前,无人驾驶车累计运行里程超77万公里,剥离产量超525万立方米,综合效率可达人工效率的90%,节油率可达20-30%,日有效作业时长从19小时提升至最高21小时,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为此次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5月10日,活动剪彩现场。
记者随车行进在生产作业现场,一辆辆满载的无人驾驶矿卡,按照规划路线有序行驶在宽阔整齐的道路上……难以想象这些高4.5米、长10米、宽5米的百吨级“钢铁巨兽”被科技赋予了生命,装载、起步、加速、转弯、避障、停车、卸载,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5月10日,无人驾驶矿卡装车。
易控智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公司总经理肖亮表示:“无人驾驶不仅仅是让矿卡自主跑起来,更要深入采矿工艺之中,解决各种细微问题,从而实现采矿全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我们根据矿山场景的特殊性,依托‘通用化平台+轻量化适配’双轮驱动模式,既保障核心算法的规模化复用,又满足不同矿区工况、作业流程的个性化需求,为无人驾驶技术在露天矿山的快速规模化落地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范式。”
传统采用单斗—卡车间断工艺的露天煤矿生产过程中,卡车数量多、运输安全风险高、司机劳动强度大,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使得无人驾驶技术在露天煤矿领域得以大规模应用,让卡车司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幅提高运输安全系数成为现实,同时在行业内率先攻克了无人驾驶技术在富水软岩条件下难以稳定高效运行的难题。
5月10日,无人驾驶矿卡在矿坑中满载运行。
扎哈淖尔煤业公司是东北地区重要能源保供单位,核定产能1800万吨,年土岩剥离量达1.2亿立方米。扎哈淖尔露天煤矿处于高寒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具有软岩富水等特点。矿山无人驾驶能够有效提升该煤矿现有运输设备安全水平,最大限度降低人员的参与,特别是在恶劣环境和天气下,在降低人工成本、改善职工作业环境的同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无人驾驶技术正在重新定义矿山生产模式,循环作业、动态调度等能力让‘人停车不停’成为常态,同时推动矿山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数智驱动型’转型。” 扎哈淖尔煤业公司总经理徐勇超介绍。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鲍庆胜
实习生:邢乐
新闻编辑:陈春艳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