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 钊首次投稿,欢迎大家评论。
提笔良久,想写一篇有关“新疆精神”的文章,但苦于不知从何而起,直到看过季后赛第一轮的两场比赛,外加前面对同曦的附加赛,才真正的让我感觉到了,什么是具象化的“新疆精神”。
这四个字怕是从第三阶段开始,球迷嘴边挂的最多的四字真言。4月7日新疆战胜同曦挺进八强之后,刘炜指导面对记者采访,鲜有的提到了“新疆精神”,这个上赛季我们曾听到过无数次的口号。
从赛季初惊艳的开始,到第二阶段的起起伏伏,再到第三阶段的泥潭里挣扎,这赛季过山车的表现让关心这支球队的人不止一次发出疑问:新疆精神去哪儿了?
首先我们来看看怎么定义精神:精神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jīng shén,其含义包括意识、思维、神志等方面;同时,它也指代内容的实质与核心意义,以及活力、精力等表现。此外,精神还可用来形容事物活跃、充满生气,或表达人的意志力量。
综合来看,精神拥有很多维度的释义,但脱离不了人除了物质感知和理性思考以外的那一系列东西。
在竞技体育层面,比较有名的是我们的“女排精神”,这似乎成为了一提起中国女排,人们就首先会想到的东西,而并非女排到底拿过几次奥运冠军,拿过几次世锦赛冠军。
回到CBA联赛,尽管每个队伍都会在逆境重生之后喊出“这是XX精神”的口号,但像新疆这么强调“新疆精神”的还是少数。
但把精神当解药本身听起来就有一些玄学,因为这件事情很难“具象化”。逆流而上我们可以称作“精神”,永不放弃我们可以称作“精神”,抗压不退我们可以称作“精神”,或者说不骄不躁我们也可以称作为“精神”……
总之,一切在球场上表现出的队伍面临困难局面时候的“气质”,都可以用精神来概括,有如上表现了,即可称为球队打出了“新疆精神”。
回顾刘炜带队陷入泥潭的那一段时间,主流舆论充斥着“找回新疆精神”的声音,仿佛找回了这种精神,球队就可以从泥潭里走出来。
可惜精神这东西听起来又太过虚无缥缈,人们对其理解也往往会产生误会,就类似一个教练员只要在场上嗓门大,骂球员,怼裁判,就可以被冠上“铁血教练”的称号一样,一个球员只要在场上时刻看起来亢奋,又激进疯狂,就可以称为“铁血球员”一样,也都被看做是“精神”了。
但就我个人而言,精神本身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一种建立在一定竞技水平基础之上,可以最大效率发挥技战术能力的“催化剂”和“营养液”;催化剂催生,营养液维持,两者合一,便是所谓“精神”。如果只是在比赛中间某一阶段的疯狂或者爆发,却无法将将这种状态维持到整场赛事结束,那也最多是“抖了一激灵,忽然想起了什么,很快又忘掉了”。
所以,所谓精神,或者说所谓新疆精神,并不是那种一次性或者短时间的雄起,通过狰狞的面部表情和看似生猛却无实效的扑咬来延缓比赛的走向,寄希望于对手的紧张和退让来去“偷”回比赛的势头;这种想法与投机者无异,是没有办法真的帮助球队去赢得胜利。
真正的精神,是一种厚积薄发,是一种建立在长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努力,改变自身困境后的一种自信的提升。只有通过不断地打磨,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训练,才有可能在实战中呼唤出这种精神,以摆脱甚至扭转不利的局面。
从面上来看,新疆队进入附加赛后,在一片看衰的情况下连胜两场淘汰同曦,第二场在李炎哲赵睿伤退的情况下逆转赢球;进入季后赛第一轮,在齐麟、阿布都、桑威尔相继缺席,黑根思单臂独舞的情况下,残阵的新疆迸发出超乎想象的战斗力,在客场将卫冕冠军逼入绝境,虽然仍然2-0落败,但没有人会否认这一系列的比赛打出了我们一直希望找回的“新疆精神”,一扫第三阶段的颓势,给球迷呈现出了一副积极向上的姿态。同时,以伊力福拉提、葛浩然为首的青年近卫军们让我们能相信球队的未来是可以期待的,他们是可以继承前辈们的光荣衣钵,为新疆广汇飞虎增加更多的想象空间。
但这后面,其实是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事情在进行着,而这些事情,才是“新疆精神”回归的根本原因。且引用笔者某位球队内好友的原话作为佐证:
“1.在3月26日客场惨败37分之后,接下来的6场比赛里,新疆在第三节总共净胜55分。节均得到30分,压制对手不超过21分,可谓攻防俱佳。第三节的爆发源自教练组赛前的布置和上半场的观察,而队员的执行力和思想也在中场休息得到了统一。
2.葛浩然的进步当然离不开前国内第一后卫刘炜的耳提面命,但更离不开的是高质量的职业队训练。虽然常规赛出场时间有限,但训练里的新疆男篮可不跟你含糊,葛浩然在训练里要防的是皮特森华子,要攻的是黑根斯,当然,更多的对位一定少不了赵睿。赵睿对新疆这帮年轻后卫的言传身教,很难在球队席之外被球迷们真切的感受到,但他确实存在,也确实应该被看到,至少去年季后赛阶段,赵睿教全队后卫上逼防挡拆仍历历在目,如今甚至主场坐在家属席也经常见到赵睿招呼后卫回来单独开小灶,而同位置的球员更是他的重点照顾对象。葛浩然的出彩不是奇迹,是团队和个人共同铸就的水到渠成。”
所以,“新疆精神”的回归,新人的异军突起,并不是从石头里忽然崩出的孙悟空,而是通过科学的训练和总结,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判断,以及倾尽资源的扶持和培养得到的,是全队齐心协力,作为一支球队,一个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们有时候会对“团队篮球”这个概念产生一些误解,从而认为“团队篮球”是没有办法在CBA这个外援联赛中生存;而我认为,团队篮球不光是在赛场上的打法和布置,其概念应该延伸到一切球队的团队行为,包括队伍思想的统一和球员之间的互相帮持。尽管球队和军队不一样,其建队的基础仍然是在商业劳务关系之上,但竞技体育有本身具有类军队的地方,这就是作为一个队伍,一个整体,面对对手时候大家是否能团结一致,通过相互的信任和帮助去战胜对手。这也是竞技体育本身的魅力,尽管商业经济是其基础,但我们依然能看到能感受到人性面对困难时候那些闪光的地方。
这就是“新疆精神”最好的诠释。
所以,所谓“新疆精神”不是无缘无故的出现,它的出现最能反应出我们的球队的现状:一支经历过低谷,经历过至暗时刻,经历过舆论的压力与球迷的失望,并最终通过自身努力和科学的方法,摆脱困境,赢得尊重,看到未来的,使新疆精神从未有如此“具象化”的球队。
当然,我们的系列赛仍未结束,我们也不能总是赢得未来却输了当下。尽管困难重重,我们仍然要去争取胜利,争取能打回沈阳。
如若止步于此,也请我们大大方方的接受对手的胜利,并从我们表现出的闪光点中寻找未来的曙光。
这才是我们的“新疆精神”,它不光属于球队,也属于我们一直陪伴着这支球队的每一位新疆球迷。
愿这股精神能继续下去,直到永远。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