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7岁“卖菜西施”李福贵火了!涨粉600万,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李福贵从2024年7月开始在短视频平台注册的账号,时至今日不到一年时间已经达到了六百多万的粉丝量。

就在上个月李福贵开始在全网走红时,她的粉丝量还停留在五百万左右,不到一个月时间又猛涨一百多万。

这位看似平平无奇的姑娘,拍摄的视频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却在短时间内拿到了流量密码,她到底靠的什么?

真诚才是“必杀技”

这几年类似记录乡下生活的视频博主出名的不少,“东北雨姐”就是其中之一,但后来雨姐事情被曝光,称她和家人在剧中的人设以及生活都是剧情。

有记者大老远跑过去采访时,为“雨姐”及其家人遮风挡雨的小木屋已经人去楼空。

但是被曝光虚假之前,雨姐的粉丝量也突破了百万级。

“雨姐”的背后有很多类似这样的视频博主,他们发现了记录农村生活这条赛道,但真真假假普通人很难分辨。

李福贵“出名”后,很快就引来了慕名前来的采访记者,在记者的走访和调查中了解到,李福贵除了名字不是真的,其余都是真的。

甚至在李福贵的视频中,很多在别人眼里可以拿来博取流量和热度的话题,李福贵甚至还有意隐藏。

如果按照热点来看,李福贵身后身体有缺陷的父母,年近八十但仍必须承担养家责任的爷爷,这些在众多视频剧本中都是可以大做文章的内容,原本都可以为李福贵所用。

然而在李福贵发布的一百多条视频中,内容并没有这些。

李福贵反而选择了最朴实的生活,视频内容就是以李福贵卖菜为主,记录她在乡下和大爷大妈相处时的状态。

在李福贵的镜头里,有人看到了自己老家年迈的双亲,有人看到了许久不见的爷爷奶奶,同样在李福贵的镜头里,网友还看到了有人正像他们一样,用亲人般的温暖与他们的家人交流。

或许就是一声声亲切的呼唤,唤醒了许多人最朴实的情感,或许正是李福贵这份真诚才是打通这个流量的秘密。

她是福贵 她也不是“福贵”

如果在李福贵身上有唯一炒作的点,恐怕就是“李福贵”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并不是博主的本来姓名,她的真实姓名叫李亚云。

之所以为自己起了个小说里男人的名字,而且还是个悲剧式的人物,大概是李亚云想在这上面寻找对生活的一线生机。

余华笔下的“福贵”先后经历了纨绔子弟、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而后绝地重生的境地,虽然最后陪伴李福贵的只有一头老黄牛,虽然福贵做什么败什么,虽然他就是现实版的衰神,但是这个“福贵”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

或许李亚云是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福贵”,永远都处在命运不会眷顾到的角度,但永远又都不会被现实压垮的状态。

李亚云在给自己起这个名字的时候,就从没有想过自己要靠这个名字而红,因为“李福贵”本身就是平凡生活中的你我他。

现实中的李亚云年纪轻轻就结了婚,而且还是闪婚,对方事业有成家庭条件也比李亚云好,那时候或许是太年轻,李亚云不懂爱情和婚姻是什么。

结果这样的婚姻必然只能带给李亚云破碎感,她与丈夫的差距在婚后日益呈现,丈夫和婆婆的嫌弃开始不再遮掩。

如果当初婆家知道李亚云现在可以成为百万级网红博主,不知道是否会后悔当年的势利。

然而当年李亚云的婚姻只持续了一年,李亚云便选择了离开,这段失败的婚姻让李亚云痛定思痛,她看到了生活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哪怕是再亲近的关系,都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对方身上。

刚回到老家时李亚云还没想好未来的路在哪里,她打过工干过杂活,甚至还卖过煎饼,但是这些让李亚云都看不到出路。

疫情结束后李亚云开始接触短视频,她一边兼职打工一边学习视频拍摄和剪辑,并且逐渐确定了她的视频内容。

李亚云发现在农村很多老年人因为长期独居在家,自己有时候没有交通工具,腿脚又不方便,想买点东西要不行一两个小时到集镇上买。

李亚云最后就把目标放在了这部分群体上,每天五六点起床去批发小糕点和新鲜蔬菜,专门将车子停靠在村头,只为了方便这些不方便的老年人服务。

有人为流量狂 有人被流量伤

决定做这件事之后,李亚云就开始以李福贵的名字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生活,这是她的一份事业,更是她眼下的生活,谁也不想让自己的生活被打扰。

然而当流量到达百万级别后,李亚云开始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已经开始不受自己控制。

6月23日李亚云在家里接待慕名前来采访的记者,从上个月开始她已经接待了无数批记者,有来探究真实性的,也有为自己的账号博流量的。

但这些对于李亚云而言都是负担和苦恼。

李亚云只希望自己能像以前过生活,能像刚开始做视频时默默地做视频,她现在做视频做带货的收入可以每天有几百块钱,卖菜虽然是亏的,但是能为乡亲做点事,心里上是很开心的。

李亚云很享受眼下的日子。但是慕名前来的人越来越多这让李亚云无法开心起来,在这些人群中甚至还有追求者,这让李亚云更有一种被冒犯的感觉。

这位不远千里的追求者自己也是做短视频的,在得到李亚云明确的拒绝后,其实本人没有做更多的纠缠,这算是比较好的结果。

然而如果这种事情要经常发生的话,给李亚云带来的现实压力则是不言而喻的。

短视频的时代有人想从中找到流量的密码,一夜成名,或许也有人只是想从中看到生活的一线生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这是克制更是人性的自律。

流量的浪潮下,也请保留最起码的边界感。

参考资料:

极目新闻:27岁河南女子“李福贵”走村卖货吸粉600多万,自学英语、会开拖拉机,面对流量她痛哭称压力太大

新派新闻:27岁“卖菜西施”李福贵否认年入百万,“爆火后被打很多标签,但那不是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1

标签:娱乐   西施   河南   真诚   李福贵   视频   流量   这个名字   记者   婚姻   内容   采访   粉丝   现实   名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