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中秋节快到了,咱们买点广式月饼吧!”小芳拽着爷爷的手,眼睛闪闪发亮。
可爷爷却摇摇头:“孩子啊,我现在血糖高,医生都说我不能多吃月饼。”
这个对话,道出了不少家庭的真实场景。月饼承载着团圆的味道,却也暗藏高糖、高油、高热量的风险。
正如《黄帝内经》所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意思就是吃过量的东西,肠胃首先会受不了。月饼虽美,但吃不对人,反而成了“甜蜜的负担”。
今天我们就结合医生的提醒,来聊聊月饼背后的健康隐患,以及哪些人群要特别注意。
一、月饼热量惊人,吃一块顶一顿
别看月饼个头不大,热量却非常“硬核”。
一个常见的蛋黄莲蓉月饼,热量能达到 800千卡,相当于一顿正餐;
传统广式月饼更高,接近 1000千卡,吃下去就等于把一天三分之一的能量全用光。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天的能量摄入大概在 1800~2400千卡。也就是说,一个月饼下肚,基本就把一天的热量预算“吃爆了”。
难怪有人开玩笑说:“中秋节前买月饼,中秋节吃月饼,中秋节后需减肥。”这话虽夸张,却扎心。
二、这5类人吃月饼要谨慎
医生特别提醒,有5类人群如果不注意控制,很容易“越吃越伤身”:
1.三高人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月饼中的糖和油脂含量极高。对糖尿病人来说,吃一小块月饼,血糖可能直线飙升;对高血脂人群来说,油脂堆积容易堵塞血管,加重心脑血管风险。
2.肾病患者
月饼盐分和糖分都不低,容易让人口渴,导致饮水量增加。而肾功能不佳的人,本就排泄有问题,负担更重。
3.胃肠道疾病患者
月饼油腻厚重,难以消化。胃炎、消化不良的人吃了,可能会胃胀、胃痛,甚至腹泻。正如中医所言:“脾胃为后天之本。”月饼伤脾胃,自然引发不适。
4.肝病患者
肝脏本来就是代谢糖和脂肪的重要器官,月饼中的高糖高脂容易让肝脏超负荷,甚至可能诱发并发症。
5.胆囊炎、胆石症患者
月饼里的高脂肪会刺激胆囊收缩,轻则右上腹胀痛,重则引发急性发作。
三、糖尿病人有办法,四步让月饼吃得安心
很多糖尿病人会沮丧:难道中秋节连月饼都不能碰了吗?其实并不是,医生给了“四步走”的方法:
1.控制总量
一次别超过 1/4块月饼,换算成碳水化合物大约 15~20克,别贪多。
2.挑对月饼
选带坚果、豆类、全麦皮的月饼,升糖指数低;莲蓉、豆沙、枣泥馅的最好少吃。
3.搭配合理
和富含蛋白质、纤维的食物一起吃,比如鸡蛋、豆腐、青菜,可以延缓糖分吸收。
4.餐后管理
吃完别马上坐下刷手机,最好出去散步30分钟,帮助消耗血糖。医生还建议,饭前和饭后2小时测下血糖,心里更有数。
四、“无糖月饼”真的更健康吗?
走进超市,琳琅满目的月饼上,总能看到“无糖”、“低脂”的标签。可这些真靠谱吗?
真正的无糖食品,标准是每100克糖含量低于0.5克。
市面上的“无糖月饼”,多数只是用木糖醇、赤藓糖醇代替了蔗糖,热量依旧不低。
“低脂月饼”往往减少了油脂,却可能增加了糖分或添加剂来保持口感。
聪明的挑选方式是:看配料表,越简单越好,保质期不要太长。别被商家包装忽悠了,月饼终归是高热量食物。
五、普通人如何健康吃月饼?
即便是健康人,也不能把月饼当“零食管饱”。医生建议:
1.当成正餐一部分
吃了月饼,主食要相应减少。比如午餐吃月饼,那米饭就少盛点。
2.选择合适时间
月饼最好在 上午或中午吃,晚上吃最容易变成脂肪囤积。
3.切小块分享
月饼切成小块,和家人朋友一起分着吃,既能尝到味道,也不会负担过重。
4.搭配清淡饮品
比如绿茶、菊花茶,不仅解腻,还能帮助消化。
六、结尾
月饼象征的是团圆与思念,而不是热量和负担。
《本草纲目》中说:“甘味过多,令人五脏皆伤。”节日里的月饼,吃几口尝个甜头就好,别贪嘴。
小芳明白了健康吃月饼,才能和家人一起笑着赏月、聊家常。中秋佳节,月饼是形式,团圆才是本质。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