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兰妈谈育儿
有人说:
“认知低的家庭永远都在内耗,同样的事情别人为了目标正在彻夜奋斗,而你却在因为一些微末细节不停地纠结争辩,直到别人都即将登顶成功了,你却还站在山脚抱怨命运不公、把失败的责任推到那些影响你前进的人”
是呀,命运这张执行单,虽然判笔不在自己的手上,但你自己的人生却是可以自己做主,改写人生的画笔也永远握在你自己手上。
若站在育儿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孩子的成长也该是如此!
特别是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成绩方面不如预期效果发展时,最正确的方法不是忙前忙后为孩子打点好一切,更不是细数责任、问题、还有缺点的指责抱怨,而是你能站在孩子的角度说一句:
“没事,大胆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做吧,即便是做错了也不要害怕,我们还有改进和纠正结果的机会”

认识一位妈妈,和她聊天时,她就明确告诉我:
找老公一定要找认知高的家庭,和这样的人住在一起,他们哪怕对你有别样看法、和不满,也会通过比较文明方式表达出来,而那些认知低的家庭呢,动不动就把“白眼狼”、“娶了媳妇忘了娘”、“孩子都是xx教”的话挂在嘴边,大家都不傻,语气里的针对和不满又怎么会听不出来呢?主要是这样的说话方式让人接受不了。
如果带着孩子和这样的老人住在一起,那你的孩子一不小心就会养废了,不信?孩子对你提无理要求时你说一句“不买”,认知低的老人只想和孩子拉近关系地说“乖宝,妈妈抠门不给你买,爷爷奶奶给你买”,直到孩子越来越讨厌你、憎恨你时,就能无助地发现三代同堂最崩溃的事情就是老年人顽固思想的干涉和打压...
所以,从孩子整个童年的成长和教育来说,一段教育、一个家庭最怕的就是不团结:个个都是犟种。

01
婆媳俩都是女强人性格的
婆婆什么事都要管,媳妇就容易把气撒在孩子身上
“为什么百家有好女,万家就不能有好儿媳?为什么女儿再差都会被包容,而儿媳妇再好也会被挑出毛病?”
很多人说:“因为不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就不会心疼”,也有人说“婆媳矛盾,自古就是无解的”
事实上,在兰妈看来,她们表面上争得是自己的家庭地位,争的也是彼此相互尊重的事实,可总体来说,还是双方都太要强了,才会眼里容不下沙子。
兰妈认识的一个年轻妈妈就是如此!
刚开始嫁给她丈夫、生小孩那年,最大的愿望就是陪着女儿成长,所以她成了家庭主妇。
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有能力,她每天除了把小孩带好之外,家里面的家务活是一件也没有落下,每天孩子睡的时候她还要做手工挣钱贴补家用,只为了告诉公婆:“即便是我带着孩子也是可以挣钱的”
原来,小孩刚出生那几年,婆婆不止一次当她面提及:“孩子大了,你就去xx地方挣钱,听说那里工资高,现在年代没有钱谁都瞧不起你”
后来,妈妈用她的行动证明了自己,可婆婆每次看到家里面被手工占了一些面积时,都会嫌脏嫌乱地讽刺说“手工能挣几个钱?”
对于这一切,年轻妈妈每听一句,心里面就会排山倒海,除了顶嘴表达不满之外,只能把怨气都撒在自己孩子身上。
每次路过她家时,如果听到房间里传出争吵的声音,那几乎都是婆媳二人在争吵,而紧接着家里面还会传出孩子的哇哇大哭声音。

...
其实,这里就是婆婆和媳妇两个人都太要强了,当两人都是女强人思想,同样一件事非要争辩出属于自己的理论,还非要自己那份是正确的时,两个自然就形成了“赢了嘴巴,却输了感情”的局面。
仔细想想,所有的婆媳关系是不是都如此呢?不管是婆婆、还是儿媳妇,当你不顾颜面非要争赢的那一刻,不管结果如何实际上都是必输的局面,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家长之间的争争吵吵就会给孩子形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注意观察那些性格自卑又不敢讲话的孩子,他们背后的原生家庭通常都不和谐、也并不幸福,孩子若本身就感受不到幸福,后面又谈何幸福呢?

02
老公愚孝又不解决矛盾的
期待多了就会失望,媳妇最后索性连装都懒得装了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有话当面说,千万别传话呢?
看过一个视频:
妈妈做菜的时候不小心把盐放多了,就让儿子告诉儿媳妇:“今天盐放多了,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不想吃,剩下的就直接倒了”
结果,儿子却跑去告诉媳妇:“咱妈说了,这菜都辣了,你爱吃不吃,不吃就扔了”
...
短短的十几秒视频,却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婆媳关系不好,儿子是最大的元凶。
是呀,婆媳之间,虽然也是一声“妈”,可彼此毕竟是毫无血缘关系的两个陌生人,如果不是老公的存在,她们这一辈子都不会有机会见面。
特别是对于儿媳妇来说,婆婆就是没有生养之恩的陌生人,刚开始喊“妈”是羞涩,后来是习惯,可如果婆媳之间总是矛盾不断,那剩下的就是连喊都不愿意喊一声了。

认识的一个远嫁丫头就是如此,刚开始进婆家门的时候天天“妈”长“妈”短地喊着,在家里面什么活儿都抢着干,在外人面前也是“咱妈就是好”地高情商互动。
就连公婆吵架的时候,儿媳也是护着婆婆,完全能明白婆婆的不容易,直到有一天,她从老公手机里翻到婆婆发的吐槽话,她才彻底领悟到“婆婆不是妈”这句话。
她和老公辩论,可老公要么是保持沉默,要么就是一句“她是我妈,你让我怎么办,让我去把她打一顿吗”
而对于婆媳之间的矛盾与隔阂,老公这个关键角色也始终没有起到应有的价值,保持沉默、遇到问题又从来不正视矛盾的情况下,导致媳妇逐渐心寒意冷,对婆婆的敌意更浓,甚至到了说一句话都嫌烦的厌恶程度。
所以说,不管是什么关系,矛盾和隔阂千万不能积攒,出现了问题就要及时沟通解决,如果任由矛盾不停激发,不管是谁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都会觉得太压抑了。
前几天,远在外地打工的朋友,因为家里面奶奶有事,就让她儿子暂住在我家几天,等到临行的时候我挽留孩子再多玩几天,可男孩却告诉我:“我还是回去吧,我怕奶奶吵我,奶奶吵完了,爷爷还会接着吵我,我嫌烦”
明明才11岁的年纪,眼底的自卑和懦弱却是完全隐藏不住!

03
带孩子和公婆住在一起的
老人的领地意识强,婆媳、夫妻、亲子关系都会变差
听过婆媳关系最形象的一句话就是:一山不容二虎
是呀,家是归宿,也本应该是幸福的地方,如果家变成了“这是谁家”的权利争夺,那又谈什么幸福而言呢?
一位姑娘,在婆家受了很多委屈,在一次忍受不了的矛盾激发后,她跑出去喝了一整夜的酒没有回家,手机关机,对于外界的所有电话也一概不接。
等到散心几天,再回到爷爷奶奶家想要清静几天时,父亲却不问青红皂白地开始批评她:
“你说你婆婆不好,那你现在住的房子是谁的?”
“你说你的孩子你婆婆不帮你带,人家凭什么要帮你带?”
“你说你要离婚,孩子怎么办?你以为离婚是好事,光荣呀?”
听完这些话,她当晚又把自己喝得烂醉如泥,等到再次清醒之后只说了一句话:
“我现在算什么?有家吗?哪里?婆家吗?那是公婆的家,自己亲爹家吗,那不是说嫁出去女儿泼出去水的家吗?所以,我是没有家,也没有人爱我的”

一番话,直接戳中了我的内心,让我久久不能平缓下来!
是呀,什么家和万事兴、公婆买房给你住,又何尝不是另一种道德绑架的冠冕堂皇之话呢
如果一个家一开始就用这些话来讨伐,来展现所谓的不满和大道理,那这个家也给不了人温度,特别是当一个人期待越高的时候、往往失望就会越大。
再回到“百家有好女,万家无好儿媳”这句话,当女儿时那是亲人,双向的血缘和情感基础,即便是关系闹僵了也会包容理解,当媳妇时全靠感情深浅了,真正爱你疼你的人才会爱屋及乌,你才有资格做个幸福的懒人。

可如果你嫁入的家庭中,老人的领地意识很强,经常把“这是我花钱买的房”挂嘴边,那家里面接下来的相处还会和谐吗?
即便老人的本意是希望年轻人记住他们的好,可这样的话听上去始终是讽刺、不堪入耳,绝大部分的人也是接受不了的。
所以说,三代同堂的日子看起来幸福美满,实际上也是行走的争吵仪,只要家里面有一个领地意识很强,不把媳妇视为当家主母来尊重爱护的,那这个家迟早就会爆发意料不及的争吵和矛盾。
所谓的家和万事兴,说的也是那些真正能相亲相爱,把彼此都当成家人一样的亲人关系,遇到问题可以争吵几句,可事后大家还是谈笑风生地把之前的不愉快忘记,并且还从来不会记仇。
因为是亲人,所以才会当成亲人一样去生活!

那么,关于一个容易把孩子“养废”家庭的相关特点,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