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工运故事薪火相传。
亲爱的粉丝朋友们,还记得陪伴大家一整个春天的“晨读·百年工运故事”吗?我们收获了无数感动与共鸣。今天,晨读栏目第二季“百年工运人物记”正式启航!
本季我们将聚焦历史长河中那些闪耀着工人阶级光辉的人物群像——他们或是工人运动的先驱,或是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的劳模工匠……通过一个个有理想有温度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奋斗精神,回溯中国工运百年征程中的奋斗历程。
让我们继续晨光相伴,共读历史、致敬榜样、汲取力量。
第一期
李大钊:为工人阶级播火种
穿越河北乐亭县的青春广场,一片青松翠柏之后,便来到一条长长的阶梯前。阶梯由38级台阶组成,寓意李大钊走过的38年短暂而伟大的人生岁月。
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1913年于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回国后,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
“在唐山的地方,骡马的生活费,一日还要五角……一个工人的工银,一日仅有两角,尚不用饮食……这样看来,工人的生活尚不如骡马的生活,工人的生命,尚不如骡马的生命。”这是李大钊发表在1919年3月9日出版的第十二期《每周评论》上的《唐山煤厂的工人生活》。
当时,李大钊从开滦煤矿来的朋友那里听到了矿工的悲惨境况以后,大为气愤,立即就撰写了此篇文章。
192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新青年》第7卷第6号出版“劳动节纪念号”,以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作为发刊词,介绍国际劳动节的由来,号召“中国的劳工同胞”要把今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看作一个觉醒的日期”。同一天,唐山矿工人召开工人群众大会。会上,工人高呼“劳工神圣”等口号,提出“实行8小时工作制”的要求。这是中国煤矿工人运动史上第一次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对促进马列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为了在工人中播撒革命的种子,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京地委、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连续派出干部深入矿区,传播革命思想,发动和组织工人群众。随后,长辛店工人劳动补习学校在北京创办。长辛店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成立工会的地方。
1922年10月23日,在中共北京地委、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及中共唐山地委和李大钊的领导下,罗章龙、王尽美、邓培等发起开滦五矿联盟大罢工,3万余工人参加,历时25天,掀起中国北方工人运动高潮。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在北京东交民巷的苏联大使馆被捕,入狱后他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4月28日临刑前,李大钊毫无惧色,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牺牲时年仅38岁。李大钊就义时的绞刑架,如今陈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编号0001号。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李大钊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可磨灭,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全总政务新媒体
河北省总工会
河北工人报
联合出品
监制 郑 莉
策划 曲欣悦
文案 高会坡
朗读 尹鑫月
录制 尹鑫月
更新时间:2025-09-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