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和手机“抢”孩子!给青春期的信任,比严控更有用

客厅里的争吵声又响了,邻居家的张姐正把儿子的手机往沙发上摔:“说了只能玩一小时,你看看现在几点了!”儿子梗着脖子反驳:“你总盯着我,我偏要玩!”这样的场景,几乎是很多有青春期孩子的家庭缩影——家长越严控手机,孩子越叛逆,手机反而成了亲子间的“战争导火索”。

素材来自网络

我闺蜜林莉也曾是“严控派”。女儿上初二时,她给手机设了密码,每天只在完成作业后开放两小时,还会偷偷查浏览记录。可女儿的反抗来得更激烈:作业本上开始出现潦草的字迹,甚至把手机藏在书包夹层,在课间偷偷玩。直到有次女儿哭着说“你根本不信我,觉得我只会玩物丧志”,林莉才意识到,自己的控制欲把孩子推远了。

素材来自网络

后来林莉试着“放手”。她和女儿坐下来聊:“手机你自己保管,玩多久你定,但要保证作业按时完成,每天睡眠时间够8小时。”刚开始女儿确实“放飞”了,有天晚上玩到11点,第二天早读迟到。林莉没骂她,只递了杯热牛奶:“昨天没睡够,今天上课肯定没精神吧?要不要咱们一起定个手机定时关闭的闹钟?”那天晚上,女儿主动把手机设了晚上10点的自动锁屏。

素材来自网络

更意外的是,放手后女儿反而有了“分寸感”。她会在周末和同学约着线上组队玩游戏,但提前跟林莉说“妈妈,我下午玩两小时,之后陪你去超市”;遇到有趣的视频,还会主动分享给林莉:“你看这个科普视频,讲宇宙的,特别有意思。”手机不再是“禁品”,反而成了母女间的交流话题。

素材来自网络

其实青春期孩子玩手机,背后藏着他们对“自主”的渴望。家长越严控,越容易让孩子觉得“我连支配手机的权利都没有”,反而会用偷偷玩的方式对抗;而信任的放手,是让孩子感受到“我被尊重”,进而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素材来自网络

当然,放手不是“不管不顾”。就像林莉会在女儿迷茫时帮着一起想办法,在孩子没把控好时温和提醒。这种带着温度的引导,比冰冷的规则更能让孩子学会自律。

素材来自网络

别再把手机当成“敌人”,也别再用严控把孩子推到对立面。给青春期的孩子多一点信任,你会发现,他们比你想象中更懂得如何平衡手机和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9

标签:育儿   青春期   有用   孩子   手机   女儿   素材   网络   作业   晚上   禁品   主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