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终于是明白了,教员的智慧源泉终于找到出处了。诚然,一个人的智慧与先天条件不无关系,但真正的决定因素还得是读书,后天如果不学习,王安石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你就是生就方仲永那样的天才也是白扯。
难怪教员读此书17遍还爱不释手,这压根就不是书啊,这就是一部千年历史错题集啊!你在现实中遇到的任何人任何事在历史中都有原型,你大可以将其对号入座,并引以为错的地方不要再去犯同样的错误。我认为,只要把历史读明白了,智慧将不请自来。
读到了汉宣帝去世以后由汉元帝刘奭继位,我曰:汉室的衰败,由元帝始!
我大汉,自刘邦建国,经文、景二帝之治,国力大增,为后来武帝征伐匈奴储备了丰厚的家底儿。说实话,武帝也确实雄才伟略,使我国疆域得到了空前的扩大。然武帝穷兵黩武,特别是一味的寻求长生不老,被诈骗之徒窥透了心机,屡屡成了冤大头,让人空蠹国家财富。其实真正的圣贤君主应该是深不可测的,被人一眼看到底儿,那也就真的是没什么威严可谈了。
还有巫蛊之祸,实则是自毁根基,逼死了太子刘据,终于如愿以偿的立幼子刘弗陵当了太子,即后来的汉昭帝,衰败其实从这里就初现端倪了。
有一个有趣的发现,汉初怕武将造反,就诛杀韩信等武将;吕后时外戚造反,周勃陈平力挽狂澜又诛杀外戚;文、景之时怕藩王造反,诛杀藩王;宣帝时怕权臣造反,又诛杀霍氏一族。然而也正是从宣帝开始,外戚又开始翘尾。其实自吕后之后,几代皇帝很注意防范外戚了,都怕再出一个“吕雉”啊!结果就因为汉宣帝出生时赶上了巫蛊之祸,受牵连一度成为了平民,小时候可没少受苦,因此感恩姥娘家人儿,很多外戚因此平步青云。
到了汉元帝、汉成帝他们爷俩似乎也都对外戚恩宠有加,直至今天读到了赵飞燕,一看到这个名字,我知道西汉离死不远了,赵家就因为出了这么个歌妓,结果鸡犬升天。紧接着又读到“王莽”这个名字,我知道西汉不是不远了,而是离灭亡只有一步之遥了。可悲!可叹!西汉帝国终被外戚所取而代之。
到了刘秀重新建立东汉,我认为东汉和西汉基本上就是两个朝代了,唯一有联系的就是刘氏血脉,其他再没什么了。刘秀是拜“推恩令”所赐,到他这里已经和普通老百姓没任何区别了。人家刘秀是从社会最底层起步,于王莽手里夺得天下,之所以还称为“汉”,就是因为他姓刘罢了。当然,他确实也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网罗到了很多人才,比如邓禹、吴汉、贾复、耿弇等等。但是东汉好像很忌惮外戚,吃一堑长一智嘛,但是却对太监又给予了很大的权利,于是东汉末年又开始诛杀太监……
你看,很有意思啊!从汉初打压武将,后来打压外戚、打压藩王,再到打压权臣,又到打压外戚,完了又要打压太监。发现了吗?按下这个葫芦又起了那个瓢,你方唱罢我登场,草台班子真是好不热闹,如此往复,周而复始,这就是毛主席说的历史周期律吧。
自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被喊出来,其实人民也真正登上了历史舞台,真正颠覆历朝江山的主力军,恰恰就是人民。中国人似乎天生就有一种革命精神,也正是因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一直被写进史书而没有被统治者藏着掖着,说明被儒家思想熏陶甚深的历代君王也认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而真正把人民推上宝座的还得是伟大的教员,囿于时代的局限性,清(包括清)以前的所有帝王他们是认识不到这一点的(指的是让人民当家做主),这也是封建制度所决定的。
话说回来,汉宣帝真是一位雄主,匈奴单于来我大汉朝拜称臣,这一点连汉武帝都没有做到。现在看来,汉宣帝的大治之世更像是西汉时的回光返照,刘询一死,后面即一代不如一代了。
看看今天的主人公刘奭吧,我读到他逼死自己的老师萧望之这一段,深为之扼腕叹息啊,甚至严重怀疑汉元帝的智商是否在线。
事情是这样的,汉宣帝刘询临终前把太子托付给萧望之、史高、周勘三人,就如同汉武帝为刘弗陵安排的三位辅政大臣霍光、金日磾、上官桀一样,汉元帝继位之后,一直重用萧望之。后来弘恭、石显二人嫉妒萧的才能,又怀恨他不肯同流合污,就罗织罪名诬陷他,想要除掉他。元帝深知自己的老师为人刚正不阿,宁折不弯,不敢把他下狱,怕他不堪受辱而自杀,弘恭石显就欺骗元帝,说丞相犯的罪又不大,人哪有不爱惜自己生命的?他不会自杀的,你就放心好了。
可结果萧真的饮鸩自杀了,元帝后悔不已,每年都派使者去老师的坟墓上祭奠,一直到元帝死去,从这一点来看,他真是亏心的。
其实按照正常的逻辑,弘恭,石显二人已经明显犯了欺君之罪了,可这俩人只是脱掉官帽叩头请罪,说自己也没想到丞相真的自杀了,请求皇帝降罪。可元帝并没有诛杀这俩小子,甚至连个惩罚都没有,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啦!这不是智商有问题是什么?元帝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奸人都会以弘、石二人为榜样,不再惧怕皇帝的威严,这是开了很坏的一个头儿啊!所以我说,西汉灭亡之兆,由元帝开始!
写的有点多了,今天就到这吧。其实我认为啊,孩子们应该多学学我们的历史,不只是孩子们,成年人也要学。读史虽不能让你大富大贵,但是却可以给你的人生增加一点厚重感,历史之中的那些有名的好的人物,你大可以去学习他,你虽不能成为他,但是你却可以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因为他是在我们热爱的这片土地上真实存在过的,而不是随意杜撰出来的虚幻的人物。而那些个有名的坏的人物坏的事情,你也要去了解它,使自己时常的反思一下,引以为戒,需规避之。
好了,今天的一点感想记录下来。
公元2025年9月26日。
更新时间:2025-09-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