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跌落神坛,从一天卖6万个到无人问津,它为何不火了?

前言

“这狗不理包子,它究竟好在哪儿?它是皮薄儿,馅儿大,十八个褶子就像一朵花”。

凭借着春晚小品中的这句话,天津狗不理包子走进了千家万户。

在家喻户晓的同时,也让它走到了中国饮食文化中首席担当的位置。

极盛时期一天可以卖出6万个包子,一家狗不理门店的单月营业额可达30万元。

而如今再提起狗不理真的是连“狗”都不理了,天津当地人不去吃,外地游客对它也是毫无兴趣。

从人尽皆知的中华老字号到如今的无人问津,狗不理包子到底经历了些什么?它为什么突然没人理了?

中华老字号

迄今为止,狗不理包子已经有167年的历史了。

当年,就连十分挑剔的慈禧太后尝过狗不理包子后,都说无论是天上的飞鸟还是地上的走兽,都比不上狗不理包子。

有了慈禧太后的加持,狗不理包子直接和其他商贩手中的包子拉开了距离。

狗不理包子的18个褶儿是最为特别的,看上去就像一朵菊花一样在餐盘中绽放,在松软的包子皮里包裹着的是一口爆汁的肉馅。

用岳云鹏在相声里说“吃糖饼烫后脑勺”,来形容那时的狗不理包子,再贴切不过。

经历了岁月变迁,狗不理不忘初心,坚持为食客奉上传统工艺的老味道,它成了为数不多跨世纪的老字号。

到了2011年,狗不理的身份出现了大变化,百年老字号结合传统工艺,让狗不理成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至此,狗不理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包子的名字了,它是中国美食文化的一种象征,更是一种文化遗产的代表。

顶着饮食文化的标签,狗不理开始快速扩张,不停地加盟开分店,全国四十余个城市都有狗不理的身影。

狗不理不仅打开了中国的市场,还试图在海外占据一席之地。

上市之后的狗不理在国外开设多家分店,让海外华人也能品尝到家乡的味道。

如果狗不理的创始人见到这番场景,应该会老怀安慰。

那时狗不理包子销售额惊人,一天可以卖出6万多个,单家门店单月收入30万元,全国年利润高达上亿元。

当年没有一家餐饮店拥有这样傲人的战绩,狗不理妥妥坐上了中国餐饮龙头老大的位置。

然而,在经历了几年的光景后,狗不理全国多家分店闭店,就连天津总店在饭点的时候食客也是寥寥无几。

如今再去天津旅行,想要品尝天津狗不理包子,当地人一定会连连摆手,让你不要去。

不仅如此,在网络平台上关于狗不理包子的评价也是出奇地差,狗不理已经走到了当地人和外地人都嫌弃的地步,彻彻底底成为了“狗”都不理。

那么,狗不理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根据五彩秦安的报道,这个事情刊登于2023年12月28日发布的《从一天卖6万个到无人问津,“狗不理”包子为何不火了呢?》

狗不理的差评

自从狗不理走红之后,它便有了“包子界LV”的称号,这足以说明它昂贵的价格。

作为中华老字号和网红店,狗不理包子的售价偏高于市场价格可以理解,但它的售价已经到了离谱的地步。

8个小包子售价100元,一斤猪肉才十几元,狗不理的定价着实是把消费者当韭菜割。

面对网上对“传统包子”定价的质疑,狗不理给出的解释是官方中带有一丝蔑视的。

定价贵的原因是采用了国外进口的小麦,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麦香,同时采用专供基地生猪后腿肉,肉质新鲜有嚼劲。

试问,作为中华老字号的狗不理为何要采用外国进口的面粉才能保持味道的原汁原味,这到底是不忘初心还是早已忘本?

无论狗不理门店负责人如何解释,食客的体验是最真实的。

探店博主慕名而来,品尝完走过百年风云的老字号狗不理包子后极其失望。

采用专供的猪后腿肉变成了黏腻的肥肉而且馅料少得可怜,专门从国外进口的面粉十分粘牙。

吃起来的口感,跟便利店里5元一个预制包子没有区别。

除了包子味道差之外,门店服务人员的态度也有问题,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可等待消费者的是服务人员冰冷的态度,他们对消费者的一切要求坐视不理,只希望消费者付钱、尽快吃完包子、立刻离开。

馅料小,肉质不新鲜,面皮厚且粘牙,至此属于狗不理包子的三个显著特征只剩下那18个褶了!

包子本身就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和创新,狗不理能吸引大量消费者前往光顾主要依仗“老字号”。

可是老字号倚老卖老,高高在上的态度,店大欺客的行为让狗不理的差评越来越多。

除了差评之外,狗不理不好吃还不让说,当探店博主品尝完狗不理包子给出了最真实的评价之后。

根据贝壳财经的报道,这个事情刊登于2021年4月16日发布的《实探|“败走京城”背后,老字号狗不理“缩圈”》

狗不理竟然直接报警,声称不实言论已经严重侵犯餐厅名誉。

消费者就是狗不理的衣食父母,出现问题,狗不理不从内部解决,而是忙着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如此不接受群众监督的傲慢态度,实在是不应该。

旅游经济盛行下,狗不理可以一直做“一锤子买卖”,因为永远有好奇的消费者慕名而来。

可是网络时代的到来,让一切差评无所遁形,狗不理可以拦截一次差评,却拦截不了千万次的差评。

顶着老字号的标签,不做好服务,一味走高端路线丝毫不做品控,狗不理亲手将自己的商业版图焚毁了。

像狗不理这样的中华老字号还有很多,比如北京全聚德烤鸭。

除此之外,还有新兴餐饮巨头海底捞,一边是老字号卖情怀,一边是新的餐饮品牌不断扩张,餐饮品牌的路究竟在何方?

根据广州日报的报道,这个事情刊登于2012年2月3日发布的《狗不理被称包子中的LV:8个小包子100元遭质疑》

诚信经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餐饮都承载着人们最质朴的生存需求。

可为何有的餐饮店在急速扩张门庭若市,而有的勉强维持,门可罗雀?

看懂了狗不理的兴旺与消亡便读懂了餐饮的发展之路,老字号店铺有着不忘初心的坚忍。

但是在极速扩张过程中很容易被资本裹挟,最终发展成为为了赚钱而赚钱,忘记了老祖宗最初的教导,对得起每一位上门的食客。

海底捞价格不菲,但它很受年轻人的欢迎,它向消费者提供的是100%的服务。

在出现问题之后紧急公关也尽显服务至上,只要当天在店内就餐的都可以得到赔偿。

其实,消费者要的不是赔偿,而是自身的权益被尊重,海底捞做到了。

如今,能让消费者买单的要么是服务至上,要么是味道至上。

至于靠情怀,靠品牌效应只能把消费者“骗”进店内一次。

时代不同,餐饮经营者需要变换思路,老字号不是常青树,百年老店的傲慢与偏见只能将消费者越推越远。

真正能在餐饮界站住脚,甚至成为巨头的唯一捷径便是诚信经营。

根据红星新闻的报道,这个事情刊登于2020年9月12日发布的《“狗不理”被博主抱怨难吃的背后:门店销售额占比正逐年下滑》

结语

天津人不吃狗不理,北京人不吃全聚德,上海人不吃老半斋。

现如今,这些老字号都在经历市场的洗礼。

而在未来,是否能够保住百年老店的标签,与他们能否放下身段是关键。

真诚低接待每一位消费者,认真倾听消费者打出的每一个评价,用初心经营好店内特色菜品的同时。

还可以结合当下年轻人的口味推出新的菜式,用满分的服务和味道盛情款待每一位带着情怀走进老字号的消费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美食   神坛   无人问津   老字号   包子   消费者   餐饮   初心   天津   中华   味道   食客   慕名而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