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抗联将领赵尚志牺牲头颅失踪,时隔90多年英雄真容重现世间

1942年,抗联将领赵尚志被叛徒出卖落入敌手,壮烈牺牲的同时,其头颅不知所踪,从此,英雄的容貌始终模糊。

巴彦游击队

1908年,赵尚志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县(现是“市”)。父亲是清朝末年的秀才,在祖屋里开了家私塾为生,母亲种些田地,兼顾一家人的吃食。

由于有些文化,父亲对子女的取名都是有讲究的,赵尚志的名字便出自《庄子.刻意》里的“贤人尚志”。总归来说,父亲是希望儿女们长大后都有所作为。

不曾想,赵尚志长到11岁,家中发生了变故,他只得放弃学业外出谋生。小小年纪的他先到了一户白俄家庭当杂役,又去了银匠铺当学徒,后来又自己摆摊卖烧饼......

这一路走来,赵尚志折腾了四年,终于在15岁时当上了银行的信差,他的生活才逐渐有了温饱。

在当信差的过程中,赵尚志接触到了一些进步人士,让他认清了社会现实,转变了思想,于1925年加入了我党。

这一年,赵尚志17岁。

有了信仰,赵尚志便在这条路上用尽全力,不到一年时间,他就以优异的成绩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并立志护国救国。

1932年2月,日军全面占领东北。

看到国土被外敌入侵,肆意践踏,老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正在东北从事我党工作的赵尚志决定快速成立一支反满抗日队伍,解救百姓于水火。

拿定主意,赵尚志立即向上级申请,最终组织同意他从哈尔滨转战巴彦县游击队工作。这件事从始至终都是秘密进行的,且隐藏了他的真名,用了李育才的化名。

巴彦游击队是由张甲洲领导的,到了那里,赵尚志用自身所学帮助张甲洲整顿了游击队伍,并挑选了部分优秀人才专门培养,成就了一批抗日骨干。

从此以后,东北的抗日战场上传颂着“南杨北赵”,那便是杨靖宇和赵尚志,他们共同领导着一支英雄队伍,被称为“东北抗日联军”。

1932年,赵尚志24岁。

经过严密的策划,他毅然带领抗联队伍攻打东兴县。那是被日军占据的县城,赵尚志发誓一定要收回来。

最终战斗胜利了,高兴之余,赵尚志便和战友去到当地的照相馆照了一张照片,以作留念。为了防止暴露身份,从此以后他就再也没有照过相,这张照片也就成了他生前留下的唯一影像。

随着形势越来越严峻,战斗越来越密集,后来连这张唯一的照片也不知去向了。

1933年,赵尚志又成立了珠河抗日游击队,使东北的抗日烽火越烧越旺,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两年后,赵尚志的队伍一度发展到了6000多人,活跃在松花江两岸,范围涉及20多个县境。

东北抗联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对日作战的一支队伍,不论是装备,还是作战环境都十分艰苦。

东北的冬天长达五个多月,赵尚志就带着队伍转战于那里的深山老林中,先不说打仗得有多么困难,就光是生存下来都是一种挑战。

进入冬天的东北,气温会陡然降到零下20度以下,在不注意保暖的情况下,冻死、饿死是时有发生的,然而赵尚志却努力克服了这些问题,带着战士们与敌人进行着难以想象的艰苦战斗。

松嫩平原的冬天,放眼全是白色,冷得连山林里的动物们都不愿探出头来,赵尚志却带着他的战士每天卧雪爬冰,粗食果腹,捣毁了日军一个又一个据点。

赵尚志的名字渐渐在东北传开了,日本关东军闻之丧胆,急令日伪军出万元悬赏通缉。日伪军不但立马付诸于行动,还多次派遣特务混入我抗日队伍,企图杀掉他,但皆因赵尚志敏锐的警觉而告败。

1942年2月,因叛徒出卖,日军决定发起一场战斗诱捕赵尚志。

战斗中,敌人数量多于数十倍,赵尚志冷静地指挥着战斗,打得正激烈,却被藏在暗处的日本特务击中腹部,重伤倒地。日伪军预先埋伏的人快速将他抬离现场,押回了伪军警署。

无论敌人如何折磨,赵尚志始终一字不吐,最终壮烈牺牲,时年34岁。

赵尚志被敌人杀害后,他的身体被扔进了松花江寒冷的冰窟窿里,而头颅却不知去向。

此后,英雄的面容模糊,千千万万的国家凝聚成共同的心愿,为烈士画像,一定要找到赵尚志。接下来的半个多世纪,英雄的遗首更是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1945年日军投降后,寻找赵尚志、杨靖宇遗首的工作正式启动。但是,在对日军留下的地下室、仓库、机密档案室等可能藏匿两人遗首的地方都找遍了,依然没有发现丝毫蛛丝马迹。

后来内战打响,寻找工作被迫中断。

时间一晃来到了1948年3月,我党地下工作者在一次行动中,发现了长春某医学院的暗室藏着三个大大的玻璃瓶子,里面赫然浸泡着两颗头颅和一颗心脏。

里应外合下,玻璃瓶子被顺利转出,几经鉴定,那分别是抗联将领杨靖宇、陈翰章的遗首和抗联战士常基隆的心脏,而赵尚志烈士的遗首仍然不知下落。

时光匆匆而过,身处和平的人们从未停止对英雄遗首的寻找,以及对英雄容貌的追寻。

2004年5月,位于长春市区的般若寺重新修缮,在挖掘现场,人们发现了一枚头骨。鉴于地点与当年抗联吻合,于是认为很有可能与英雄赵尚志有关。接下来,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便开始了多方求证的繁琐之路。

幸运的是,经过多方细致的鉴定与各种严密的比对,最终确定头骨就是赵尚志将军本人。

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科技已崭露头角,英雄的容貌得以再现,且相似度极高。至此,那个只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英雄模样便真真切切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赵尚志将军容貌复原图

2008年,迎来了赵尚志将军100周年诞辰,位于辽宁省朝阳县尚志村的“赵尚志烈士陵园”也落成竣工。当地相关部门在竣工的当天就举行了隆重的赵尚志将军遗首安葬仪式,那张科技复原的照片也贴在了墓碑上。

将军历世名尚志,少年胸怀天下事。

民族有难共生存,铸就铮铮中华魂。

英雄魂归故里,将军事迹永传!之后的每一年,人们都会来到烈士陵园,祭奠这位英雄。

没想到2025年8月,一则消息堪称惊喜,当年赵尚志将军24岁时照的那张留念照找到了,时隔90多年,终于能够看清英雄的真容,他的形象不再模糊。

那是赵尚志将军在抗日游击队打了胜仗,收回被日军占据的东兴县后,拍下的一张戎装照。

赵尚志将军真容(24岁戎装照)

照片中,将军头戴那个时代东北常见的皮帽子,穿着毛领棉大衣,配着一双马靴,模样甚是英姿飒爽。

当时的将军正值青年,但眼神却不同于一般的青年,他看上去深邃而坚定,不但透露着从容,还给人一种无畏的气质。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将军事迹,令人钦佩不已,我辈当刻在心底,以青春为纸,把奋斗当墨,在先烈铺就的道路上,交上我们这个时代最为满意的答卷。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内容素材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0

标签:历史   真容   将领   头颅   牺牲   世间   多年   英雄   将军   日军   尚志   伪军   游击队   队伍   巴彦   我党   容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