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女儿一生守护弟弟:风雨41年,换回亲人团圆

1981年的洛杉矶机场,人群里有几个等得眼睛通红的身影。吴学成一下飞机,就看见弟弟吴健成、母亲王碧奎,还有分别几十年的大哥和大姐——那一刻,她眼泪“哗”地就下来了。大哥头发已经雪白,成了河南省冶金厅的总经济师;大姐是中医研究员,还享受国务院津贴。大家围坐一起吃第一顿团聚饭时,弟弟夹菜递到她碗里:“姐,这些年辛苦你了。”她摇头:“你们都好,我不辛苦。”

若把时间往前倒回去三十多年,那会儿她才16岁。1950年6月的台北天阴沉得吓人,她刚给弟弟补完鞋,院门突然被黑制服特务踹开,“吴石通共罪证确凿,就地枪决!你们这些匪属滚出去!”东西被翻得乱七八糟,父亲的钢笔掉在地上,笔帽裂了,她捡起塞进弟弟口袋,领着七岁的他走出那个家,从此流落街头。没人敢收留,姐弟饿得眼冒金星,她想起父亲提过的族侄吴荫先,硬着头皮找上门。吴荫先拉他们进屋:“别怕,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们的。”可日子并不好过,家里还要养几个孩子,她当晚就说:“叔,我不上学了,我去挣钱。”

几块钱买了锥子和麻线,找块板摆摊补鞋,第一次手发抖穿不上线,隔壁老匠耐心教:“斜着扎才紧。”她学会了,可麻烦也来了——有人知道她是“通共犯”女儿,故意踢翻摊子,锥子扎破膝盖,她忍着血站起把东西拾好,换条街继续干。一双鞋挣不了几块钱,她每日煮米糊自己喝稀的,把稠的留给弟弟;咬牙买大两号的胶鞋,塞报纸让弟弟能多穿两年。

过年想给弟弟加点油水,用攒的钱买了猪板油炼成油渣,刚端上桌特务进门“搜查”,碗被打碎。弟弟伸手去抓,她猛拍开他的手,把瓷片连同油渣全揣进兜,怕弟弟被栽赃。深夜躲进公厕,把缝里的油渣抠出来,就着水吞下,回家还笑着说:“不好吃,明天吃白米饭。”那时弟弟因“匪属”身份被学校注销学籍,每天抱书包站在校门口被拦在外。后来靠陈诚暗中帮忙才换了学校,但不能参加考试,她知道弟弟的日子一样难,天天鼓励他。

19岁时,她答应嫁给一个退伍老兵,比她大15岁,一条腿短了,脾气不算好。她只问一句:“能让我弟弟读完中学吗?”老兵答:“有我一口饭吃,就不让他辍学。”结婚那天没酒席,她第一件事就是拿出弟弟的课本,让他背书。老兵在一旁看着,说:“以后,这孩子我也管。”弟弟果真读完书,去了美国留学并定居,母亲也跟着过去。

到了大陆看见高楼林立,她和弟弟才慢慢懂得父亲的选择——吴石当年留在台湾做地下工作,是为了早日统一、少让解放军牺牲。1991年,她与丈夫决定将父亲的骨灰从台北接回大陆。那盒骨灰在善导寺放了41年,她每次去只能献白菊,不敢点香。取骨灰那天,她细心抱着一路不合眼,交给大哥时轻声说:“爸回家了。”随后母亲的骨灰也从美国回到大陆,1994年,兄妹合葬父母于北京香山福田公墓。墓碑是汉白玉,刻着“吴石将军与王碧奎夫人之墓”。

记者问她这辈子的苦值不值,她扯了扯嘴角:“我爸拿命换江山,我用日子换弟弟。江山还在,弟弟没歪,就值。”2023年,父亲的中正剑被海外藏家捐回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剑柄上的“智勇忠诚”擦得发亮。晚年,她常给下一代讲父亲的故事,孙子也在为两岸的事努力。这一生,她或许没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撑住了整整一个家的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历史   石女   团圆   弟弟   亲人   风雨   油渣   父亲   骨灰   锥子   江山   台北   大哥   特务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