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常熟博物馆上新“何以江南——南北交融共生的文明特展”,这是该馆焕新开放后的首个全国性大型特展。本次展览得到了首都博物馆、定州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太原市博物馆、徐州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苏州博物馆等19家博物馆的大力支持。展品既有秦一号兵马俑、青州佛造像等国之瑰宝,也有唐寅、王阳明的书画真迹,件件承载历史记忆。
这是常熟博物馆焕新开放后的首个全国性大型特展,甄选了来自15座城市、20家博物馆共计164件/套文物。其中借展80件套,143件;常熟博物馆84件套,125件;合计一级文物24件套。
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博物馆收藏的西周青铜面具。这件青铜面具整体呈兽面形,最醒目的是头顶一对粗壮的菌状双角,面部双目圆睁,中央留有透孔。前额装饰菱形凸起,鼻部如人鼻,嘴角两侧各有一对弯曲的獠牙,显得威严肃穆。
随着展览深入其中,记者还看到了从陕西来到苏州“出差”的秦兵马俑。说起秦兵马俑,许多人首先会想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中气势恢宏的“地下军阵”。那是历代帝王陵墓中唯一按照1∶1的比例制作而成的陶俑,身材非常高大,最高的达1.96米,最矮的也有1.72米,平均身高1.8米,远远超出了那个时代的平均身高。
而此次展出的是首批出土的5尊兵马俑中的1号俑——秦短褐武士俑,也被称为“001号先锋战士”,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博物馆的重要馆藏。走近细看,这件武士俑发髻偏于头顶一侧,面部表情坚毅,身穿典型的汉服交领右衽衣,腰系革带,下着短裤。其左手自然下垂,右手原持兵器,展现了秦军将士的英武姿态。
作为焕新开放后的首个全国性大型特展,常熟可谓诚意满满。因为你还能近距离观赏到,被誉为“改写东方艺术史的杰作”的“青州风格”佛教造像之一——北魏晚期贴金彩绘石雕菩萨立像;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定窑净瓶中的佳品——定窑白釉刻莲纹龙首净瓶;国家一级文物清王翚仿古山水册、翁同龢楷书四条屏……这些精品文物,从“交往、交流、交融”三个层面,将南北文明共生的故事娓娓道来。
何以江南?当北方的雄浑与南方的灵秀相遇,当中原的厚重与江南的婉约相融,便孕育出了独具魅力的江南文化。从泰伯仲雍奔吴开启吴越与华夏文化的碰撞,到言偃北学南归播撒礼乐火种;从永嘉南渡后中原文脉与江南灵秀的交融,到隋唐大运河贯通造就的财赋重地;从宋室南迁推动的文化中心南移,到明清时期江南人文经济的巅峰气象。这条南北互鉴的文化脉络,深深融入江南水土,在一次次淬炼中,铸就了江南文化包容博大而又独具风韵的品格。
“交融”是江南生生不息的血脉,“共生”是这片土地繁荣至今的密码。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常熟既守护着千年文脉,也承载着时代使命,期望通过此次特展,进一步唤醒城市的集体文化记忆,增强文化认同与自信,将历史积淀的“交融共生”智慧,转化为推动城市创新发展、促进区域协调联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磅礴动力,助力加快建设更高品质的“江南福地”。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晓安 文/摄
更新时间:2025-08-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