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全球正在掀起一股人工智能的热潮,但热闹背后,其实藏着算力不够用的难题。
IDC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在人工智能上的投资达到3158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到8159亿美元。

企业们为争夺稀缺算力资源,不得不排起长队。
不仅如此,整个行业还面临不少其他挑战:比如数据标注成本高、国产算力性能有限、实际应用开发难,还有大模型的安全问题等等。
这些都像一道道坎,影响着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中的真正落地。

针对这一现状,中国电信云计算研究院提出了一个创新架构——“智能泛在云”。
智能泛在云以中国电信遍布全国的‘2+4+31+X’泛在基础设施为底座,一体化调度为核心,智能自驱为动力,推动数据中心从集中走向泛在,从堆叠走向智能。
这个架构打破了以往“云”和“网”各自为政的局面,能够为AI、低空经济、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提供高效、智能、安全且随处可用的云计算服务。
目前,智能泛在云已经建立起一个包含五层技术的体系,覆盖从底层基础设施到上层应用的全栈能力。

在智能泛在云架构中,一体化调度被视为核心与“灵魂”。随着AI大模型、边缘智能和行业数字化的快速演进,算力需求呈现出突发性强、分布广泛、时敏等新特征。
在智能泛在云中,电信构建了一套资源建模体系,引入弹性调度和智能路由算法,实现了计算、网络、存储等资源的统一调度。

此外,中国电信还将在前期天翼云布局的优势基础上,构建“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五位一体的智能云能力体系,全面拥抱人工智能。
在IaaS层,中国电信将适度超前开展智算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上海、北京两大万卡智算集群,在大湾区上线全球首个商用智算昇腾超节点。
在PaaS层,中国电信持续推动智算平台升级。其发布的Triless平台架构,通过升级算力调度技术,接入多方、跨域、异构算力,实现资源无关。
在MaaS层,中国电信自主打造了国内首个全尺寸、全模态、全国产化基础大模型体系——星辰大模型。
在SaaS层,中国电信聚焦生产、生活和治理数智化需求,推动行业大模型和行业智能体全面升级。已为工业、应急、教育等领域建设超50个行业大模型,服务超1万家客户。

中国电信的云计算实践,是以“国云”定位,将网络优势与算力创新深度融合,既确保了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又通过开放合作激发了产业创新活力。
在全球数字竞争格局下,中国电信的探索证明:真正的云计算竞争力,来自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而不只是某一项技术的领先。
虽然这条路走起来也许很难,但是却可能成为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