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英国历史上有个很有意思的争议:喝红茶要先倒茶还是先倒奶。
且不说喝红茶加奶这一举动,就已经够令人费解了。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个争议竟然持续了150年之久。
19世纪时,普通人家习惯用粗陶杯喝红茶。
怕滚烫的红茶炸裂杯子,所以就先加牛奶降温。
而贵族通常用的是更坚韧的骨瓷杯,所以习惯先倒茶再按需加奶。
但演变久了,两方都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统红茶喝法,争议也由此产生。
20世纪文学巨匠乔治.奥威尔在《一杯好茶》中为“先茶派”发声。
认为这样能够精准控制加奶量,避免掩盖茶香。
但2003年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却用实验为“先奶派”正名。
指出先加牛奶可降低茶汤温度,减少苦涩物质析出。
其实历史上这样的争议不少,都是双方各执一词,难分胜败。
回到茶桌上,紫砂壶泡茶和盖碗泡茶究竟谁优谁劣这个话题也持续不停。
有人认为紫砂壶养久了有灵性,泡老茶风味更好。
有人认为盖碗能完整保留茶叶风味,好坏一泡就知。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见仁见智,我们用具体案例来说话。
《2》
很多刚接触茶的人总觉得,泡茶得用贵价器具才够档次。
可真正懂茶的人都清楚,一只平价的白瓷盖碗才是“万能选手”。
就像深耕茶行业三十年的一位老茶人说的那句话。
“盖碗是茶的‘镜子’,茶本身是什么滋味、什么香气,它就能原封不动地照出来,不添一分,不减一分。”
白瓷盖碗的优势,全在那层高温烧制的釉料上。
釉面光滑细腻,没有紫砂壶那样的细小毛孔,
既不会像海绵一样吸走茶香,也不会吸附茶汤里的滋味物质。
泡春天的白牡丹,盖碗能把那股子“早春的鲜灵”完全留住,
揭盖就是清新的花香,茶汤入口清甜甘润。
泡武夷岩茶时,盖碗又能精准呈现“岩骨花香”的层次。
快出汤时,香气清扬,带着花果香。
稍作停留再出汤,滋味更醇厚,岩韵也更明显。
就连娇贵的白毫银针,盖碗也能温柔对待。
让毫香、蜜韵慢慢释放,每一泡都有不同的风味变化。
除了还原茶香,盖碗还是“辨茶好坏”的利器。
很多茶友买茶时容易踩坑。
比如遇到带霉味的老白茶、有仓味的岩茶,用盖碗一泡便知分晓。
去年我帮朋友挑选老寿眉,商家号称“十五年陈”。
用盖碗泡第一泡,揭盖就闻到淡淡的霉味。
茶汤入口还有涩感,立马就知道是存放不当的劣质茶。
《3》
而提到紫砂壶,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珍贵”二字。
好的紫砂壶,泥料要从特定矿口开采,还要经过手工拍打、塑形、烧制。
每一步都考验匠人手艺,一把名家壶甚至能卖到几十万。
可若论起泡茶的实用性,紫砂壶却远不如盖碗。
甚至只能适配那些有缺陷的“劣质茶”,对好茶来说反而成了“拖累”。
紫砂壶的核心特点是“双气孔结构”,泥料里布满细小的毛孔。
也正是因为这些毛孔,成了它泡好茶的阻碍。
加热后,毛孔会扩张,疯狂吸附茶汤里的香气和滋味物质。
之前用朋友的朱泥紫砂壶泡高香的铁观音,第一泡还能闻到明显的兰花香。
第二泡香气就淡了一半,第三泡几乎只剩水味。
好好的一泡好茶,被泡得“失了魂”。
泡那些本身有缺陷的劣质茶,紫砂壶的“吸附力”还会成为“遮羞布”。
比如存放不当、带霉味的老寿眉。
用紫砂壶泡过后,霉味会被毛孔吸附一部分,茶汤喝起来“干净”些。
让喝的人尝不到茶的本真,甚至误以为是“好滋味”。
而且很多紫砂壶的壶嘴设计得比较细小,出汤速度相对较慢。
茶汤在壶里闷久了,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会大量析出,变得又苦又涩。
对真正爱喝茶的人来说,紫砂壶更像一件“工艺品”。
适合摆在博古架上观赏,或是作为收藏品把玩,泡茶的话就算了。
《4》
新手用盖碗,遇到的最大问题不外乎“烫手”。
其实只要选对盖碗,练会手法,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选盖碗有三个小技巧,新手照着选总没错。
第一看碗沿,优先选碗沿宽一点的。
宽碗沿能分散热量,手指捏在边缘时不觉得烫,抓握也更稳。
第二看碗口,选大敞口的盖碗,出汤流畅,避免茶汤流到手上。
另一方面敞口能够让茶叶充分舒展,不管是什么形态的茶,都能泡得均匀。
第三看容量,110毫升左右的盖碗最适合新手,泡5g干茶刚刚好。
单人喝不浪费,和家人分饮也合适。
手法上,推荐新手用“三指抓握法”。
这是老茶人流传下来的实用技巧,简单又安全。
先用大拇指和中指轻轻捏住两侧碗沿,注意别碰到碗身。
然后把食指轻轻搭在盖纽上,不要太用力。
只要能固定住盖子,防止出汤时盖子滑落就行。
出汤时动作快一点,一气呵成,让茶汤顺着盖碗和盖子缝隙快速流出。
既能减少手和盖碗的接触时间,防止被烫。
又能及时实现茶水分离,避免茶汤闷泡变涩。
掌握了这些技巧之后,再勤加练习,很快就能熟练用盖碗泡茶。
《5》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器择其宜,茶则其善。”
意思是说,选择茶器要选择合适的,挑选茶叶要选优质的。
也就是说茶器没有贵贱之分,关键看能不能适配你手里的那杯茶。
盖碗虽平价,但却有着万能适配的能力。
不管是清香型的绿茶,鲜爽型的白茶,浓香型的岩茶......
盖碗都能够捕捉到茶本味,将其最大程度激发出来。
紫砂壶虽珍贵,但却只能适配那些有缺陷的劣质茶,用吸附性来掩盖茶的不足。
对好茶来说反而成为负担,会把原本的鲜香都跑得寡淡无味。
喝茶的本质是带来愉悦的享受,和茶器的贵贱无关。
毕竟,好的茶器从来不是用炫耀的。
而是帮助我们,能够更好地感受茶的真香真味。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5000多篇原创文章。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