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晨七点,老吴家里又像往常一样热闹起来。65岁的吴大爷端着漱口杯,像几十年来那样习惯性冲进卫生间,抓起牙刷,心无旁骛地“干刷”起来。
一旁刚起床的孙女乐乐却突然发问:“爷爷,网上都说晨起刷牙没啥用,是真的么?你为啥还这么仔细?”一句话让全家都愣住了。是几十年的老习惯过时了,还是新观点另有误区?

其实,关于“晨起刷牙到底该不该刷、怎么刷”,不少老人都摇摆不定。有人干脆“用嘴含点水漱漱就完”,有人照旧刷牙,有人甚至迷信牙膏广告,三分钟“死磕”牙缝——但65岁以上的人群,口腔状况早已和年轻时大不一样,刷牙习惯真的需要调整吗?
专家警告:“做对了,能保护口腔和心脑血管;做错了,反倒埋下慢性病隐患。”尤其是这4点,很多老人一直忽视,第3点更是90%的人搞错了!

外界流传“早上刷牙可有可无”的说法,其实大错特错。65岁以上人群,刷牙不仅关乎口气清新,更是慢性病预防的关键。
北京协和医院发布口腔健康指南显示,65岁+中老年人出现牙龈萎缩、牙齿敏感、口腔自洁能力下降等问题的比例高达82.4%。
夜间口腔唾液分泌减少,细菌繁殖加快,早上不刷牙,这些致龋菌、致炎菌就会趁机大肆作乱,诱发牙龈炎、牙周病,甚至增加心梗、中风等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而哈佛大学的一项针对5102名老年人持续五年的随访研究发现:维持早晚刷牙的人群,卒中风险较未刷牙者下降了17%,并且牙龈炎发作次数明显下降。
可见,“晨起刷牙”这件小事,绝不是“清新口气”这么简单,更是守护全身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医生强调,对于65岁以上的人来说,晨起刷牙方式如果不讲科学,口腔和身体状况真的会每况愈下。但只要掌握正确方法,坚持2个月左右,多半会看到这4个明显改善:
1.牙龈出血、口腔异味大大减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统计:按“温水+低刺激牙膏+软毛牙刷”正确刷牙两个月后,老人牙龈出血概率下降37.5%,晨起口腔异味缓解效果显著。

2.龋齿、新牙结石发生率显著降低
清晨刷牙能迅速清洁口腔卫士,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老年人早上认真刷牙,6个月后新发牙结石、龋齿发生率分别下降28.4%与15.2%。
3.慢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下调
中华口腔医学会建议:慢性炎症多源于口腔“细菌炸弹”。坚持科学刷牙,在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中,炎症相关指标(如CRP)水平平均下调10.3%-12.7%。
4.吃饭咀嚼痛、牙齿松动现象减少
北京大学医学部232名老人观察研究显示:早晚标准刷牙两个月后,主诉“咀嚼痛、牙齿发酸”的人减少近43%,进食质量明显提升。
专家总结,65岁以上老人晨起刷牙要格外注意以下4个关键点,尤其是第3点,易被多数人忽略:
一、用温水湿润牙刷和口腔
冷水刺激会让牙齿敏感、引发牙龈疼痛。建议用30-40℃的温水,先漱口再刷牙,可避免牙本质暴露的不适。
二、选择软毛牙刷+低泡低刺激牙膏
老年人口腔组织脆弱,过硬的牙刷、强刺激牙膏反而容易“刷出问题”。合理选择软毛牙刷,牙膏避免大量摩擦颗粒,如含氟化物轻度护理型最佳。
三、清洗顺序:先漱口,后刷牙,最后舌苔别忽视
90%的老人一上来就猛刷牙,容易把夜间积累的细菌推进牙缝。正确顺序应为温水漱口→刷牙→轻刷舌苔,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减少细菌残留、预防口臭。

四、刷牙时间2-3分钟,“画圈法”轻柔按摩
速度太快清洁不彻底,太用力易损伤牙龈。建议每次刷牙控制在2-3分钟,采用画圈法“轻柔按摩”,覆盖全部牙面和牙缝。
做对以上4点,不仅能守住牙齿本身健康,更能减少全身炎症负担、降低多种慢病风险。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北京协和医院2023年《中老年口腔健康管理手册》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1年第56卷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老年口腔保健行为长期追踪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口腔健康报告》2022
哈佛大学医学院《牙周炎与心脑血管健康关系研究》2020
更新时间:2025-11-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