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德云社相声演员郭德纲接受了制作人王伟忠的专访。
在采访中,郭德纲一本正经告诉王伟忠,他大概能会三百多出戏。
请注意,这个“会三百多出戏”可不是郭德纲开玩笑,他还详细解释了一下:麒麟剧社演出时观众提出要求,让他们出个节目单,于是郭德纲就拉出了一个清单,看看他会多少个大戏,最后算了算大概能会三百多出。
也就是说,郭德纲所说的“会三百多出戏”是有详细清单的,一出是一出。
王伟忠乍一听的表现自然是非常惊讶,第一时间提出疑问“你呀?”,这大概也是除了郭德纲粉丝之外其他人的正常表现,一个相声演员会三百多出戏,说出去当然没多少人信。
对于郭德纲“会三百多出戏”的说法,戏曲领域自媒体博主孙佳良的评价是“一派胡言”。
那我们该怎么看郭德纲的“会三百多出戏”?#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一、算账
之所以大家不相信郭德纲的说法,一方面是出于正常逻辑,别说郭德纲是相声演员,就算他是专业京剧演员,会三百多出戏也不现实。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郭德纲之前还曾在某卫视节目里公开说过,他会六百多段相声。
按照郭德纲自述,他七岁学评书九岁学相声,就从他七岁开始算,算到2025年就有45年,大约有一万六千多天,平均下来,他18天左右就要学会一段相声或一出戏。
有人可能会说,18天学一段相声或一出戏并不难,但我们的计算是他在什么都不干的情况下才会有18天,正常计算的话,他日常需要上学、上班、演出、直播以及处理很多杂事,刨除这些事情,留给他学相声学戏的时间又有多少天?
别忘了,郭德纲除了相声和戏曲之外,他还演过电视剧、电影、话剧和综艺,这些同样需要学习和排练的过程,由此可见,网友们怀疑郭德纲会六百多段相声和三百多出戏是再正常不过了。
二、标准
估计很多郭德纲粉丝还会抬杠,在这里我们不妨先做一个“防杠措施”,那就是列出几个衡量标准。
横店标准
近些年有些明星动不动就号称“百亿票房”,实际上他们在很多电影里都不是主演,有些甚至是小配角或大龙套。
有些在横店影视基地拍戏的群众演员戏谑说,如果不管角色大小只要参演电影就算票房的话,那横店有很多资深群众演员积累的票房估计几百亿都挡不住。
以郭德纲唱戏为例,如果他会唱某出戏里的几句唱词,这算不算他会这一出戏呢?如果这样也算的话,那学会三百多出戏确实不太难。按照这个标准的话,全国至少有几亿人都会唱京剧《智取威虎山》和《苏三起解》了。
掰棒子标准
会不会有这种可能,郭德纲是“说过”六百多段相声和“唱过”三百多出戏,而不是“同时会”六百多段相声和三百多出戏。
这种标准来自著名段子“黑瞎子掰棒子”,掰完一穗玉米夹在胳肢窝下面,再掰一个再夹,最后离开的时候还是夹着两穗玉米。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的话,那又得乱套了。比如全国很多人在上学时都背过很多诗词歌赋,但随着大家慢慢长大,很多诗词都忘了,当然不能说你“会”很多诗词,只能说你“背过”很多诗词。
专业标准
会一出戏在普通人眼里似乎就是会唱就行,但在专业演员那里,“会”这个字可没那么简单,你要“会”这出戏,不仅需要熟练掌握自己所饰演角色的唱词和表演,同时还要对整出戏的剧情和其他角色的唱词都非常熟悉,这样才能叫“会”。
会一段相声的标准同样很高,不是说你把整段相声的台词都背下来就算,而是需要熟练掌握整段相声的表演精髓。
郭德纲作为专业演员自然理解“会”是什么意思,所以我们要用专业标准衡量他,很多专业人士质疑他会六百多段相声和三百多出戏,就是出于专业标准。
三、数字
郭德纲这个人似乎对数字没有什么概念。
2012年郭德纲曾在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意英雄谱》节目正式采访时说,他人数最多的一次相声专场是在大连,10万人一场。此后,他多次在其他场合也说过这句话,很多郭德纲粉丝对此深信不疑。
2025年8月,也是在接受王伟忠采访时,郭德纲又说,他人数最多的一次相声专场是在上海,两万八千人一场。对此,很多郭德纲粉丝依然深信不疑。
实际上,德云社人数最多的那次专场确实在上海,只不过上海梅奔中心最大容量是一万八千人,郭德纲多说的那一万人不知道吊在哪儿了。
由此可见,郭德纲这个人对于数字经常会有一种张嘴就来的状态,丝毫不顾及这个数字是否合适,也不顾及这个数字是否真实,也许他是为了表现“很多”这个状态,就反复用了很多容易引发争议的数字,能说出“会六百多段相声”和“会三百多出戏”那就可以理解了。
当然,作为相声爱好者还要感谢郭德纲,因为在他的“帮助”下,网上又多了一个小段子:
甲:你会唱多少出戏?
乙:不好说。
甲:为什么?
乙:我这个人,想起一出是一出。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