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LY
他是海鑫集团继任董事长,年纪轻轻坐拥百亿家产。
事业巅峰时期,更是迎娶大明星车晓。
最后却沦为“第一败家子”?
曾经的“钢铁娇子”到人人喊打的“老赖”。
上海法院向他发起2100万悬赏。
他是怎样一步步败光父亲留给他的财产呢?
2010年1月25日,山西最年轻的首富李兆会迎娶明星车晓的消息,轰动了整个娱乐圈。
虽然婚礼定在今天,但海鑫钢铁集团总部大楼昨天就一派喜庆。
李兆会和车晓认识的时间并不长,可李兆会却对婚礼看的极为重视。
花团锦簇的大红“喜”字镶嵌在厂门口的两边,格外刺眼。
更是在厂区100米开外,街边的绿化树木上都缠满了红丝绸缎。
除了邀请双方的亲戚外,海鑫集团的员工也参加了婚礼。
和其他明星的婚礼不同,应男方老人的要求,婚礼要多点中国元素。
为此,李兆会特地从北京聘请了师傅,给家里人都做了唐装,每套都要上万元。
李家的迎亲车队也是奢侈到不行,把整个山西的劳斯莱斯都租了个遍。
婚礼上,酒席摆了500桌都是最高的豪华标准。
李兆会不仅未收取宾客的礼金,更是大手一挥,给所有职工和到场的宾客一人500元。
据当地居民回忆婚礼现场,“比过年都要热闹”。
和其他嫁入豪门后从此隐退娱乐圈女星相比,车晓遇到了通情达理的一家人。
车晓经纪人告诉记者:“男方没有要求车晓婚后退圈,只是在影视数量上,会有所减少。 ”
正因如此,结婚当天就吸引了很多媒体的报道。
豪掷5000万筹办婚礼,这个李兆会究竟是啥来头?
1981年3月李兆会出生在山西闻喜。
父亲是“全国劳动模范”,万人敬仰的民营钢铁企业老总李海仓。
虽然家世显赫,但李海仓对儿子的培养却从未停下。
为了能够让儿子以后能顺利接管集团。
先是让他选择了企业管理专业,并将他送往澳洲留学深造。
不仅如此李沧海还是个重情义的汉子。
在发小冯引亮的造纸厂出现问题时,他总是第一时间解决。
但正因自己的善举,成就了“农夫与蛇”的典故。
1999年,冯引亮的舒凌造纸厂关停,赔了毕生大半的积蓄。
随后他又承包了造纸厂,但今时不同往日,开业不到一年,因环保不达标,厂子被封停。
2002年12月,冯引亮联系再次联系发李沧海,想要借钱。
但钢铁行业也进入了“寒冬”,李沧海并未答应,冯引亮大骂,说李沧海“为富不仁”。
无奈之下,李海仓跟冯引亮约好,2003年元旦之后再谈这件事情。
随后冯引亮天天给李海仓打电话,总是通了没人接,愤怒占领理智,只身前往李海仓的办公楼。
2003年1月22日,海鑫集团办公大楼里,骇人的声响震惊了所有员工。
有人急忙的跑向李海仓的办公室,推开门后只见李海仓已经没有呼吸了。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集团失去了主心骨,集团懂事一致决定让李兆会继承事业。
李兆会中断了在澳大利亚的学习,并在父亲去世的28天后正式接班。
在质疑声中李兆会成为了,海鑫钢铁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继任后,有记者问他:“父亲走后,你有什么打算?”
李兆会回答:“这个公司是我父亲的,我不能让它败在我的手中。”
但李兆会能像父亲一样井井有条的管理这偌大的集团吗?
国内形式日新月异,对钢铁的需求大大提高,钢铁行业也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接手后的李兆会先是将设备进行升级换代,优化了生产规格。
随后更是接到大量订单,李兆会在各董事面前风光了起来。
不仅如此,李兆会和父亲一样对员工照顾有加。
2002至2004年之间,李兆会为海鑫钢铁集团2100名职工,办理了养老、医疗、失业保险。
他认为只有员工受到更好的待遇,才能为集团创作出更好的利益。
在出国学习期间深受资本的影响,李兆会并不满足与现状。
认为主业钢铁收入较慢,随后他把目光转向了资本市场,开始进行股权收购。
2005年在李兆会管理期间,海鑫集团年销售额为80多亿,纯利超过4亿。
2006年,李兆会成为“中国富豪榜第56名”。
2007年李兆会趁牛市高点,抛售民生银行股份,加上几年的分红和操盘。
总共为海鑫集团获取了20亿元的收益。
资金不断的涌入,在股票市场赚的盆满钵满的李兆会,又将手伸向了旅游、房地产项目上。
2010年,李兆会凭借100亿的资产,位列“胡润百富榜”第85名。
随着金钱和名气的到来李兆会愈发膨胀。
最终的他能守住父亲千辛万苦打拼来的企业吗?
资本市场是阴晴不定的,稍有不慎便会调入深渊,这为李兆会的惨淡结局埋下了伏笔。
随着尝到资本带来“快钱”的甜头,李兆会甚至挪用集团流动资金投入到资本市场。
接连的投资让他的资金迅速缩水,不仅败光了自己的积蓄,还将海鑫拖入泥潭。
然而李兆会却无法再次复刻,民生银行给他带来的辉煌战绩。
加上集团内斗,主人管理不善,导致海鑫集团遭遇重大经济危机。
2017年,由于无法偿还巨额欠款,李兆会选择了逃避。
同年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发出消息,李兆会被限制其出境。
2021年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布悬赏公告,再次将李兆会推上风口浪尖。
高达2100万的赏金引发网友热议,警方四处寻找无果,大数据也无能为力。
他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有人猜测他已经逃到了国外,更有人说他已经离世。
从芸芸众生的“风云人物”到如今“败家子”。
李兆会是失去了自己的本心,在资本的海洋陷的太深,酿成悲剧。
当初“这个公司是我父亲的,我不能让它败在我的手中”的誓言再也无法兑现。
结语:
李兆会的事情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
管理企业需要走而挺险,但缺乏考虑一味的冒进只能让自己深陷漩涡。
对于李兆会您还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李兆会
李海仓生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1月30日 06:42 中华工商时报
举报者最高奖励2100余万!山西前首富李兆会被上海法院执行悬赏 央视网2021-09-16 14:07
更新时间:2025-04-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