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委常委会:防控工作处在攻坚关键期
据南方+客户端,7月25日上午,广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会议指出,当前,防疫工作处在攻坚关键期,前期防控措施效果正在显现,但要清醒看到基孔肯雅病毒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叠加汛期台风、降雨等天气影响,做好后续工作依然面临复杂严峻挑战,丝毫不能掉以轻心。
广州一社区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
据南方网今天(7月25日)下午消息,7月25日,记者从广州市越秀区杨箕社区居委会了解到,杨箕社区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
目前杨箕社区居委会对社区进行全面灭蚊作业,杨箕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居民要高度重视,做好防蚊灭蚊,如出现发热、身体不适等症状请及时去梅花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据悉,7月26日至8月1日,广州将开展为期一周的全市防蚊灭蚊攻坚行动周活动。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工作责任到人,采取统一高效防蚊灭蚊措施,聚焦房前屋后、垃圾中转站、闲置地块和管理盲点盲区等蚊虫孳生地,强化环境卫生整治,积极动员家家户户翻盆倒罐、清除积水,加大对医疗卫生机构、托幼机构、养老院、建筑工地、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等重点场所消杀频次和力度,从源头阻断疾病传播链。
今天(25日)下午,广州市卫健委发文,公布“两热”定点收治医院。
广州市登革热、基孔肯雅热
定点收治医院信息表
有备无患,心中不慌
阳江市共发现3例输入病例
据阳江日报报道,广东阳江市疾控中心表示,截至7月24日,当地共发现3例基孔肯雅热输入病例,尚未发现本地续发病例,疫情输入风险总体可控。
阳江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文杰表示,“我市尚未发现本地续发病例,疫情输入风险总体可控,但当前高温多雨导致蚊媒密度持续升高,市民仍须提高警惕。”李文杰介绍,目前3例输入病例均已得到妥善救治,病情稳定。他强调,基孔肯雅热虽来势较猛,但可防、可控、可治,科学防蚊、灭蚊是阻断疫情扩散的核心,市民可从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三方面着手。
此外,7月24日,阳江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阳江市卫生健康局发布关于开展“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爱国卫生运动的倡议书。
佛山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014例
央广网佛山7月25日消息,最新通报显示,截至7月24日,广东省佛山顺德区、南海区、禅城区、三水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4014例,均为轻症。
7月24日,央广网记者抵达佛山市顺德区第三人民医院,这是基孔肯雅热的收治医院之一。记者在病区内看到,病区入口安装了防蚊门,病房门口和窗户上也都加了防蚊网,病床上放置了蚊帐。此外,病区内于近日加装了多个灭蚊灯。
顺德区第三人民医院基孔肯雅热病区(央广网记者 郑少纯 摄)
顺德区第三人民医院基孔肯雅热病区(央广网记者 郑少纯 摄)
顺德区第三人民医院基孔肯雅热病区(央广网记者 郑少纯 摄)
一位患者告诉央广网记者,自己于20日15时左右出现红疹症状,17时左右红疹症状加重,“当时测量体温是37.5℃,发烧的时候会伴随关节痛。”其表示,入院治疗后相关症状有所缓解,等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转阴后就可以出院,“出院后会提醒家人,要注意做好防蚊工作。”
央广网记者现场了解到,对于因出现相关症状到院就医的患者,医院会第一时间安排其进行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在结果出来前,患者被安排到位于医院一楼的留观区休息。
留观区(央广网记者 郑少纯 摄)
记者在留观区里看到,有患者正在进行信息登记、采血、缴费以及办理入院手续。留观区内,设置了物资供应区,放置了巧克力、点心等食物和饮品,并准备了根据基孔肯雅热“湿热侵袭”病症特点调配的具有清热祛湿、缓解不适功效的中药茶饮。
“只有通过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才能知道是否感染了基孔肯雅热,因此患者如果出现皮疹、发烧、关节痛等疑似症状之一,建议立即到院进行检测。”顺德区第三人民医院呼吸感染科主任万水春介绍道。
万水春告诉央广网记者,顺德区第三人民医院为基孔肯雅热患者备有约300张床位,目前收住院的患者均为轻症。“基孔肯雅热暂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医院对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住院期间,我们会定期对患者进行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患者转阴后方可出院。”
万水春提醒,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基孔肯雅病毒仅通过蚊虫传播,没有出现人传人的情况,因此,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是预防基孔肯雅热最好的办法。
关于基孔肯雅热了解这些↓↓
来 源:大河报综合南方+客户端,澎湃新闻,南方都市报,南方网,央广网
更新时间:2025-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