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见证一个时代的结束(2)

作为一个时代结束的标志,旧有经贸体系的结束只是一个方面,与之相应的是,“美元霸权”时代的结束。今天就说说这个话题,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塌与全球金融秩序的重构。 1944年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将美元与黄金挂钩(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确立了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绝对地位。这一体系的核心矛盾——“特里芬难题”早已埋下崩塌的种子:美国既要通过贸易逆差向世界输出美元,又需维持美元信用与黄金储备的平衡。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美国转而通过与石油挂钩维系霸权,形成了“石油美元”体系。 这种以单一国家货币为中心的体系,本质上是“美国特权”的延伸。通过美元的国际循环,美国得以低成本融资、转移通胀风险,并借助SWIFT系统实施金融制裁。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全球60%的外汇储备和47%的跨境支付仍以美元计价。但这种“过度特权”正在反噬其根基:美国国债突破30万亿美元,财政赤字占GDP比例持续攀升,川普政府的减税与贸易战进一步削弱了国际信任。

货币的背后是什么?你当然可以说是一般等价物,但是货币还是一种依靠信任做背书的公共产品。如果信任一旦削弱,货币作为公共产品的价值势必缩水。当前“美元霸权”就在面临这样的挑战,这种挑战,既是历史矛盾的延续,更是全球化新格局的产物。首先,地缘政治裂变带来了去美元化浪潮。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清空84%的美债,中俄贸易本币结算占比超70%;东盟十国全面接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区域内人民币结算量十年增长20倍。美国的金融制裁工具反而催生了替代方案——伊朗石油交易转向人民币,印度与印尼启动本币结算机制,甚至沙特都已开始考虑接受人民币支付石油。这种“制裁反噬效应”正瓦解美元作为唯一避险货币的合法性。其次,数字货币革命导致金融基础设施重构。中国数字人民币已在19个国家试点,其可编程性与跨境支付效率直接挑战SWIFT系统;金砖国家探索基于区块链的联合数字货币,试图摆脱“美元中间人”角色。尽管美元仍占全球支付的47%,但数字货币带来的“平行金融体系”已现雏形。高盛预测,到2030年,数字货币可能分流15%的美元跨境支付份额。第三,全球经济权力正在逐步开始了转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新兴经济体贡献了全球增长的70%,但其在IMF的投票权仅占40%。这种制度性失衡促使“全球南方”寻求替代方案:非洲统一支付系统、南美洲共同货币倡议、东盟“清迈倡议”扩容,均在尝试建立区域金融安全网。中国提出的“真正的多边主义”,正通过亚投行、金砖银行等机制重塑规则话语权。 “美元霸权”随着全球化进入新的时代开始衰落,我们将见证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概而言之,就是全球金融秩序重构,从“美元单极”到“多元竞合” 。这是一个旧秩序崩塌与新秩序孕育同步发生的时代,未来将呈现出三个显著特征:一是货币权力的分散化。人民币国际化是这一特征的典型缩影,其占全球支付份额从2018年的1.7%升至2025年的4.33%,成为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80多国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熊猫债发行量年增32%。欧元区虽受制于内部裂痕,但其占全球储备23%的份额仍构成制衡力量。甚至黄金正在回归——各国央行购金量创55年新高,俄罗斯、中国黄金储备占比分别达24%和4.6%。二是区域金融架构的崛起。东盟与中日韩(10+3)将人民币纳入“清迈倡议”多边化机制,南美洲国家银行启动本币结算系统,非盟计划发行泛非支付货币。这些区域性安排不再依赖IMF的救援框架,而是通过货币互换、流动性池等方式构建自主安全网。三是技术驱动的规则博弈。美国试图通过数字美元巩固霸权,但其中心化架构与隐私问题引发争议;中国的数字货币电子支付依托庞大国内市场与“一带一路”场景快速扩张;欧洲央行数字欧元则强调合规性与反洗钱功能。这场“代码战争”的本质,是对未来金融基础设施标准制定权的争夺。 如同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谈到的那样,一个时代即将结束并不意味着一个时代已经结束。“美元霸权”进入黄昏,但是将可能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图景。目前尽管美元短期内难以被取代(仍占外汇储备60%、衍生品市场88%份额),但其绝对主导地位已进入不可逆的衰退周期。这一进程将伴随一些深层次矛盾:一是“安全”与“效率”的悖论,也就是去美元化虽可降低制裁风险,但会增加交易成本(如俄罗斯被迫使用中间货币导致成本上升10%-15%)。新兴货币能否兼具流动性与稳定性,仍是巨大挑战。二是中心化与碎片化的拉锯,美元体系崩塌可能引发“货币战国时代”,增加汇率波动与金融危机风险。IMF警告,全球债务/GDP比率已达256%,规则真空期的无序竞争可能放大系统性风险。三是技术赋权与制度滞后的冲突,区块链技术理论上可实现“点对点跨境支付”,但现行监管框架仍以主权国家为中心。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与美联储的“监管穿透”之争,折射出新旧秩序的意识形态分歧。 时代的更替需要制度性创新,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美元霸权”,而今天的历史转折点同样需要全球性制度创新。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欧盟的“战略自主”倡议、金砖国家的“多元货币篮子”,都在探索超越霸权逻辑的可能性。

作为吃瓜群众,我们静观其变。

我的两本小书《做机关里靠谱的“文字匠”》和《话说机关里的公务员》在京东、当当有售。另外也欢迎到喜马拉雅关注“被化名为黄波”,听我读闲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1

标签:东盟   时代   霸权   美国   货币   见证   人民币   结束   美元   数字   金融   财经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