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周一稳了?美联储降息+中概股业绩双击,但这3个雷区千万别踩!


上周五A股的大跌把不少散户跌懵了:大盘跳空低开留了20点缺口,创业板更是砸出近50点缺口,手里的股票不管是权重还是题材,齐刷刷往下崩,只有银行、煤炭这些“防御股”在硬撑。正当大家琢磨“周一是不是还要接着跌”时,外围市场突然送来暖意——美股反弹、恒生科技期货回暖,再加上美联储降息概率飙升到59.4%,还有中概股三季报要密集披露。这波“利好组合拳”到底能不能救A股?周一真能低开高走?今天咱们扒透这背后的逻辑,不仅说清走势预判,更要提醒那些容易被忽略的风险,还有对普通投资者的实在启示。

先聊聊大家最关心的“降息预期”——这可不是简单的“美股涨了A股就得跟”,而是全球资金的“重新站队”。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从50%往上冲到59.4%,这个信号太关键了:美元指数会因为降息预期走弱,而A股作为全球估值洼地,对北向资金的吸引力会直线上升。历史数据摆在这:每次美联储进入宽松周期,新兴市场股市都会迎来外资净流入,2025年三季度北向资金已经净流入超2000亿元,要是降息落地,这股资金潮只会更猛。更重要的是,这给咱们国内货币政策也留足了空间,之前央行已经释放9000亿元MLF,接下来降准的可能性也在变大,内外流动性一宽松,A股的“钱荒焦虑”就能缓解不少。

但别光盯着利好就盲目乐观,A股当下的核心矛盾是“情绪弱+结构乱”。上周五虽然放量下跌,但成交量没到2万亿元,说明大资金还在观望,不是真的恐慌出逃。更麻烦的是板块轮动彻底乱了:以前还能“你方唱罢我登场”,现在是强弱板块一起跌,这背后是资金对后市的迷茫——既不敢追高位科技股,又看不上低位传统股,只能躲进银行、煤炭这些“安全区”。这种混乱状态下,就算外围利好刺激,也很难一下子形成合力,所以周一大概率是“低开高走”的震荡格局,想直接V形反转基本不可能。

再看另一个关键变量:中概股三季报。下周是11月最后一个交易周,多家中概股要披露业绩,这直接关系到恒生科技指数的走势,而恒生科技一波动,A股半导体、互联网这些板块肯定会跟着受影响。之前恒生科技连续跌了六个交易日,就是因为市场担心科技公司业绩不及预期,资金提前跑路。现在业绩要“落地”了,反而可能是个转机——如果业绩比预期好,之前的抛售潮会减弱,资金会回流科技板块,带动A股相关题材回暖;但如果业绩爆雷,那可能会引发新一轮下跌,毕竟现在市场情绪太脆弱,一点利空都能被放大。

这里必须提醒大家,下周还有两个“隐形雷”:下周三的ETF期权交割日和下周四的A50股指期货交割日。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交割日前夕市场波动都会变大,尤其是在当前行情不稳的情况下,大资金可能会利用交割日“割韭菜”,比如先砸盘再拉涨,或者反过来操作。所以就算周一真的反弹,也别觉得行情稳了,接下来几天大概率是“震荡加剧”的走势,想抄底的话,千万别着急,得等市场给出明确的企稳信号。

很多散户会拿现在的行情和今年4月7日对比,都是外围冲击导致的大跌,但两者有个本质区别:4月的时候指数位置低,跌下来之后有估值支撑,所以很快就反弹了;而现在三大指数位置偏高,前期涨了一波之后,不少股票估值并不便宜,想复制4月的“涨指数”行情难度很大。更重要的是,4月的时候有明确的护盘资金进场,而现在护盘资金还在“观望”,没主动出手,这也意味着指数企稳需要更多时间。

给普通投资者提3个实在的建议,比猜涨跌更有用:第一,别盯着“缺口必补”的说法盲目抄底,缺口只是技术面的参考,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才是关键,就算要补缺口,也可能是先探底再慢慢补;第二,关注北向资金的动向,如果周一北向资金净流入超50亿元,说明外资真的在抄底,反弹的可靠性会高很多;第三,避开高位、业绩不确定的科技股,重点看那些有业绩支撑、估值合理的板块,就算大盘震荡,这些股票的抗跌性也会更强。

还要说句扎心的实话:现在的A股,考验的不是“赚多少钱”,而是“少亏多少钱”。市场从“疯牛”转向“慢牛”之后,那种闭着眼睛买都能赚的时代早就过去了,现在更需要耐心和理性。那些想着“抢反弹赚快钱”的散户,往往会成为被收割的对象;而那些沉得住气,等底部明确之后再进场的,反而能拿到更便宜的筹码。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周一A股能低开高走吗?你手里的股票这次跌得惨吗?是打算趁机抄底,还是继续观望?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风险提示

1. 美联储降息预期存在不确定性,若美国经济数据超预期或政策表态转向,可能引发外资回流不及预期,A股仍有探底风险;

2. 中概股三季报业绩可能不及预期,引发恒生科技指数进一步下跌,进而拖累A股科技板块,放大市场情绪波动;

3. 下周ETF期权及A50股指期货交割可能加剧市场波动,短期震荡幅度或超出预期,盲目抢反弹可能面临套牢风险;

4. A股板块轮动无序、资金观望情绪浓厚,即使外围利好刺激,也可能出现“利好兑现”后的回调,需警惕弱反弹后的二次下跌。

免责声明

本文仅为热点财经事件点评分析,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规律进行解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依据或决策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所产生的一切风险与损失,均与本文作者及发布方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财经   雷区   业绩   资金   恒生   市场   板块   抄底   利好   指数   缺口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