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曾言:有3个国家是美国无法制裁的,其中一个谁都不能制裁

说到亨利·基辛格,大家都知道这是美国外交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大人物。他当过国务卿,搞过现实主义外交,留下了一堆让人又敬又争议的遗产。

网上流传着他的一句话,说美国有三个国家没法制裁,分别是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梵蒂冈,其中梵蒂冈还是个“谁都不能制裁”的存在。

从德国难民到外交大佬

基辛格这人,1923年5月27日生在德国菲尔特,本来是个犹太裔小孩。1938年,纳粹开始搞乱,他15岁那年跟着家人跑到了美国,落脚纽约。从小经历这种颠沛流离,难怪他后来对外交特别讲究“现实”和“平衡”。

到了美国,他先在工厂打工,后来考进哈佛,1950年拿了学士学位,1954年直接读到政治学博士。他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19世纪欧洲的权力平衡,主题是梅特涅、卡斯尔雷这些老外交家,算是给他后来的思路打了个底。

从1954年到1971年,他在哈佛当教授,研究国际关系,写了不少有分量的东西。1969年,尼克松把他拉进政府当国家安全顾问,1973年又升成国务卿,成了美国头一个身兼两职的人。

这段时间,他干了不少大事,比如1971年偷偷跑去中国,帮尼克松1972年访华开了门,直接把冷战格局搅了个天翻地覆。他还搞了美苏之间的军控谈判,弄了个战略武器限制协议(SALT),想办法让核战的风险小点。

在中东,他靠“穿梭外交”调解了1973年赎罪日战争后的乱局,给后来以色列和埃及的和平协议埋了伏笔。

不过,他也不是没争议。越南战争期间,他支持对柬埔寨和老挝的秘密轰炸,死了不少平民,这事儿到现在还有人骂他。

1973年,他因为越南停火谈判拿了诺贝尔和平奖,但跟他一起获奖的越南人黎德寿直接拒绝领奖,觉得这和平奖水分太大。

1977年卸任后,他开了个咨询公司,继续在全球混,写书、演讲、给各国领导人出主意,一直到2023年11月29日去世,活了整整100岁。

他的外交理念基本就是“别太理想化,利益第一”,这也可能是他会说出“三个国家没法制裁”这种话的原因。

以色列:美国在中东的铁杆兄弟

以色列这国家,自从1948年建国就跟美国绑得死死的。当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独立,美国总统杜鲁门没过几小时就承认了它,从那以后两国关系就跟铁板一块似的。

为啥美国这么挺以色列?原因多得很。

第一,犹太裔在美国混得不错,政治经济都有影响力。美国有个组织叫AIPAC(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专门给以色列游说,国会里谁敢提制裁以色列,估计得被喷得满头包。这帮人还能左右选票,哪个政客不怕丢饭碗啊。

第二,以色列本身也不是吃素的。它在中东算是个军事小巨人,美国给它掏钱造“铁穹”导弹防御系统,两国还一块儿搞情报、军演,关系不是一般深。

经济上,以色列在高科技领域很牛,网络安全、生物技术这些,美国企业投了不少钱,1995年的自由贸易协定更是让两国贸易没啥障碍。

战略上,以色列还是美国在中东的“桥头堡”。它跟伊朗这些国家对着干,帮美国稳住地区局势。要是美国真制裁以色列,不光中东的布局得乱套,国内犹太社区估计也得炸锅。

更别说以色列的技术和情报,美国自己还用得上呢。所以,制裁以色列?想都别想,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儿,美国才不干。

沙特阿拉伯:石油和安全的大腿

沙特这国家,搁哪儿都得提它的石油。1970年代,沙特坐拥全球四分之一的石油储量,1973年中东战争时,它跟其他阿拉伯国家一块儿减产,油价直接翻了几倍,美国经济差点没缓过来。

那次危机后,1974年基辛格跑去沙特,跟副首相法赫德签了个军事经济合作协议,搞了个联合委员会,从此两国就黏上了。这协议还促成了“石油美元”体系,沙特卖油用美元结算,美国的美元霸主地位稳得一批。

除了石油,沙特在中东的安全角色也重要。它地理位置卡在非洲、亚洲、欧洲的交界,美国在那儿有军事基地,靠沙特的情报和合作对付基地组织、伊斯兰国这些恐怖组织。

沙特自己也花大钱买美国武器,光2010到2014年就签了900多亿美元的军购合同,美国军工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沙特也不是没黑点。2018年记者卡舒吉被杀,美国国会吵着要制裁,但最后还是没动真格。为啥?一是怕油价再飙,二是安全合作不能断。

沙特要真翻脸,美国在中东的日子可不好过。所以,制裁沙特听着挺解气,但实际操作起来,美国自己得先掂量掂量后果。

梵蒂冈:谁敢动宗教这块金字招牌

梵蒂冈这地方,44公顷的小块地,连军队都没有,按理说制裁它跟玩儿似的。但它偏偏是个“谁都不能制裁”的存在,为啥?因为它不是普通国家,是天主教的总部,全球13亿信徒的精神中心。

在美国,天主教徒好几千万,选票的分量谁都不敢小瞧。要是美国敢对梵蒂冈下手,等于跟这帮人对着干,政客们还不得被口水淹死。

再说,梵蒂冈的经济主要靠捐款和投资,制裁它没啥用,反而会被解读成打压宗教自由,国际舆论得炸开锅。

外交上,梵蒂冈也不是摆设。它在全球180多个国家有大使馆,经常在冲突里当和事佬,比如1984年帮美国和古巴缓和关系。1984年美国跟梵蒂冈正式建交后,两边在人权、气候变化这些问题上合作不少。

所以,梵蒂冈的特殊性不在武力或钱,而在它的宗教和道德影响力。谁要是动了它,等于给自己找了个天大的麻烦。美国自然不会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这三个国家跟美国的瓜葛还在继续

1977年基辛格卸任后,没闲着,开了咨询公司接着混,写了好几本书,像《外交》《世界秩序》这些,全球领导人还老找他问主意。

2001年911事件后,他给布什政府出过反恐点子,2018年美国大使馆搬到耶路撒冷,他也一直盯着中东的事儿。

以色列这边,跟美国的关系只会更紧。2020年的亚伯拉罕协议让它跟阿联酋几个国家建了交,美国还是照样给军援、撑腰,没一点要松手的意思。

沙特跟美国有点磕磕绊绊,卡舒吉那事儿闹得挺大,但拜登上台后一边喊着重视人权,一边也没真跟沙特翻脸,能源和安全这根线还是没断。

梵蒂冈这边,教皇方济各2014年接见美国代表,两边在气候变化、人权这些事儿上越走越近。

2023年11月29日,基辛格在康涅狄格州家里去世,100岁整。全球都悼念他,有人夸他外交牛,有人骂他手狠,他的遗产到现在还吵不完。

但他说的这三个国家没法制裁,确实有点道理。以色列的军事科技、沙特的石油安全、梵蒂冈的宗教招牌,都是美国动不了的硬茬。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基辛格   美国   梵蒂冈   沙特   犹太   以色列   国家   中东   外交   石油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