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妈
奶奶带娃有两个极端,一个极端就是瞎紧张孩子,比如说孩子一天不大便就觉得上火了,要给孩子喝点凉茶;另一个极端就是马大哈,比如孩子吃下东西还不以为然。
湖南有个三岁的孩子叫东东,平时是奶奶带,奶奶带孩子都是非常宠溺的,孩子喜欢玩磁力珠,奶奶就给孩子买了磁力珠,而孩子在玩磁力珠的时候,那是聚精会神觉得特别好玩,叮一叮这些磁力珠就全部吸起来了。
而这天东东在玩磁力珠的时候,不小心把一颗磁力珠吃到肚子里面去,晚上爸爸回来的时候,他就跟爸爸说:爸爸,我肚子疼。爸爸就问奶奶:今天孩子怎么了,说肚子疼?奶奶就说:他玩磁力珠玩着玩着就吃到肚子里面了,就小小的一颗,比小手指头还要小,肯定能够自己拉出来的,有时候小孩吃一些骨头都有这么大,没事。
爸爸就觉得奶奶带孩子还是很有经验的,奶奶说没事应该就没啥事,再加上工作也比较繁忙,孩子只是说有点疼,晚上也能睡觉,就没有理会了。万万没有想到,过了几天孩子依然说肚子疼,东东的爸爸就觉得可能不太对劲了,赶紧带着孩子去医院。到了医院医生详细检查之后发现,孩子的肚子里面不止有一颗磁力珠,整整40多颗磁力珠。
湖南省儿童医院消化营养科的主任刘莉就提到了,这种磁力珠,因为它是有磁性的,如果只是吃进一颗问题不大,但是如果孩子吃进两颗以上,不同的磁力珠之间会粘合起来,在粘合的过程中就会破坏孩子的胃肠。比如说东东西吃进了40多颗磁力珠,这些磁力珠在孩子的胃肠你吸我,我吸你,就导致食管和胃底部组织严重的受压缺血,甚至导致穿孔。
医生团队通过手术把40多颗磁力珠完整地取了出来,然后针对东东的穿孔部位进行精准夹闭封闭。
但其实三岁的孩子就出现过胃肠道穿孔,会导致他以后的胃肠会比较弱一些。作为家长要知道,玩具还真的不能随便给孩子玩。
第一种:磁力珠
磁力珠小朋友们特别爱玩,有些小朋友能玩一天,但是这种磁力珠因为比较小颗,很多孩子可能会不小心误吞,或者塞到鼻孔塞到耳朵里面,特别是进入到胃肠的时候,很多家长就觉得,这小小的一颗没事儿。
但其实孩子如果吞进了一颗,往往就不止一颗,不同的磁力珠之间互相吸引,就很可能会导致胃肠受压,甚至像东东一样导致胃肠穿孔。
第二种:水宝宝
水宝宝也叫隐形的毒药,这些水宝宝看着非常可爱,但其实里面含有的是丙烯晴,丙烯酸酯这些有毒的成分,孩子一旦碰触之后没有洗手再去吃东西的话,很可能会导致中毒。
第三种:声光玩具
也就有声音有光的玩具,这些光很可能是会刺激到孩子的眼睛,而这些声音也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其实孩子到一岁之后就不建议玩这种会发光的,而且会发出声音的玩具,而是建议给孩子玩一些安静一点的,比如说看绘本,比如说玩一些积木,锻炼孩子的逻辑能力,而且能够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第四种:水晶泥
水晶泥里面含有剧毒的硼砂。
有些孩子接触之后就会出现过敏,还有些孩子接触之后没有洗手吃进肚子里面,甚至引发中毒反应。
第五种:洗澡的小黄鸭
孩子洗澡的时候喜欢玩小黄鸭,但是这些小黄鸭里面是很容易藏污纳垢的,因为小黄鸭是有出气孔的,这些出气孔容易进水,水里面有非常多的病菌,会导致细菌疯狂地滋生,洗不干净。国外有一个孩子就是玩小黄鸭,然后用手来揉眼睛,结果导致眼睛都要失明了。
第六种:劣质的木制玩具
很多家长觉得木质玩具会比较健康一些,但如果是劣质的木质玩具,可能会含有大量的甲醛,如果孩子经常接触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而且经常闻到那些甲醛味,有些孩子甚至用嘴巴来啃,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中毒。
所以给孩子买玩具,千万不要买三无产品,要买一些安全的,没有味道的,合适孩子年龄的玩具。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更新时间:2025-09-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