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荻,1912年出生在香港,家里条件不错。她爹赵庆华是北洋政府交通部的次长,官宦家庭出身,母亲吕葆贞是妾。
赵一荻从小聪明,长得也好看,受过挺好的教育。1928年,她16岁那年在天津的社交场合认识了张学良,当时的东北军少帅。张学良比她大11岁,已经有原配于凤至,但两人还是看对了眼,一见钟情。
赵一荻家里死活不同意这段感情,她爹赵庆华气得在《大公报》上登报跟她断绝关系,还辞了官回了老家。赵一荻不管不顾,跑去沈阳找张学良,以“秘书”的身份住进了少帅府旁边的小楼。
于凤至一开始不乐意,但后来被赵一荻的真心打动,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赵一荻没走,跟着他一起过上了与世隔绝的日子,这一陪就是50多年。
于凤至去世后,她和张学良在台北正式结了婚。2000年6月22日,赵一荻在夏威夷去世,88岁。
张学良生在辽宁海城,是张作霖的大儿子。1928年,他爹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他接手了东北军,还干了件大事儿——“东北易帜”,带着东北投靠了南京国民政府。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占了东北,他奉蒋介石的命令不抵抗。
1936年,他跟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扣了蒋介石,逼他停内战一起抗日。结果事变后,他自己被软禁,从37岁一直关到89岁,1990年才放出来,之后去了夏威夷。
2001年10月14日,他在夏威夷去世,活了101岁。他这一生,前半截风光,后半截坎坷,算是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张作霖1875年生在辽宁海城,家里穷得叮当响,早年干过不少杂活儿,后来投了军,靠着胆大心细一步步爬成了东北的头号军阀,外号“东北王”。他打仗厉害,政治手腕也不差,把东北治理得挺像回事儿。
1928年他从北京回沈阳,日本人看他不听话,在皇姑屯把他乘坐的火车炸了,当场就没了,53岁。他的灵柩先停在沈阳珠林寺,1937年才迁到锦州驿马坊村,跟原配赵春桂葬一块儿。
张作霖这人,有人说他粗鲁,有人夸他有魄力,但不管咋说,他是张家崛起的关键人物。
张闾琳是赵一荻和张学良的独子。那时候张学良正忙着东北的事儿,家里也不太平。1940年,张闾琳10岁,张学良被软禁,日子不好过,他被送到美国,由张学良的好友伊雅格夫妇抚养。
从此他就在美国扎了根,上学、工作,彻底融进了那儿的生活。他学的是航天专业,挺牛的,毕业后进了NASA,当上了高级工程师。1955年,他跟父母恢复了联系,1956年去台湾探望了一回。
1994年,他第一次回国,去了沈阳和锦州,祭拜爷爷张作霖的墓。2024年8月13日,他在美国去世,94岁。他这一辈子,跟父母分开的时间多,但血脉里的牵挂一直没断。
1994年秋天,张闾琳从美国回到中国,专程去了辽宁锦州,探访爷爷张作霖的墓地。那地方在凌海市石山镇南的驿马坊村,挺偏僻,周围全是果树林,墓地简单,就是个水泥圆拱形的合葬墓。时间长了,碑文都模糊了,杂草爬满墓道,看着有点冷清。
张闾琳穿着深色西装,站在墓前,手有点抖。他慢慢跪下去,膝盖沾了泥,嗓子哑哑地说了句:“爷爷,我是闾琳……我代表您儿子来看您了。”他普通话不地道,带点美国味儿,眼泪止不住往下掉,落在地上洇湿了一小块土。
祭拜完,他从墓前抓了把泥土,装进一个小铜瓶,想带回美国给张学良。这一把土,不多,却承载了张家三代人的牵挂。
张闾琳回美国后,把那把泥土交给张学良。张学良看着铜瓶,眼神复杂,点了点头,轻声说了句“谢谢你”。他没多说啥,但这把土对他来说,可能是心里的一点安慰。毕竟,他被软禁那么多年,没能亲自回来看爹,这事儿估计一直是他心里的遗憾。
张闾琳之后就继续在美国过日子,低调得很。那次扫墓的事儿,他没再公开提过,但那把泥土一直放在张学良床头,成了家族最后的纽带。2024年他在美国去世,94岁,张家的这一脉也就到此为止了。
参考资料
张学良独子张闾琳 搜狐网
[1]贝贝.张学良家事秘闻[J].档案时空,2007,(03):39.
[1]韦公远.张学良的儿女们[J].乡音,1999,(09):40.
[1]张刃.张学良及其家人与天津[J].工会信息,2019,(04):21-27.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