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兵观礼到九三晚会,抗日胜利纪念日对于国人来说属实是与众不同的一天,大家切身感受到了国家的繁荣富强,爱国情怀直接达到了巅峰,当然,在这种时候,娱乐圈的明星也都没闲着,虽然特殊时期大家必须低调,谁也不能抢风头,可该有的表态也不能少。
其中欧阳娜娜、侯佩岑等16位台湾艺人一如既往的“优秀”,转发评价一条龙,表明立场,就连央视新闻忍不住点名表扬,发了动态为他们点赞,“台湾人一定要感受大陆的进步与繁荣。”
然而即使有珠玉在前,甚至连央视都转发亮“参考答案”了,仍有部分人“视而不见”,周杰伦、蔡依林、林心如、苏有朋等大腕,在大陆商业活动不断,粉丝遍地,可在这需要力挺的时刻却保持沉默。
台湾省一直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台湾省演员作为公众人物,当然也该做出正确的舆论导向,为粉丝树立良好的榜样,每次有关的大型纪念日,网友也会格外关注各位台湾省明星的动态,这次央视更是直接拉表格,亲自下场提及了第一波自主转发表态的明星。
央视新闻的动态,无疑是这场大考中最权威的“标准答案”,它毫不吝啬地将聚光灯打向那些立场鲜明的台湾艺人,一次次点名表扬,既是肯定,也是在为整个行业划下一条清晰可见的红线,这份官方认证的“模范生”名单,让所有人都看懂了,什么才是被期待和认可的态度。
欧阳娜娜就是其中的典范,从14岁踏入大陆演艺圈开始,她的事业就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她从未有过丝毫的含糊,“我是中国人”的表态贯穿始终,并且难得的是,她会在大陆的社交平台和国际社交媒体上同步发声,这份坦荡让她赢得了无数支持。
同样迅速的还有舒淇,哪怕当时她正在遥远的威尼斯电影节,为新电影《女孩》奔波忙碌,也第一时间转发了纪念内容,这份跨越时差的表态,或许也与她新片对大陆市场的倚重有关,但无论如何,行动胜于雄辩。
伊能静的立场则被认为带着一份“理所当然”的坚定,她嫁给了大陆演员秦昊,儿子也回到大陆发展,家庭的根早已深植于此,祖籍山东的她,曾受邀出席国家周年招待会,并用细腻的笔触写下自己的爱国心声,情感真挚。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在压力之下更显风骨的人,演员林柏叡,名气不大,却在台湾当局发出“可能移除户籍”的警告声中,于9月2日就率先转发,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无畏。
而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杨宗纬,他人就在台湾,社交账号的IP地址也清清楚楚地显示在岛内,可他完全无惧那些潜在的恐吓与非议,用最朴素的文字表达了自己的心意,更让人敬佩的是,他社交账号上那条“台湾必将回归祖国怀抱”的置顶内容,已经静静地挂了一年多。
有掌声,自然就有嘘声,当一部分艺人积极表态时,另一部分人的沉默就显得格外刺耳,在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简单的转发动作,对于拥有专业经纪团队的明星而言,耗费不了几分钟,因此,沉默不再是疏忽,而被普遍解读为一种精心计算过的态度。
周杰伦,一个在大陆拥有超过两千万短视频粉丝的乐坛天王,在9月3日这一天,社交动态一片空白,而就在前一天,他还在活跃地发布着娱乐内容,这种强烈的反差,让无数粉丝感到失落。
同样选择沉默的还有蔡依林,她似乎总是在关键时刻“隐身”,一边是大陆演唱会开得如火如荼,新专辑宣传得铺天盖地,另一边,却是在纪念日当晚,被拍到与友人轻松聚会,对外界的期待置若罔闻。
林心如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应对哲学”,每当被问及类似敏感问题,她要么含糊其辞,要么身旁的工作人员就会立刻上前阻拦,近年来,她的事业重心虽已转回台湾,但丈夫霍建华的作品仍需在大陆宣传。
而霍建华自己,则干脆没有公开的社交账号,自然也无从表态,只是,他近期新剧的市场反响平平,似乎也从侧面印证了一些东西。
更让网友感到不解的是王心凌,她在9月3日当天并非没有上线,而是为了澄清一则绯闻动态,她还透露了自己即将在上海有工作安排,一边计划着来大陆工作,一边却对这个重要的日子视而不见。
就连过去曾明确表达过爱国心的苏有朋,这次也选择了沉默,他此前因“卖艺不卖身”的言论引发过不小的争议,虽然后来道了歉,但这次的沉默,无疑又在他与大陆观众之间划开了一道新的裂痕。
正如一位台湾评论员所言,如果真心期盼和平,动动手指转发一下并不是什么难事,而导演王晶的评价则更为辛辣,他直言,许多艺人可能就是两面派,这种在大陆赚钱却不愿承担相应责任的行为,被网友们愤怒地称为“割韭菜”。
时代变了,观众也变了,过去,人们或许会因为一个演员的精湛演技,或者一位歌手的动人歌喉,而对他们带上厚厚的“童年滤镜”,容忍他们在某些问题上的模糊与摇摆,但现在,这层滤镜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碎裂。
大陆的娱乐市场,对台湾艺人而言,一直被认为是相对宽松和包容的,但这份包容,绝不代表没有底线,立场问题,就是那条谁也无法触碰的红线。
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与尊严,铭记这段历史,是每一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使命,明星作为公众人物,更没有置身事外的特权。
艺人不仅要有艺德,更要有良知和爱国心,这是他们作为榜样,对喜爱他们的粉丝,尤其是青少年粉丝,应尽的责任,单纯依靠才华“吃饭”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连自己国家都不热爱的人,又如何能真正赢得市场的尊重和观众长久的支持?
这场围绕9月3日的“表态考”,其实核心很简单:想在这片土地上获得商业利益,就必须尊重这片土地的情感与叙事,这并非强迫,而是一种双向选择。
那些试图在两岸之间走钢丝、两头讨好的人,最终只会发现,钢丝越走越窄,最终摔得最惨的,往往是自己,市场的逻辑就是如此朴素,人心向背,才是决定一个艺人能走多远的最终答案。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北京日报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