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负已分?特朗普终于签字,大批商品豁免关税,美财长捅破窗户纸

一、关税政策走到十字路口

美国的风头总是难以预测,这一次又轮到了关税政策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特朗普这几年可谓是大刀阔斧,想通过加征关税打压外部对手,又巩固自己的基本盘。可谁曾想,表面风光的背后,内部的压力却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最近一段时间,特朗普终于签字,让大批商品豁免关税。这个决定的背后,其实是内外交困,不得不做出的妥协。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更是“捅破窗户纸”,公开承认,如果最高法院维持此前裁决,美国得退还巨大数额的关税。说到底,这场关税大战,不仅是对外的较量,更是美国内部权力、法律、经济的多重博弈。

二、特朗普大笔一挥,豁免名单引发热议

9月5日,白宫一纸声明,让外界顿时炸开了锅。特朗普签署的行政命令,调整了进口关税的范围。最引人关注的就是,黄金等一系列关键矿物被纳入豁免清单。从9月8日开始,这些商品进口美国时,将不再被加收关税了。

其实,早在8月初,特朗普就曾放话要对瑞士进口黄金征收高达39%的关税。消息一出,黄金市场剧烈波动,价格像坐上了过山车。但没过几天,特朗普又在社交媒体上松口,说黄金不征税了。如今,随着行政命令正式发布,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终于有了定论。

除了黄金,钨、铀等关键矿物也被豁免。还有飞机零部件、仿制药、咖啡和特殊香料等商品,未来也有机会享受零关税待遇。为什么要豁免这些呢?其实很简单,因为美国国内没有这些资源,或者产量根本不够用。换句话说,美国不得不承认自己对外部的依赖,打肿脸充胖子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这次行政命令还赋予了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和商务部更大权力,让他们可以直接执行关税调整,不用再等总统一纸命令。看起来是提高了效率,但实际上也意味着,政策变动可能更加频繁,随时都能来个急转弯。正所谓“留一手牌”,特朗普依然希望在谈判桌上保有灵活性。

三、法院判决成了达摩克利斯之剑

关税政策一出,企业、州政府、议员们的反应可谓五花八门。有的人欢喜,有的人忧愁。可真正让特朗普寝食难安的,是美国法院的判决。

今年8月29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做出裁决,认为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时引用的法律,并没有赋予总统这样的权力。也就是说,特朗普想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来为关税找依据,法院却不认账。法院的裁决书说得很明白,这部法律只允许总统在特殊紧急情况下采取经济措施,但不能搞大范围加税。

这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一下子悬在了半空。法院还允许现行关税政策暂时维持到10月14日,给特朗普政府上诉的时间。果然,9月3日,特朗普政府第一时间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请求推翻此前裁决。

可事情的发展,已经不是特朗普能完全掌控的了。美媒普遍认为,最高法院最快也要到明年夏天才可能给出结果。贝森特也直言,如果要拖到2026年裁决,那时已经征收的关税金额可能高达7500亿到1万亿美元。要真退还这么多钱,财政部可就遭了大罪了。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美国财政这几年本就捉襟见肘,这下更是雪上加霜。

四、钱袋子成了最敏感的神经

贝森特的表态,算是把问题彻底摆上了桌面。他说,如果最高法院维持下级法院的判决,美国财政部将不得不退还大约一半已经征收的关税。这可不是小数目,动辄数千亿美元,谁能吃得消?

美国国库本身就不宽裕,债台高筑,连37万亿美元的债务都快压得喘不过气来。之前收上来的关税,也早就被用在各种项目上了,有的补了基建的窟窿,有的发了社会福利。现在要退钱,财政部只能两条路,要么继续借钱填坑,要么砍其他开支。可借钱会让利息越来越高,砍开支又要得罪选民,比如砍医保、砍教育,谁都不愿意背这个黑锅。

更关键的是,这些退回去的钱,最终流向的是美国的进口商,而不是海外企业。之前加税时,进口商要么抬高售价转嫁给消费者,要么自己扛下来。现在钱退回来,大概率先填自己的亏空,至于美国老百姓能否因此买到便宜东西,恐怕还是“镜中花,水中月”。

五、三权分立下的权力拉锯

美国的政治体制,向来讲究三权分立。总统、国会、法院三方,谁都不肯示弱。这次关税风波,其实就是一场典型的权力博弈。特朗普想绕开国会,用行政命令直接加税,结果被法院判定越权。国会、法院联手,等于给总统的手脚加上了镣铐。

有意思的是,这次法院判决,专门点名对华加税属于越权,唯独钢铝关税还保留,因为那部分引用了另一部法律。这说明法院并不是反对关税本身,而是反对总统一手遮天。说白了,美国的制度设计,就是要防止哪个权力太大,压得别人喘不过气来。

关税政策出台后,12个州直接联合起诉特朗普,因为加税让这些州的企业苦不堪言。进口原材料变贵了,产品卖不动,工人工资也受影响,连州政府的税收都缩水了。大家都明白,这一刀砍下去,最后割的还是美国自己的肉。

六、外部压力与内部矛盾交织

本来,特朗普加关税,是想对外强硬,拿来当政治筹码,逼对手让步。可没想到,刀还没舞到别人,自己先被绊了一跤。中国其实没有太多主动出手,除了对等反制,就是在WTO提起诉讼,或者加强与欧洲、东南亚的合作。结果,美国自己先乱了阵脚,企业、州政府、法院、财政部,一个接一个闹起来。

美国和中国的供应链早就绑在一起了,很多电子零件、服装面料都离不开中国。加税只会让美国企业成本上升,消费者也得多掏腰包。时间一长,矛盾迟早爆发出来。现在看来,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已经变成了“鸡肋”,想用又怕伤了自己,不用又觉得可惜。

七、政坛风云,胜负未分

这场关税大战,成也关税,败也关税。特朗普原本想靠加税收割红利,巩固自己的地位。可现在,内忧外患,法院、财政部、州政府,各路人马都盯着他。哪怕最高法院最终支持特朗普,这场风波也早已在美国社会埋下了隐患。民主党虽然表面低调,但暗中一直在积蓄力量,媒体对特朗普的批评也从没断过。

如果将来民主党上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很可能会被秋后算账,甚至会成为他政治生涯的负担。美国内部的政治斗争,依然剑拔弩张,谁也说不准最后鹿死谁手。

八、结语

这场风波还远未结束,最高法院的裁决、美国内部的博弈、国际关系的变局,都让人难以预测。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场关税大战,已经彻底改变了美国的政治与经济格局。未来如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胜负已分吗?恐怕还早得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1

标签:财经   财长   关税   胜负   商品   美国   最高法院   法院   财政部   政策   权力   总统   判决   民主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