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巴铁”实际是中国人给予巴基斯坦的独有称呼,意在表示两国之间的过硬关系。
那么,中巴关系又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情而变“铁”的呢?这可能还得从印巴战争说起......
实际在1947年之前,印度和巴基斯坦其实是一个国家,都属于英属印度殖民统治。
但在二战期间受到殖民地独立运动的影响,印度等国也纷纷提出了摆脱殖民统治、独立自主的要求。
恰好这一时期,英国因为疲于应付二战,已无力维持有效的殖民地统治。所以也只好在战争结束后选择顺应时势,逐步撤除对南亚次大陆的控制。
不过在英国完全退出之前,时任大英帝国驻印度总督的蒙巴顿为解决该地区的民族和宗教矛盾,实施了一项名为“蒙巴顿”的领土划分方案。
根据该方案,英帝国将原英属印度居民按照宗教信仰一分为二。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知道的,一个以印度教徒为主体的印度国,以及另一个以穆斯林为主体的巴基斯坦国。
而这两个国家后来于1947年的8月14日、15日,分别向全世界宣布成立并宣告独立。此事也标志着,英帝国彻底结束了在南亚次大陆长达200年的殖民统治。
然而,由于蒙巴顿方案没能明确克什米尔邦的归属,从而为后来延续了几十年的争端埋下了隐患。
因为克什米尔邦接壤中国、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其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极为重要。
再加上该地区有将近77%左右的穆斯林和20%左右的印度教徒,以及少数锡克教徒和佛教徒混居,一时难以清晰划分。
所以,印度和巴基斯坦谁都不愿满足于对克什米尔的“分治”,而是想把它占为己有。
两国的第一次争夺发生在1947年10月,印度投入了4万兵力,巴基斯坦则投入了5万人。双方在经过一年多的争战、付出了惨重伤亡之后,依旧没有分出胜负。
最后还是在联合国的出面干预下,于1949年1月达成了停火。印度最终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大约三分之二的土地和75%左右的人口,其余地区和人口为巴基斯坦控制。
但这并不意味着,克什米尔邦的归属问题已经获得了圆满解决。于是便有了16年后的第二次印巴战争,以及中巴友谊的建立。
时间来到1965年8月,印巴双方再次因为克什米尔问题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
对于这次战争,虽然美国对印巴双方都实行了武器禁运,但苏联却向印军提供了武器支持。
所以,战争开始就偏向了对印度有利的一边,巴基斯坦在国际上几乎处于完全孤立无援的境地。
关键时候,中国勇敢的站了出来。首先谴责了美苏对印度的偏袒,其次又坚定的表明了支持巴方反击印度侵略的立场。
因为毕竟是印度不宣而战,突然越过印巴边境向巴基斯坦发起大规模进攻的。
但光是口头谴责并不能阻止印度的侵略,印军很快就兵临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尔城下了。
就在巴基斯坦危在旦夕之际,中国政府又一次发表声明郑重警告印度政府,称其对巴基斯坦的侵略构成了对中国边境安全的威胁。
随后的9月11日,毛主席作出在中、印、巴边界最接近处出兵的指示,并要求印方拆除筑在中国和锡金边界上的工事。
同时,中国一边开始准备军事干预印巴战争,一边联络印尼共同向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援助。鉴于中国的强势表态和介入,美苏等国感到震惊之余,印度更是颇为忌惮。
于是,印军不仅按中方要求撤除了中锡边界处的军队与工事,还在接到联合国安理会限令的9月20日便停了火。
至此,第二次印巴战争总算进入了尾声。而此次可以说是由于中国的挺身而出,才挽救了巴基斯坦的危亡。
事后的9月30日,巴基斯坦总统派代表至北京向毛主席、周总理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提出让中方帮忙修建一条直通中巴的公路。
两位领导人当即答应,沿着古丝绸之路,修一条见证今日中巴关系的友谊之路。
而这条始建于1966年,连接中国喀什和巴基斯坦塔科特的友谊之路,也为后来中巴经济走廊的修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0年过去,尽管巴基斯坦政权几经更迭,但当年毛主席奠定的中巴友谊却丝毫未减。直至今天,依旧在为两国人民谱写着新的篇章、创造着更多的福祉。
参考资料:
巴基斯坦也有政权更迭,但为何一直跟中国这么"铁"?——澎湃新闻
如果我们的朋友正在受苦受难,我们会倾囊相助,而不是先想着为自己的明天留后路——“巴铁”是这样炼成的——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100个故事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