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初染,养收之道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天光渐短,凉意初透,梧桐先飘零,寒蝉犹凄切。此阴阳交替之机,万物由盛转衰,由放转收,人身小天地,岂可不顺时应变,调养生息?

古贤有言:“秋三月,此谓容平。”容者,包容万象;平者,平和心境。夏日的张扬躁动宜收敛,心神宜渐归静谧。观世人有逢秋即悲者,见木叶脱则戚戚焉,闻寒蛩鸣则郁郁焉,此皆逆了秋收之本。宜登高舒啸,极目长天,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藉天地之壮阔涤荡胸中郁结。亦或夜阑人静时,闭目调息,收敛神思,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饮食之道,贵在应季而食,以润燥为要。秋气燥,易伤肺金,多见口鼻干燥、皮肤皲裂。梨子正当令,雪梨炖冰糖,润肺止咳;芝麻、核桃、糯米诸物,皆可滋阴益气。古人“贴秋膘”之俗,非教人恣食肥甘,乃是择温和补益之物,如山药、莲子、芡实,平补脾胃,为冬藏奠基。切忌贪恋夏日生冷,亦不宜纵情辛辣,恐更助燥邪,徒生内热。

起居作卧,须随日影迁移。秋分过后,夜渐长而昼渐短,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避初寒,顺应阴精之收藏;早起以舒肺气,迎合阳气之舒展。添衣莫急,“春捂秋冻”乃古训,略受微凉,可激发卫气,增强耐寒之力。然亦不可固执,肩颈、肚腹等关键处当暖则暖,勿令风邪偷袭。

运动调摄,宜选平缓之道。夏日激烈奔放之运动当渐收束,可习太极拳、八段锦、慢步登山诸法,使气血流通而不耗散,形神兼养而不过劳。华佗曾云:“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秋日运动,尤当把握此中分寸。

四时轮转,本是天地节律,养生亦非刻板教条,贵在顺应自然,聆听身体细微声响。秋之妙,在于收放之间的从容姿态,在于繁华落尽后的澄明境界。若能悟得此中真意,则不仅身安体健,更得一份天人合一的悠然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养生   秋意   夏日   澄明   华佗   长天   早起   心境   万象   凄切   芡实   日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