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敬老 历史久远

▲成都曾家包汉墓出土的养老图画像石拓片

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因“九”为阳数之极,且谐音“久”,于是被赋予了健康长寿的寓意,重阳节也逐渐有了“敬老爱老”的内涵。

成都曾家包汉墓出土的养老图画像石,是汉代养老制度的重要实证。该画像石位于墓室后壁,生动展现了汉代成都平原的生活场景。画面中上部刻画了一座粮仓,右侧树下正坐着一位手持鸠杖的老人,粮仓外一人正捧着粮食走向老人。根据这一场景再结合汉代养老政策,可以判断这是官员按照汉代政府的规定,为符合条件的老人发放粮食。

汉代就有“养老赐物”的制度,之后的各代皇帝也根据情况有不同的扶养措施,大部分集中在减免老人的赋税、刑罚,以及给他们发放物资上。同时,还会赐予符合条件的老人具有特殊权利的权杖——鸠杖。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鸠杖实物与图中鸟形杖首高度吻合,印证了文献记载。将养老图刻于墓室显著位置,既表明墓主家族中有享有殊荣的老人,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敬老理念的认同。

这幅距今约两千年的画像,以直观方式记录了汉代政府通过发放物资、法律保护等举措推行尊老政策的实践。重阳节在现代被正式定为“老年节”,正是对这一悠久传统的延续与升华,彰显中国人代代相传的敬老智慧。

(作者 艾 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历史   久远   汉代   老人   汉墓   重阳节   墓室   粮仓   成都   成都平原   图画   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