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钱袋子捂得再紧,也跟不上花销的口子;感觉工作再怎么拼命,涨薪条也迟迟不来。你要是跟我说“太难了”,我一点都不奇怪。
因为经济学家王德培那句话,算是戳中了咱们普通人的心窝子:中国老百姓是不容易的,已经进入急剧大洗牌阶段!
这场“大洗牌”不是哪个行业的小打小闹,它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大清洗”,从你开的汽车,到你吃的猪肉,再到你背着房贷的那个“家”,无处不在。

咱们先聊聊最直观的,汽车。这几年新能源车火得一塌糊涂,可你知道背后有多“卷”吗?全中国有近400家整车厂,一年的设计产能是3000万辆,这还收着呢,要是马力全开,7000万辆都能给你干出来。这是什么概念?“灭霸级别”的。全世界其他车企加一块,可能都不够咱们一家打的。
结果呢?地球就这么大,市场就这么点。所以,“洗牌”成了唯一的剧本。德国的BBA(奔驰、宝马、奥迪)前阵子裁员上万人,国内那些“新势力”造车,除了少数几家,大多都在ICU门口徘徊。反观比亚迪,简直是一骑绝尘。王德培的判断很犀利,他说未来就是三巨头吃掉88%的市场份额,剩下那一堆企业,在不到20%的空间里抢那点残羹冷炙。这游戏,刚开局就快进到决赛圈了。

你以为这只是汽车业的“内卷”吗?不,这是一场“四大周期共振”,把咱们拽进了一个叫“过剩”的漩涡。
汽车是工业产能过剩的缩影。从手机到钢铁,从空调到纺织,哪个不是堆积如山?这是工业产品的产能周期,三五年一晃,就到了顶。
再看咱们的饭碗,连养猪都变天了。过去张大爷李大妈在后院养几头,那叫“猪周期”,有起有落。现在呢?资本下场,“猪上了楼”,住进了几十层的高楼,全自动化养殖。结果就是供给量大得惊人,而且极其稳定。猪肉价格想涨?门儿都没有。养猪的利润直接归零,甚至还得往里亏钱。

吃的不行,用的到顶,那“高科技”呢?咱们总说科技创新是新动力吧?可现实是,苹果公司最牛的时候,一年能在全球卖出接近20亿部手机,现在呢?数字几乎砍半。国产的华为、小米们,日子同样不好过。大家手里的手机用个三五年都不带卡的,换机动力在哪?所谓的AI、新能源,喊了这么久,真正能让所有人掏钱的“爆款”在哪?这科技创新的周期,似乎也进了瓶颈。
最后,也是最要命的,房地产。这个长达四五十年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在中国也基本走到头了。全国人均住宅面积早就超过了41平方米,说白了,咱不缺房子了。以前买房是“刚需”,现在买房,对很多人来说是“负累”。一线城市都开始回调,三四线城市就更不用提了。

你看,短期的“猪周期”、中期的“工业周期”、长期的“科技周期”,再加上超长期的“房地产周期”,四个轮子全在2025年的这个节骨眼上,一起陷进了泥地。这就带来一个词:大过剩。
东西造出来了,卖给谁?
在国内卖不动,怎么办?“内卷”呗。你卖100,我卖80;你打八折,我打骨折。最后大家一起玩完。
所以,王德培点出了唯一的活路:“出海”。
出海,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生存题。你以为只有华为、比亚迪在往外走吗?大批的中国企业,正带着他们的技术、资金、人才,涌向越南、印尼、印度,甚至是遥远的非洲。

他们不想待在家里吗?是产能真的装不下了。王德培一句话点破:“中国企业如果不能外迁,只能内卷。”
可“出海”也不是拎包入住那么简单。你以为搬个厂子过去就能发财?
王德培早就警告过,那些地基不稳、政治风险高的地方,比如缅甸、柬埔寨,你敢去吗?今天建厂,明天可能就“变天”了。越南看着是不错,劳动力也便宜,可你找得到那么多熟练工吗?配套的产业链跟得上吗?“五年以上投资计划,别选这些地方。”这话是过来人的忠告。
所以,“出海”是个技术活,得看眼光,看地缘,看产业结构。
这背后,其实是一场更宏大的“战略大转移”。咱们中国制造,正在全球的经济地图上,推进新的阵地。
王德培有个非常大胆的构想,他说未来会有一个以中国为主轴的新世界经济平台,他甚至预测:“澳大利亚和中国将在印度尼西亚会师”。这话听着玄乎,可他一个朋友,早年听了他的建议,跑到印尼去搞产业布局,现在不光活得滋润,还打算把一个产业会展办成国家级的项目。

这就是格局。我们今天面临的,是“从内向外”的再平衡。咱们最终要争的,压根就不是某个市场的具体份额,而是新的全球产业话语权。
当然,这些“宏大叙事”听着带劲,可落到咱们每个人头上,就是煎熬。
工资停滞、养车贵、养娃难、房价陷、消费低迷……这一座座大山压下来,谁能说句“容易”?
这感觉,像极了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那会儿。当时全世界都在唱衰中国,觉得咱们肯定扛不住。可王德培就在那个时候,赌对了中国未来20年的战略黄金期。
历史总在重复,但又不会简单重复。
这一次,王德培再次给出判断,这个“底部震荡”,大概还要持续三到五年。

这三五年,是大浪淘沙。对企业来说,要么升级,要么出局。对咱们个人来说,是心态和行动的分水岭。你是选择“躺平”被甩出去,还是咬着牙,跟着这个“磨盘”一起转,磨掉身上的惰性,磨出新的技能,等着“破茧”的那一天?
今天的中国,用王德培的话说,不在“见顶”,而在“破茧”。
蝴蝶破茧之前,一定是最痛苦、最挣扎的。这场“大洗牌”,洗掉的是过剩的产能、落后的模式,还有那些跟不上时代的人。真正能看懂周期、看清格局的人,已经悄悄在布局自己的下一个“黄金二十年”了。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