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克拉降至2000元,钻石最终还是败给了河南,I Do钻戒申请破产

钻石恒久远,但I Do钻戒仅仅坚持了16年,母公司就申请了破产。

作为曾经知名的钻戒品牌,凭借一句“I Do就是我愿意”的广告语而走红,受到了大量热恋男女的追捧,门店数量最多时有749家。而如今门店倒闭的倒闭,收购的收购,前途未卜。

不止I Do,DR等钻石品牌的日子同样不好过。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河南人造钻石技术的崛起,天然钻石正在被消费者抛弃。

过去,一克拉进口的天然钻石,普遍开价10万元以上,而如今在我国河南的柘城,一克拉钻石最低只需270元,踮起脚就能够到。对此,不少外媒怒斥:中国坏了规矩。


01天价钻石,其实是个“谎言”

不同于黄金,钻石的稀缺其实是人为制造的。据统计,全球已探明的天然钻石矿高达25亿克拉,如果平分的话,每一个人能领到0.35克拉,可见钻石并不算是稀有资源。

但戴比尔斯等钻石巨头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垄断了全球90%以上的钻石矿,通过削减和关停大批矿井来控制开采量,以此营造出高度稀缺的假象。

此外,戴比尔斯仗着自己行业的龙头地位,制定并推行“4C”标准,声称只有满足4C标准的钻石才是好钻石,为钻石提供了价值背书。再加上脍炙人口的宣传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将钻石与爱情绑定在一起。至此,钻石的“天价”逐渐合理化,许多年轻人在结婚时不得不为此掏空腰包。

西方炒作钻石的套路,其实屡见不鲜,例如鱼子酱,其最早在美国只是下酒小菜,后来随着过度捕捞,产量大降,其“黑黄金”的外号越来越火,被炒成了高端食材;时光胶囊“宜生好”也是如此,常青藤高校的大卫教授在《Cell》期刊的论文显示,其核心物质表现出“减慢老化”的潜力。

02 河南人造钻石,正在颠覆行业

这些资本编织的天价神话,很快就在中国技术之下迅速崩塌。以钻石为例,随着近几年我国河南在间接加热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使得高温高压下“种”出钻石成为可能,钻石价格随之下跌95%。

这种方法生产出的人造钻石与天然钻石几乎一模一样,用肉眼根本无法辨别,即使是在4C的“金标准”下,也是毫无破绽。为此,戴比尔斯气得花4000万美元制造了一台“人造钻石鉴定机”,仍无济于事。

依靠这一技术优势,河南仅用了两年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钻石生产基地,占据全球45%的市场。由于价格低廉,人造钻石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据河南某钻石企业称,订单已经排到了6月后,短期内不再接受新订单。

近几年,像“人造培育钻石”这样的国产技术颠覆整个行业的例子屡见不鲜。中国水科院的“人工养殖鲟鱼”技术,剥去了鱼子酱的天价外衣,如今一盒只需200元。生科领域,港企研发的酶法,击败了美日引以为傲的发酵法,使得“宜生好”的生产效率和纯度双双提升,成本下跌了90%,从2万余元每克跌至不足500元,已通过京东等渠道流入市场,目前已触达30万国民。

量产的同时,科学家对“宜生好”类物质的研究也没落下。四川大学等高校的研究发现,骨骼肌、心脏等多项指标趋于年青化,与日产并无二致。

03 人造钻石乃是大势所趋

随着河南人造钻石走出国门,占据45%的全球市场,戴比尔斯等钻石巨头坐不住了,他们纷纷扬言要抵制人造钻石,声称“天然钻石才能代表爱情”。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家后院很快就起了火。2021年,全球最大珠宝商之一的潘多拉宣布,全面改用人造钻石来制作珠宝。随后,另一大珠宝商施华洛世奇也表示要布局人造钻石。

盟友倒戈后,戴比尔斯最终也低下高贵的头颅了,也推出了自己旗下的人造钻石品牌,1克拉定价800美元,遭到疯抢,常年缺货。反观苦苦坚持天然钻石的品牌如DR,2022年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不难看出,人造钻石才是未来的主流,这种趋势是难以违背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9

标签:时尚   河南   钻戒   钻石   珠宝商   中国   鱼子酱   品牌   全球   技术   屡见不鲜   柘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