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工人出身,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本。”
这是他一生奉为圭臬的人生准则,他就像自己发明的钻头一样,扎根大地、瞄准目标,在不同的岗位上钻研难题,开出实际,用一辈子践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他就是“工人书记”倪志福。

1969年,36岁的倪志福作为工人代表参加党的九大,当选为中央委员,从此从技术骨干踏上了领导岗位。
4年之后党的十大上,40岁的他进入中央政治局,同时兼任北京市委书记。当时,正处于特殊时期,“四人帮”到处搞破坏,工厂生产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工人们的生计面临着不小的威胁。
倪志福顶着压力,把一直以来的务实作风带到了领导工作之中,明确提出“技术革新不能停,工人饭碗不能丢”的要求。他不喜欢坐在办公室里面听汇报,总爱往车间跑,和工人们围在一起商量对策,把改进钻头时的韧劲用在稳定生产上。

在他的推动下,北京不少工厂顶住干扰,守住了生产秩序,让工人们有活干、有饭吃。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但他们在上海的余党徐景贤、王秀珍等人还是贼心不死,甚至还秘密策划了行动,企图制造动荡。
关键时刻,中央急调倪志福加入赴上海工作组,担任市委第二书记,临危受命稳定局势。12月的黄浦江码头寒风刺骨,倪志福刚下渡船,连口热水都没来得及喝,就直奔市委机关召开紧急会议。
有不少人都担心他的安全,悄悄提醒:“对方手里有枪,可千万得小心行事。”倪志福摆摆手,语气坚定地说:“越是危险,越要站到前面去,这是党员干部的责任。”
到了上海的第3天深夜,根据可靠线索,倪志福带着警卫摸到了闸北的一处仓库,当场搜出来大量私藏的枪支弹药和叛乱计划。他当机立断下令:“封库查人,一个都不能漏!”

在他和工作组的全力推进之下,短短2周时间就彻底粉碎了这场叛乱阴谋,相关人员全部都被控制起来。整个过程果断稳妥,并没有造成什么大的冲突,上海的生产生活也很快就恢复正常。
市民们私下都说:“倪书记看着斯文,办起事来真叫一个利落,是个能扛事的干部。”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能扛事”的干部,曾经只是个小小的童工。
1933年,倪志福出生在上海,和十里洋场的霓虹灯不同,他出生在低矮的棚屋中,父亲是个底层工人,微薄的收入要养活全家老少,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常常都要面临断粮的窘境。

1945年,刚刚12岁的倪志福就不得不告别读书的生活。他那时候比同龄的孩子要高些,脸上也带着超越年龄的沉稳,看着比实际年龄还要大几岁。就这样,他硬是挤进了上海美孚石油公司当童工。
每天天不亮,他就踩着露水出门,厂区里的重活累活都少不了他:搬沉重的机器零件、清扫满地的油污、给机床添油,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月底拿到的工钱少得可怜,却要补贴家用,和父亲一起支撑起一家人的生计。
车间里的老车工看着这个瘦小的孩子扛着大件货物,心疼地劝他:“实在扛不住就躲躲巡查,歇口气再干。”倪志福却攥着冻得通红的拳头,摇摇头认真地说:“能给家里帮上忙,这些困难不算啥。”

这段童工生涯,让他亲眼看到了底层工人的艰辛,也让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让大家干活更有效率,要让工人也能过上好日子。

1949年,上海解放,倪志福的人生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党和政府深知工人阶级的重要性,专门为青年工人开办了政治文化学习班,让没正经上过几年学的工人有了求知的机会。
倪志福第一个报了名,他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时光,白天在课堂上跟着老师补拼音、学算术,黑板上的每个字都让他如获至宝;晚上回到棚屋,就着昏暗的煤油灯反复翻看笔记,把知识点“刻”进脑子里。

凭着这股子求知若渴的劲头,倪志福又考上了上海第四机械制造训练班,第一次系统接触机械原理。
在训练班里,他总是最刻苦的那个:课堂上坐在第一排,生怕错过老师讲的任何一个要点;师傅演示机器操作时,他凑得最近,手里的小本子记得密密麻麻;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追着师傅和技术人员刨根问底。
师傅们都喜欢这个肯钻研的小伙子,称赞他“眼里有活,摸机器一摸一个准,是块搞技术的好料”。
1953年,倪志福接到了调令,他揣着训练班的结业证书,带着自己为数不多的行李,登上了北上的火车,成了北京永定机械厂的一名钳工。看着崭新的车间和锃亮的机床,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干出个样子来,不辜负党和组织的信任!”

当时,厂里用的还是传统的麻花钻,这种钻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钻不了几个孔就会发热分红,随后刃口就变钝了,不光耽误生产进度,还造成了大量的材料浪费。工友们每天都要花不少时间打磨钻头,常常对着报废的钻头叹气。
倪志福将一切都看在眼里,悄悄上了心,之后他就开始收集那些用坏的钻头,揣在兜里方便随时研究。
下了班回到宿舍,他就把钻头摊在木板床上,对着油灯仔细观察磨损部位;休息日别人出去玩,他却泡在车间里,对照着机械书籍上的图纸,在砂轮上反复打磨试验。手上磨起了水泡,挑破了贴上胶布继续干;遇到技术难题,就趁着午休跑到技术科,缠着工程师问个明白。
有次为了验证一个钻头角度的改进效果,他一连几天吃住在车间,饿了就啃几口自己带的干馒头,渴了就喝几口凉水,直到找到最佳方案这才罢休。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倪志福终于摸索出“三尖七刃”的独特钻头造型:中心有尖能精准定位,避免钻孔偏移;两侧带刃便于排屑,减少钻头磨损;刃口角度经过优化,切削效率大幅提升。
这款新型钻头试用后,效果立竿见影,“寿命”比传统钻头提高了好几倍,钻孔速度也快了不少,彻底解决了厂里的生产难题。
1958年,倪志福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份信仰也成了他往后几十年的精神支柱。
一年后的全国群英会上,这位从车间里走出来的技术能手,带着自己潜心研制的“三尖七刃”麻花钻登上了领奖台。现场演示时,这把不起眼的钻头连续钻了37个孔,刃口依然锋利如新,在场的苏联专家看后纷纷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中国工人的智慧了不起”。

也是这一年,倪志福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倪志福钻头”的名声也迅速在工业界传开了。
1964年,这项技术革新正式获得国家发明奖,成了全国工厂车间里的“香饽饽”。后来,倪志福带着这把钻头出访东欧,面对外国技工的好奇提问,他用不太流利的俄语,加上手脚比划,把钻头的设计原理和使用技巧讲得明明白白,让中国工人的创新智慧在国际上赢得赞誉。
期间,倪志福自己也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他一边在国营六一八厂从工艺科工程师稳步晋升为总工程师,一边在厂里的大专班恶补专业知识,硬是凭着刻苦钻研拿下了文凭。

那时候也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他却十分朴实地笑了笑,说:“那哪有啥秘诀啊?就是多琢磨琢磨细节,多打磨打磨零件,不懂的地方就多问问。”

成功将阴谋粉碎之后,倪志福也没有就此沉浸在这次成功之中。
1977年,倪志福调回北京继续担任市委书记,一门心思清除“四人帮”的影响,恢复城市正常秩序。他把车间里“少喊口号多干活”的作风带到官场,明确要求干部“少开会多办事,少讲空话多调研”。
当时北京的民生设施十分落后,不少居民喝不上干净的自来水,住的棚户区拥挤破旧,一到雨天就漏水。
倪志福没有只靠文件指挥,而是带头跑工地、进社区,实地查看情况,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在他的推动下,一批自来水厂陆续建成,棚户区改造项目稳步推进,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有一次召开工作会议,一位干部汇报工作时净说官话套话,半天没说到实质内容。倪志福当场打断他,语气诚恳却很坚定:“别跟我来这套虚的,直接说老百姓能得到啥实惠,工作到底要怎么干。”
这句话让在场的所有干部都深受触动,也让务实的作风成为北京干部队伍的鲜明导向。
1984年,51岁的倪志福又接到新任务,出任天津市委书记。这是他第3次执掌直辖市,有人问他常年奔波累不累,他笑着回答:“为老百姓干活,身体累点,但心里舒坦。”
到天津上任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研。穿着一身灰布夹克,他跑遍了全市的工矿企业、乡村田野和街道社区。
塘沽盐场的工人记得,倪书记蹲在盐池边,和他们一起探讨“盐卖不出去咋办”“能不能搞深加工提效益”;蓟县的农民见过,他在田埂上和农技员讨论灌溉技术,手里还拿着笔记本记录要点。

那时候,“多下基层”也成了倪志福的口头禅,在天津工作的那几年时间里,他跑了近200个工矿点,笔记本上扎满了群众的诉求和企业的困难。天津港扩能、海河治理是他主抓的重大项目,规划新区时,有人建议先建高楼大厦撑门面,他坚决反对:
“城市发展要先把底子打好,排水系统修通了,码头道路拉直了,民生有了保障,再谈发展才靠谱,民生工程不能等。”
他还把“倪志福钻头”的创新理念带到天津,推动成立技术革新小组,鼓励企业开展小发明、小改造。不少工厂靠着这些实用的技术革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在他的带领下,天津的工业产值比他上任时增长了近一倍,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民们提起他,都竖起大拇指:“倪书记干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没有花架子。”

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之后,他也没有选择颐养天年,而是继续发挥余热,把精力投入到自己热爱的发明推广和慈善事业中。
1999年,66岁的他出任中国发明协会会长,有人说:“这个年纪了,还折腾什么啊?多歇歇吧。”倪志福却还是一头扎进工作,把发明协会的活动从办公室搬到了企业车间和田间地头。
晚年的倪志福还担任了中华慈善总会名誉会长,始终牵挂着困难群众。他常常把自己的工资捐出去,帮助困难职工和贫困家庭;看到灾区需要支援,他总是第一时间带头捐款捐物。
不过他自己的生活却是十分简朴,家里的家具用了几十年都舍不得换,穿的衣服也多是旧款,但在帮助别人时却从不吝啬。他常对家人说:
“我是工人出身,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本,不能忘了还有人需要帮助。”
2013年4月24日,倪志福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0岁。

我们的祖国能有如今这样繁荣昌盛的景象,这些干部们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希望在以后,提起“人民的好干部”,大家想到的不仅是焦裕禄,还有这位倪志福。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