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转眼间距离中秋节也不远了,作为传统四大节日,中秋节有着久远的历史以及文化内涵。中秋节源自上古时期对月亮的崇拜与祭祀,时至今日中秋节融合了诸多习俗,成为了人们祈求团圆幸福的美好节日。
中秋节的习俗有不少,其中流传最广,最受人喜欢的莫过于吃月饼了,因为月饼不仅好吃,同时象征团圆和幸福。因此每一年中秋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吃点月饼。
月饼作为一种古老的食物,从以往的口感单一,到如今的五花八门,涌现出了无数令人惊艳的新品种,同时也成就了无数月饼品牌。
提起广式月饼,广州酒家必须排第一。这家1935年创立的广州老字号,几乎是广府人中秋的“味觉记忆”。他家的双黄白莲蓉月饼,莲蓉细腻如脂,咸蛋黄油润起沙,咬一口甜咸交织,连包装都印着“中华老字号”的金字招牌。去年中秋,我妈特意托广州亲戚捎了两盒,说“比超市买的新鲜,皮薄馅足,老人小孩都爱吃”。
如果说广州酒家是广式月饼的“守成者”,那香港美心就是“创新担当”。从经典的奶黄月饼到爆火的流心奶黄,美心总能抓住年轻人的胃。去年中秋,我同事为了抢美心流心月饼,凌晨蹲点直播间,说“咬开瞬间金黄流心涌出来,奶香味浓但不腻,配茶绝了”。现在美心不仅在香港火,在内地商超也常卖断货,算是把港式茶点的精致感做到了极致。
台湾品牌元祖,总带着点“小资”气质。他家的雪月饼最出圈——外层是冰皮的酥脆,内馅是冰淇淋的绵密,芒果、巧克力、榴莲等口味,冷藏后像吃甜品。去年我给侄女买了盒樱花味雪月饼,她举着小叉子喊:“姑姑,这个月饼像冰淇淋,还能看到樱花!”虽然价格比普通月饼高,但胜在创意和仪式感,适合送注重生活情调的朋友。
上海人过中秋,杏花楼的椰蓉月饼必须有姓名。1851年创立的杏花楼,把苏式月饼的酥皮和广式的甜糯结合得恰到好处。他家椰蓉月饼,椰丝选得极细,混着猪油和糖,烤得金黄不焦,咬一口满嘴椰香。我外婆今年80岁,每年中秋必说:“杏花楼的椰蓉月饼,还是小时候那个味儿。”
广东人实在,华美月饼就是典型。这个1991年成立的东莞品牌,靠“量大实惠”走红全国。他家的蛋黄酥皮月饼,皮酥得掉渣,蛋黄咸香不齁;还有低糖款,老人也能放心吃。去年中秋,我妈在小区团购群里抢了十盒,分给邻居都说“比某大牌便宜一半,味道一点不差”。对华美来说,“好吃不贵”就是最好的招牌。
提到苏式月饼,北京稻香村必须有姓名。虽然名字带“稻香村”,但它和苏州稻香村是两家(老字号商标之争持续多年),但论北方市场的认可度,北京稻香村更深入人心。他家的枣泥酥、山楂锅盔是经典,月饼则以百果、椒盐为主,皮层酥松,馅料扎实。我爷爷是老北京,每年中秋雷打不动买两盒,说“这味儿,像回到了小时候的大杂院”。
杭州知味观,把江南的灵秀融进了月饼里。作为百年餐饮老字号,他家的月饼主打“文人雅趣”:龙井茶香月饼,茶叶磨成粉入馅,清鲜回甘;荷花酥月饼,造型像绽放的荷花,酥皮层次多到能透光。去年中秋,我带杭州的朋友去知味观门店买月饼,她边挑边说:“我们杭州人过中秋,月饼不仅要好吃,还得有江南的味道。”
云南嘉华,靠鲜花饼出圈,月饼同样惊艳。他家的云腿月饼,用宣威火腿切丁,混着蜂蜜和面,咸香中带着蜜甜;还有玫瑰鲜花月饼,新鲜玫瑰酱做馅,咬开能吃到花瓣的纹理。朋友去云南旅游,特意背回两盒,说“这才是把云南的阳光和花香,都包进了月饼里”。
上海新雅粤菜馆,把“海派”基因刻进了月饼。他家的月饼既有广式的皮薄馅足,又爱加些西式元素:比如芝士牛肉月饼,咸香的芝士混着牛肉粒,意外好吃;还有咖啡榛子月饼,苦香咖啡配坚果香,年轻人抢着尝鲜。我表姐是“尝鲜党”,每年新雅出新口味,她必买,说“吃月饼也要跟得上潮流”。
广州莲香楼,和广州酒家并称“广式双雄”。1889年创立至今,他家始终坚持手工制饼:莲蓉要磨够8小时,蛋黄要选180天的土鸭蛋,饼皮要折够18层。去年中秋,我在莲香楼门店看到老师傅手工包月饼,动作慢得像变魔术。买回家的月饼,皮虽厚但酥软,莲蓉甜而不腻,确实能吃出“老广的讲究”。
这十大品牌,覆盖了广式、苏式、滇式、台式等不同流派,既有百年老字号守着传统,也有创新品牌玩着新花样。其实选月饼不用纠结“哪个最好”,关键是看你和家人爱吃哪种:喜欢绵密甜糯的选广式,偏爱酥皮鲜香的选苏式,想尝鲜的试试雪月饼或鲜花月饼。
中秋的意义,终究是一家人围坐,分一块月饼,话几句家常。不管选哪个品牌,那份“团圆”的心意,才是月饼最甜的味道。
更新时间:2025-09-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