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打,化学名叫碳酸氢钠,性子温和得很,就像咱们厨房里的 “老好人”。发面的时候,用它特别合适,记得有次我着急蒸包子,酵母放少了面团半天没发起来,赶紧撒了一小撮小苏打进去,好家伙!面团肉眼可见地 “胖” 起来了。
它遇热会分解出二氧化碳,就像给面团装了小气球,蒸出来的面食又松又软。还有炸油条、麻花这类油炸食品,加一点小苏打,炸出来外酥里嫩,脆得直掉渣。
再说说食用碱,学名碳酸钠,脾气可比小苏打暴躁多了,妥妥的 “厨房狠角色”。有回我妈让我处理干豆角,泡了半天还是硬邦邦的,加了一勺食用碱进去,没一会儿豆角就变得软乎乎的。
它能快速软化食材纤维,泡发干货、煮肉的时候放一点,能大大缩短时间。但用它发面可得小心!我上次就是放多了,不仅颜色变丑,还破坏了面粉里的维生素。
不过清洗油污的时候,食用碱堪称 “油污克星”。过年大扫除,我拿它擦油烟机,喷上碱水一刷,陈年油垢哗哗往下掉,比洗洁精还管用。
这俩除了用途不同,味道和手感也有讲究。小苏打尝起来有点咸甜,摸起来像细腻的沙子;食用碱则是纯粹的碱味,手感更像面粉,抓一把在手里滑溜溜的。
存放时,小苏打不能和酸性调料放一起,不然会 “打架” 失效;食用碱倒是 “不挑邻居”,但要注意防潮,不然容易结块。
现在我家厨房,小苏打和食用碱,分开放在不同罐子里,还专门贴上标签。发面、清洁、处理食材时再也没搞混过。
下次去超市买调料,可别像我之前那样,犯迷糊啦!要是你也有因为用错小苏打、食用碱闹的笑话,评论区分享出来,互相提个醒!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