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王大夫,如果说起现代人一大特点,我认为是体质偏寒,像什么手脚冰凉、腹痛腹泻、精神萎靡、乏力疲惫,其实都是阳气不足的常见表现。对此,中医里有一味被称为“纯阳猛将”的药材,就能帮我们快速唤醒全身的阳气,它就是附子。
附子的药性大辛、大热,能直入肾经,点燃命门之火,对于寒证,特别是陈年久寒的阴寒证,特别在行。但于此同时,它“大热有毒”的特点,也让许多人又爱又怕,虽然治病常见,但你自己可千万不要随意用,这个度如果把握不好,容易出现副作用。
而说到用附子,就不得不提两位中医界的名医,第一位是咱们的医圣张仲景,他创制的四逆汤、附子理中汤都是至今还在使用的经典名方。第二位是郑钦安大夫,他创立的"扶阳派"很重视阳气,最喜欢用附子、干姜等温热的药物来调理身体。
其中附子能补充我们身体最根本的阳气,专门给肾阳“充电”。肾阳足了,全身都能暖和起来,寒气自然也就被赶跑了。
然后甘草呢,作为“和事佬”,能让附子的这股阳热之气,持久、温和的留在体内,慢慢发挥作用,不会一下子来的太猛,伤到身体。
再来看看黄柏和砂仁,这个搭配很有意思,单用的时候,黄柏负责清热,砂仁能理气,但合在一起用,就能起到引火归元的作用。为啥要这么做呢?因为当阳气不足,体内阴寒之气太重时,剩下为数不多的阳气被挤的待不下去,就会向上漂浮,这样一来,人的上半身就容易出现“上火”的情况,但这种火是虚火,正确调理的思路应该是把阳气引回它该待的肾里。把黄柏和砂仁搭配,就能把上浮的虚火往下压,并且顺利的引回它该待的肾里。
剩下的龟板呢,是用来滋阴的,在中药里属于“血肉有情之物”,补养作用很大。有了它的加入,可以帮助阳气生化,同时还能制约和涵养阳气。在防止补阳太过会伤阴的同时,也能让补进去的阳气安稳地待在体内。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我是中医王大夫,我们下期再见。
更新时间:2025-05-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