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自己国家的资源成为了商业“女强人”,甚至一度登上了胡润女富豪排行榜的前十,可谓是赚足了名利。
但就是这位“慈善家”,愿意拿出95亿元去捐赠美国慷慨解囊,都不愿意给自己的中国员工发应得的工资。
那此人究竟是谁?她现在又怎么样了?
何巧女出生于1966年,在出事之前,她是东方园林的创始人,由于她之前向媒体传达会将自己的股票用于慈善事业,从而获得了一个“中国女首善”的美誉。
只可惜这个美誉终究是将她美化了,她的血液里面没有身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没有身为中国人对国家的维护欲。
在她刚开始工作那几年,恰逢改革开放初潮,许多人选择下海经商,眼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通过经商成为有钱人,本就有野心的何巧女也心动了。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何巧女决定辞职创业。而她创的业与别人不同,她看上了盆栽市场,一方面她的父亲就是靠着盆栽维持生计,另一方面自己专业学习的就是园林,对于盆栽一类的很是在行。
于是在辞职之后,何巧女就回到家里帮助父亲打理盆栽生意,但在当地搞盆栽的人很多,价格自然也就上不去,所以何巧女一直缺少一个暴富的机会。
随后直到她发现地产园林行业的潜力很大,于是她开始通过别墅绿化来赚取更多的收入,在她的别墅绿化小区开盘时,大家都对何巧女的创意啧啧称赞,纷纷感慨她把园林艺术和房地产建设结合得这么精彩!
之后随着地产的崛起,她的公司顺利上市,成为中国园林行业里第一个上市企业,股票发行价是58.6元/股,后来直接涨到200元/股,资本市场简直把她捧上了天。
她尝到甜头之后,野心也大了起来。2010年前后,她从万达挖来了原副总裁张诚,成立了“东方城置地”,正式杀进房地产圈。那几年中国房地产火得不行,她借着园林和地产双线扩张,简直是风头无两,也有了“园林女皇”的外号。
事业的成功为何巧女开启了慈善之路,2012年她慷慨地向北京林业大学捐款4000万元,支持母校发展,2015年何巧女更是公开表示,将价值高达29.23亿元的东方园林股份捐献出来,用于慈善事业。
这笔巨额捐赠让她赢得了“中国女首善”的美誉,各种赞扬的声音接踵而至,何巧女也因此成为了广为人知的慈善家。她的善举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
然而大家都在等着她履行之前的约定,她却出人意料地宣布了一个决定:在2017年加州举行的“守护地球”慈善晚宴上,她承诺捐给美国95亿美元,专门用于保护当地的野生动物。
这笔钱相当于她当时个人财产的差不多一半,真可谓大手笔。这个决定让很多人感到吃惊,因为此前她并没有公开表示过类似的捐赠意向。
这件事立刻引起了国内民众的广泛议论和质疑,中国自身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比如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和南方地区的水污染,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然而何巧女却选择将巨额资金捐赠给美国,这种做法让很多人不理解,认为她是不是舍本逐末,开始怀疑她的慈善行为背后是否有什么其他的目的,甚至有人猜测她可能只是在炒作或者转移资产。
更让人气愤的是,就在她高调做慈善的同时,她旗下的东方园林却面临着严重的财务问题,拖欠着2000多名员工的工资,总额高达1.5亿元。
老员工在办公室偷偷抹眼泪,原因是孩子的学费面临着无法按时缴纳的困境,与此同时何巧女的生活依然奢靡,经常出入豪华场所。
更令人感到不解和愤怒的是,她出行代步工具往往是私人飞机,这种生活方式与员工的困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加剧了社会大众的不满情绪。
深入调查发现,何巧女的许多慈善捐款承诺并没有完全兑现,实际到位的资金和最初承诺的数额差距很大,比如她曾公开承诺捐赠巨额资金,但真正到账的却只是一小部分。
这种承诺捐款却未能实现的现象,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是“慈善秀”。这种行为背后可能有提升个人及公司名声,争取更多政策扶持和商业机会的目的。
这样的行为引发人们对慈善真实性的质疑,并对相关人员的诚信度产生怀疑,公众希望慈善捐款能够真正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成为某些人获取利益的手段。
随着媒体的不断报道,东方园林的经济状况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该公司之前发展速度过快,接手了很多政府合作项目,结果导致资金非常紧张。
为了能够继续经营下去,东方园林不得不通过贷款和抵押股票等方法筹集资金,最终公司欠了很多钱,到2018年末,总的债务达到了291亿元,算下来,欠的钱占总资产的比例超过了70%。
这样的负债比例表明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面临严峻挑战,何巧女将自己持有的绝大部分公司股份做了抵押贷款,相当于向银行借钱,而她的还款能力和公司股价息息相关。
一旦公司股价大幅下跌,何巧女可能无法偿还贷款,抵押的股份会被银行强制平仓,导致她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个人财富也会大幅缩水,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
这就像一场赌博,何巧女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公司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风险极高,2018年对东方园林而言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公司面临着全面的危机爆发。
原本计划发行10亿元的公司债券,结果只筹集到5000万元,市场反应冷淡,发债情况远不如预期。
东方园林的股价也大幅下跌,年初还是22元,到年底已经跌破8元,公司市值缩水超过六成,损失巨大,何巧女的个人财富大幅缩水,曾经接近200亿元的财富,现在已经减少到不足50亿元。
这表明她的个人资产缩水非常严重,财富损失超过百亿,数字上的变化更加直观地呈现了她个人财务状况的巨大变动。
她的经济状况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了拯救公司,何巧女想了很多办法。她找来了有国家背景的投资者,希望能带来资金。
她还卖掉了一些股份,甚至把公司的控制权都交了出去,2019年北京朝阳区的国资委成了东方园林的“一把手”。
尽管如此,这些努力并没有让公司彻底摆脱缺钱的困境。到了2019年底,东方园林还欠着员工工资和供应商的货款,总共有几十亿元,公司也多次被法院列入“黑名单”。
何巧女的个人形象一落千丈,信誉完全破产,2020年她上了失信名单,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高消费,曾经无比风光的“女首善”,现在成了大家口中的“老赖”。
法院查封了她的豪宅、豪车等财产,想东山再起已经很难,个人名声也跌到了谷底,基本上没有任何翻身的可能性,她的商业生涯和社会形象都受到了严重打击,已经很难再获得公众的信任。
何巧女的经历,的确让人感到惋惜,她的人生就像一部商业剧,从一无所有到事业巅峰,最终却遭遇失败,起落转折充满戏剧性。
她的失败不仅仅是生意上的错误,也暴露了她在管理公司、控制风险和个人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可以说,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也是商业社会残酷竞争的体现,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这提醒我们,企业发展不仅需要机遇,更需要稳健的管理和正确的价值观。
东方园林倒下的原因,可以简单概括为步子太大、欠债太多、对社会贡献不够,盲目扩张导致公司发展失衡,高额负债让企业不堪重负,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忽视也埋下了隐患。
更让人失望的是,东方园林承诺捐款却没有兑现,这种“空头支票”的慈善行为,不仅破坏了ее的公众形象,也加深了大家对它的不信任和批评。
东方园林起步时专注于园林绿化,这让他们在市场上有了明确的定位和专业的优势,2003年东方园林迅速扩张,在12个省市同时开展了近80个项目,员工人数也增加到700多人。
这种大规模的扩张,就好比迅速膨胀的气球,虽然看起来很有活力,但也为未来可能出现的资金、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埋下了隐患,2014年地方政府欠款问题变得突出,导致工程款难以收回,公司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
面对这样的困境,何巧女没有选择稳健应对,反而继续推进并购计划,试图通过扩大公司规模来解决资金问题。这种做法实际上是短期缓解燃眉之急,长期却会带来更大隐患,这种不恰当的策略加速了公司商业帝国的崩塌,最终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何巧女的经历告诉我们,企业家的成功不光是赚钱,更重要的是如何管理财富,承担社会责任。如果企业家缺乏社会责任感,价值观出现偏差,即使曾经非常成功,最终也可能失败。
因此企业家们需要认真思考: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同时,如何坚持正确的道德标准,切实履行对社会的责任。这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商业成功和社会责任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企业家应该将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结合,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共同繁荣。
成功之后企业家们常常面临如何保持理智、抵抗各种诱惑、坚守最初梦想的挑战。何巧女的经历恰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供了深刻的反思。
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企业发展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仅仅是无止境地追求利润增长吗?或者,企业更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这个案例引发了人们对于企业发展目标的讨论,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企业在社会中的角色与价值。
更新时间:2025-04-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