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两天前,马斯克做客Xtakeover活动期间,与主持人进行了连线访谈。双方聊到了人形机器人、特斯拉、Neuralink、通用人工智能以及推特X,马斯克在这些业务领域均展现出了高度自信,认为其发展前景极为可观。
但唯有谈到星际旅行计划时,马斯克竟表现出了罕见的失落,他直言道:星际旅行在我有生之年恐难以实现了,但它作为一项宏伟计划,终将会被彻底实现。
从2007年提出火星殖民计划,到2018年潜心钻研火星运输飞船星舰,再到2025年公开表态难以实现火星星际旅行。马斯克这些年来究竟遭遇了什么?真正令他深感绝望的又是什么?
对于马斯克来说,火星移民绝非一时兴起,而是在他十岁时便埋藏在心内的种子。 年少的马斯克热衷于科幻小说《基地》,书中的主人公在星际坍塌崩溃之际,完成了跨越银河系建立新居地的壮举,这为马斯克的童年带来了深深的震撼。
2002年,马斯克怀揣星际旅行的热梦创办了太空公司SpaceX。除了每周的技术研讨会外,马斯克还会额外腾出时间召开一场火星殖民会议,与内部人员一起畅想关于火星生活的具体内容以及管理方式。
一直到2016年9月28日,马斯克终于在墨西哥的国际宇航会上公布了自己的火星登陆计划。他立志要将人类通过飞船送往火星,并将最早实现期限定在了2025年,如今来看,马斯克显然将期待值拉的过高。
在这项名为“让人类变为多星球物种”的演讲中,马斯克介绍了“火星运输系统”。该系统由超大型火箭与可重复利用飞船构成,飞船升空抵达预定轨道后,由太空补给舰注入燃料,最后抵达火星。
同时马斯克还对外展示了自研的新一代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猛禽,它将被搭载于火星计划中的火箭上。踌躇满志的马斯克当场放话:在火星计划加持下,人们在40~100年内就能实现对火星的彻底殖民,重塑一个文明高级的人类社会。
火星移民的票价,也将会降到20万美元以内。最后马斯克表示,火星只是起点,伴随着星际旅行的持续推进,人类会逐步征服更多星球,成为多星球化物种。
对于马斯克而言,火星移民是一个兼具意识形态色彩与科技意义的伟大计划。一方面火星移民能帮助人类建立一个全新的高素质新社会,其次还能在地球发生严重灾害时,确保人类文明能继续长存。另一方面是人们需要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我们可以将99%的精力都放在地球,但至少要拿出1%的精力展望未来。
但很显然,马斯克还是低估了星际旅行的难度,在承担火星运输核心飞船重任的星舰项目中,SpaceX公司接连受挫陷入困境,一连九次试射均遭遇到不同程度的失败。
2023年4月20日,新型运载火箭星舰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进行首次试射。火箭升空后出现多台一级发动机出现运行异常,导致短短两分半后就出现姿态失控、剧烈旋转,最终火箭发生解体爆炸,宣告首飞彻底失败。事后,SpaceX并未公布具体原因,只是草草留下一句“这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优化”。
短短四个月后,马斯克便充分汲取教训,重新设计建设了火箭发射台,并新增了水基声音抑制系统,让发射台整体更为稳固耐用。同年11月18日,SpaceX进行了第二次星舰试射。
在星舰飞船起飞发射后,超重型助推火箭出现了液氧管道堵塞,并最终发生爆炸。飞船虽然继续飞行了一段距离,但稍后便与SpaceX公司全面失联,极有可能在飞行途中被彻底损毁。很显然,二次试射依然未能完成既定任务。
2024年3月14日,星舰如期进行第三次试射,结果飞行一小时后便在印度洋上空彻底失联,任务被迫宣布提前结束。SpaceX大举宣传的火箭发动机停后重启与下面级重复回收利用两大功能全面失败,FAA怒不可遏,当即宣布要对本次事故进行监督调查。
2024年6月16日的第四次试射是星舰项目的关键转折点,这一次星舰助推火箭顺利按计划降落海面。星舰虽然重入大气层时出现隔热瓦掉落和翼面烧穿两次惊险时刻,但最终还是稳稳降落海面,整体表现可圈可点。
同年10月13日,SpaceX乘胜追击进行第五次星舰试射。星舰发射7分钟后,助推器返回发射场被发射塔的机械臂成功捕获。这一筷子式火箭回收壮举顿时震撼全球,标志着人类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第五次试射是星舰项目难得的成功时刻。
短短37天后,SpaceX就进行了第六次星舰试射,并宣布本次将放弃原位回收,改为海面溅落。本次试射顺利升空,飞船完成了在轨点火试验,并如愿降落在印度洋预定海域,但火箭在接触海面时发生了爆炸,整体试射表现勉强达成预期。
2025年1月17日,星舰第七次试射飞行,一级助推器再度上演了筷子夹火箭的壮举,但二级飞船却突发氧气泄露与推进剂故障,最终意外解体失去联系,导致SpaceX制定的多项试验计划无法施展。
今年3月7日,星舰第八次试射再度出现发动机故障,引发火箭空中自毁爆炸,导致未能完成入轨任务。5月28日,星舰第九次试射升空,超重型助推器成功复用,但在着陆时发生爆炸。飞船本体也发生舱门异常,并且在再入大气层时发生爆炸,宣告第九次任务彻底失败。
星舰项目的接连失败,不仅SpaceX内部员工的信心严重受挫,外界对于马斯克的评价风向也开始倒戈,一部分人认为星舰屡战屡败,代表着核心技术并不成熟,其捆绑式推进方式反而会进一步拉低火箭可靠性。第九次试射失败后,不少业内专家发声质疑:马斯克的星舰,究竟还能不能做出来?
其实对于科班出身的马斯克而言,技术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迭代优化来解决,这并不能成为马斯克对火星移民乃至星际旅行计划丧失信心的原因。真正令马斯克感到心灰意冷的,源自于谷歌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首席执行官哈萨比斯的一句话。
当时马斯克和哈萨比斯约见在SpaceX的餐厅内,马斯克绘声绘色的向其描述自己关于火星移民的宏伟蓝图,尤其是在爆发世界大战或文明崩溃的危机时,火星移民更是能保存人类文明火种,建设一个思想更加清澈、科技更为先进的新社会。
面对正在兴起的马斯克,哈萨比斯只是笑着回应了一句话:即便你的计划会成功,我的人工智能也会跟着你前往火星!
短短一句话,击溃了马斯克对于火星移民的坚定决心。此事过后,马斯克在多位投资人面前曾表态称:火星和太空不再是逃避地球问题的避难所,人类无处可去,也无处可寻。
2024年后的马斯克终于明白,换个地方生活并不能逃避美国和当今全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人就是人,即便换个星球也无法改变其秉性底色,而如今的火星计划在马斯克眼中,已经变为了简单的科技追求。
信息来源:
界面新闻:马斯克承认有生之年可能实现不了星际旅行,99%的精力确实该放在地球
三言科技:马斯克最新访谈实录:有生之年实现不了星际旅行,AI发展像超音速海啸,特斯拉估值将达30万亿美元
澎湃新闻:马斯克公布火星移民计划:上火星只需80天,票价20万美元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