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CPI大跳水,美联储降息板上钉钉?

一、数据全景:通胀超预期放缓,核心指标创四年新低

美国劳工统计局4月10日公布的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未季调CPI同比上涨2.4%,低于市场预期的2.6%,较前值2.8%显著回落;季调后CPI环比意外下降0.1%,为2020年5月以来首次负值,远超市场预期的0.1%涨幅。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增速降至2.8%,创2021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环比仅增长0.1%,同样低于预期的0.3%。

从分项看,能源价格成为最大拖累:汽油价格环比下跌6.0%,能源指数整体下降2.4%,抵消了天然气和电力成本上升的影响。服务通胀持续缓和,住房成本环比涨幅收窄至0.3%,机票和酒店价格因需求减弱出现回落。但食品价格结构性矛盾突出,肉类、禽类、水产及蛋类同比上涨7.9%,其中鸡蛋价格因禽流感疫情同比飙升60.4%,成为唯一显著推升通胀的分项。

二、市场震荡:降息预期升温与资产价格再平衡

数据公布后,金融市场迅速定价宽松预期:美元指数短线急挫40点,现货黄金上涨6美元,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至3.83%。美股三大股指期货扩大涨幅,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一度上涨2%,反映出市场对“软着陆”的乐观情绪。

利率期货市场呈现极端押注:交易员将美联储6月降息概率从数据公布前的70%提升至90%,全年降息幅度预期从75个基点上调至100个基点。芝商所(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5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仍超过80%,但6月降息已成为主流共识。

三、政策博弈:美联储的“鹰鸽”两难与关税隐忧

尽管通胀数据亮眼,美联储内部仍存在分歧。主席鲍威尔上周重申“不急于调整利率政策”,强调需评估关税对通胀的滞后影响。多位官员指出,特朗普政府2月实施的关税已开始推高服装、家具等商品价格,未来数月可能抵消能源价格下跌的缓冲效应。

华尔街对政策路径的分歧加剧:高盛认为核心CPI环比0.1%的增速为5月降息打开窗口,而摩根士丹利警告关税可能使年内核心PCE通胀反弹至3.5%。野村证券更预测,若全面实施“对等关税”,2025年美国GDP增速可能降至0.6%,核心通胀或升至4.7%。

四、结构性矛盾:商品与服务通胀的“冰火两重天”

3月CPI数据暴露了美国通胀的深层割裂:

- 服务通胀持续降温:占CPI权重35%的住房成本增速放缓至0.3%,机票价格环比下降4%,反映出需求端的疲软。

- 商品通胀韧性犹存:二手车价格环比上涨0.9%,服装价格反弹0.6%,部分商品已提前反映关税预期。高盛指出,3月核心商品通胀环比增速达0.22%,显著高于前值的0.15%,显示供应链压力仍未完全缓解。

低收入群体承压明显:鸡蛋等食品价格飙升对恩格尔系数较高的家庭形成冲击,而能源价格下跌带来的普惠性红利相对有限。密歇根大学调查显示,消费者1年期通胀预期升至4.3%,创15个月新高,反映出对未来物价的担忧。

五、前瞻:关税冲击与政策转向的“时间赛跑”

市场普遍认为,3月CPI可能是未来数月最后一份“温和”通胀报告。特朗普政府宣布的90天关税缓征期将于7月结束,届时钢铁、铝制品等关税的全面落地可能推高进口商品价格。花旗测算,若关税完全传导至终端消费,核心CPI环比增速可能从当前的0.1%回升至0.4%。

美联储的政策空间正被压缩:尽管短期通胀放缓为降息提供了理由,但鲍威尔强调“抗通胀仍是首要任务”。若二季度关税导致通胀反弹,美联储可能被迫在“滞胀”风险下维持高利率,加剧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

结语:通胀退潮后的经济重构

3月CPI数据为美联储提供了短暂的政策喘息窗口,但关税冲击、供应链重构和劳动力成本粘性构成的“三重压力”,预示着美国经济将进入更复杂的博弈阶段。对投资者而言,需警惕“衰退交易”与“滞胀交易”的交替主导,在商品价格波动、政策预期摇摆和资产再定价中寻找新的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5

标签:鲍威尔   板上钉钉   通胀   美国   商品价格   关税   核心   政策   数据   价格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