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日饮咗未?”这句曾回荡在广东街巷的广告语,承载着几代人的童年记忆。
但近日,日本养乐多本社株式会社的一则公告,让这份记忆蒙上阴影,2002年投产的广州第一工厂,作为养乐多在华首座工厂,将于11月30日正式关闭。
这已是短短一年间第二家被关闭的工厂,2024年12月,运营20年的上海工厂已率先谢幕,
养乐多在华日销量从2019年的760.9万瓶跌至2025年不足380万瓶,跌幅超50%,曾经的“乳酸菌巨头”为何突然失宠?答案藏在消费市场的深层变革里。

养乐多
2025年10月,广州黄埔区的广州养乐多第一工厂内,部分设备已停止运转。
这座2002年投产的工厂,曾是养乐多开拓中国市场的起点,巅峰时单日产能可达200万瓶,广东、海南市场的每一瓶“益力多”都源自这里。
如今,它的产能将被转移至广州二厂及佛山厂,只留下“11月30日停产”的通知。

养乐多广州一厂
而上海工厂的命运则更加令人唏嘘,2024年12月关闭前,这座2004年投产的工厂已运营20年,2023年员工数量仍达4512人。
关闭后,其法人实体“上海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直接解散,业务被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接管,数千生产岗位随之消失。

养乐多上海工厂
销量数据揭开了关厂的底层逻辑,2025年1-3月,广州养乐多日均销量仅149万瓶,较2021年的282万瓶近乎腰斩,全国范围更惨,日销量从2019年巅峰760.9万瓶跌至不足380万瓶。
即便2025年上半年销量微增到447.2万瓶,也难掩整体颓势,而更尴尬的是产能过剩,整合后600万支/日的总产能,足足超出市场需求30%以上。
曾经的“国民饮料”,如今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养乐多
养乐多的衰落,首先要从年轻人的消费觉醒说起。
CBNData《2025中国健康消费趋势报告》显示,72%的95后购买健康食品时会“逐字研究配料表”,小红书上“益生菌活性”“菌株编号”相关讨论超百万条。
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大品牌”“口感好”的浅层标签,而是用科学思维审视产品价值。

养乐多
如此一来,养乐多的营销套路自然失灵,2021年,它因宣称“每天一瓶可满足成年人所需益生菌”被罚45万元,同年又因鼓吹“益生菌防治新冠”再遭重罚,两次罚款让品牌公信力严重受损。
第三方检测更戳破“100亿活菌”谎言,部分批次产品实际活菌数仅为标示值的60%,而国产品牌安琪纽特实测值可达128%。
当年轻人开始用数据说话,养乐多的“智商税”标签再也撕不掉了。

养乐多
不过,年轻人的清醒只是催化剂,养乐多自身的硬伤才是危机的根源。
其中最大的死穴便是“大单品依赖症”积重难返,入华23年,养乐多始终靠“小红瓶”打天下,即便推出多种新品,也只是换汤不换药的口味改良,未突破乳酸菌饮料的品类边界。
然后就是涨价引发的消费流失,2023年,养乐多将经典款和低糖款涨价8.7%-14.3%,单瓶价格突破4元。

养乐多
这一决策撞上了消费降级的风口,蒙牛优益C、伊利每益添趁机以2-3元的低价抢占市场,拼多多数据显示,优益C月销量是养乐多的3倍。
此外,信任透支也是一大问题,养乐多配料表中,白砂糖赫然排在第二位,碳水化合物含量达5.7g/100ml,被营养博主归为“高糖饮料”,还被扒出含4种食品添加剂,这与“健康饮品”定位严重不符。
如此一来,年轻客群的忠诚度就会大幅减少,又有谁会去买这种“货不对板”的“营养饮料”呢?

养乐多
此外,养乐多的退让,也恰恰让国产品牌找到了进攻时刻,在菌株技术领域,曾经80%依赖进口的中国益生菌产业,如今已实现弯道超车。
2021年,锦旗生物自主研发的鼠李糖乳杆菌MP108获国家卫健委批准,成为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本土菌株,彻底打破国外垄断。
渠道层面的碾压更具杀伤力,养乐多至今依赖传统家庭配送模式,线上渠道占比不足20%,而蒙牛、伊利早已布局社区团购、即时零售,2025年在三四线城市的市场份额反超养乐多。

蒙牛和伊利
而品类跨界则更具颠覆性,汤臣倍健、Swisse等品牌的益生菌胶囊复购率达45%,2025年益生菌补充剂市场增长22%,反观乳酸菌饮料市场却萎缩8%,养乐多被年轻人归为“低效健康品”。
当诸多替代国产品牌认清市场,逐步崛起时,养乐多还在重复“100亿活菌”的老话术,被市场淘汰自然是必然结果。

养乐多
广州养乐多第一工厂的机器即将停止运转,这不仅是一家工厂的落幕,更是一个“营销制胜”时代的终结。
从2002年凭借“肠道健康”概念迅速占领市场,到2025年因技术滞后、信任透支接连关厂,养乐多的23年在华史,恰恰是中国消费市场升级的缩影。
年轻人不再为“童年情怀”买单,不再被“进口光环”迷惑,他们用成分表、检测数据、临床报告投票,倒逼行业从“概念内卷”转向“技术竞争”。
这个过程中,有人退场就有人登场,国产菌株从“进口依赖”到“全球领先”的蜕变,证明唯有坚守技术创新、透明化经营,才能在消费变革中站稳脚跟。
养乐多的故事还没结束,其0蔗糖新品仍在挣扎,但市场留给传统品牌的转型时间已经不多。
最后想问一句,你多久没喝养乐多了?你觉得它是“智商税”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信息来源:饮料巨头突然宣布:关闭在中国的首家工厂!去年已关闭运营20年的上海工厂!
新民晚报 2025-10-22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